此时,站在徐云身旁的徐平海与徐虎二人早已满眼放光。
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
徐应洪负手立于高台之上,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
数十双清澈的眼神正望着他,让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在传道堂求学的岁月。
岁月如梭,当年那个在堂下听讲的少年。
如今已成了站在高台上传道授业的长者。
想到此次大比背后隐藏的真正用意,徐应洪心中泛起一阵感慨……
徐云静静地伫立在人群之中。
表面上虽然也带着与旁人无异的喜悦,但眼底却闪过一丝疑虑。
心中也不免起了疑惑,这次大比为何与往届不一样?
不光是奖励扩大了数倍,而且还有筑基丹这种珍稀灵物。
筑基期乃是凝气之后的大境界。
自古以来,筑基便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形:闻道筑基、以力筑基、借力筑基。
在修仙界,除非是身具单属性\"天灵根\"的天之骄子。
普通修士想要突破筑基期,简直难如登天。
其中,闻道筑基几乎就是为天灵根修士量身打造的筑基方式——修士在顿悟之际。
精气神与天地灵气产生玄妙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筑基。
遥想上古时代,在筑基丹方尚未问世之前,修士们全凭自身能力冲击筑基。
而在诸多筑基方式中,最古老也最神秘的,当属这闻道顿悟之法......
从而直接铸就出最契合自身的完美根基,如此一来,日后的修行突破基本能够顺风顺水。
天灵根之所以备受各大高门大族的看重。
原因就在于这类天才修士修炼至凝气巅峰后。
凭借自身超绝的灵根属性,在突破之时会自然而然地与相应属性的天地元气产生共鸣。
在筑基阶段,天生就能够实现闻道。
在闻道筑基之后,便是以力筑基的方式。
以力筑基需强行引动丹田气海之中已经修炼到极致的灵力。
以此引发精气神的跃迁与蜕变。
只可惜,这个过程因为缺乏天地元气的共鸣,极为困难。
基本上十有八九都会失败,而且一旦失败。
就会导致肉体崩解破碎,神识消散破灭,结局十分凄惨。
这两种筑基方式并无优劣之分。
只是前者属于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突破,而后者则是在绝境中求生存。
不过相应的,以力筑基成功的修士。
由于是从鬼门关闯过来的,无一不是一等一的厉害角色。
而最后的就是借力筑基,上古时期。
除过那些“天灵根”天才外,以力筑基风险太大,基本上是十不存一。
踏入筑基,方才真正进入修仙门槛。
为了提高筑基期突破的可能,上古大能经过万年研究,实践,慢慢就出现了一些辅助突破境界的灵物。
其中效果最好的便是“筑基丹!”。
筑基丹是上古时代,由一位炼丹宗师研发出来,用以辅助修士筑基的二阶丹药。
历经无数代高阶炼丹师的悉心改良与反复试验。
如今它已然成为了修士筑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物。
修士在筑基的时候,需要吸纳大量的灵气,使体内的灵力得以液化。
而服用筑基丹,能够在修士突破至筑基阶段时。
对体内因大量灵力涌动而产生的暴动起到调和作用。
筑基丹不但能够大幅提高普通修士筑基成功的概率。
而且在修士突破筑基失败之时,还可以保护其经脉,使其不会遭受过于严重的反噬。
如此一来。
即便修士筑基突破未能成功,身体也不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修养个几年还有第二次筑基的机会。
不过。
筑基丹虽然只是二阶上品丹药。
但在修仙界的价值甚至比大部分三阶丹药都要高。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炼制此丹的灵药十分珍贵。
其主药就需要一株八百年的玉髓金枝。
和两株五百年的灵药,以及十多种两三百年的辅助灵药。
辅助灵药虽然常见。
可所需的三味主药基本只有高门大族中才有种植。
在北河府。
起码明面上只有徐家能够稳定的在半甲子左右炼制出几炉筑基丹。
成丹一次基本上也只有十几枚,大部分都被家族内部瓜分干净。
少部分拿出来放在每十年一次的青华坊市中进行拍卖。
出售给徐家治下的附庸势力。
而一枚筑基丹正常情况下都能买到一万灵石左右。
而往往都是有价无市的情况。
徐云下意识的瞅了徐应洪一眼,发现他微微有些愣神。
接着又有些疑惑,看来徐应洪是知道些什么的,但未必获悉全部。
徐云虽然同样兴奋,但也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饼冲昏头脑。
整个传道堂二级弟子共有三队六十二人。
达到凝气后期的,基本上每队都有两人。
上次小比徐云虽说侥幸进入第二名。
可那第二名水分之大只有自己清楚。
以目前凝气七层的实力,徐云最多保证自己进入前三。
第一名,筑基丹!
这才是动力啊!
家族凝气九层族叔一大堆,都为筑基丹等着排队呢。
若是按照正常流程,徐云肯定不会在十年内在家族拿到一枚筑基丹。
毕竟上面还有那么多凝气九层的长辈。
徐云对自己实力与身家也颇为自信。
可面对已经凝气九层的徐平江着实没有把握。
凝气后期,每突破一层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徐平江做为长房嫡系,身上可不排除有中阶法器的可能。
其他两队各自的凝气后期族人身家同样不菲,都不能小看。
想了半天,徐云晃了晃神,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此次大比,尽力而为!
天空刚刚翻起鱼肚白。
沿着青华山那云雾缭绕的小径上升。
行至山腰,一座仙气氤氲的广场蓦然映入眼帘。
此时,初生的朝阳好似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般。
带着蓬勃的生命力从遥远的东方挣脱出来。
刚刚出头的阳光洒在青华山上,好似染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传道堂二级弟子考核大比在山腰广场上举行。
诺大的青石广场中央升起一座巨大擂台。
擂台下,甲乙丙三队分别由各自教习带队。
而擂台之外,也早已人满为患。
五年一次的传道堂大比也是青华山上一件大事了。
里里外外围满了前来观战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