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管控的缰绳被勒到最紧,但仅靠节流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智伞”日益干涸的资金池。林薇清楚,必须找到新的水源,哪怕它是涓涓细流,也必须去尝试。在传统融资渠道几乎冻结的情况下,她开始将目光投向非常规领域,并重新审视公司内部所有可能产生价值的“沉睡资产”。
一、 挖掘“沉睡资产”:技术解耦与能力外溢
林薇召集了方哲和技术核心骨干。“我们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她问道,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是技术,但不仅仅是最终的风控产品。我要知道,在我们研发‘智伞’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中间技术、工具链、甚至是失败的实验品,它们本身是否具备独立的价值?”
这个问题让技术团队陷入了思考。过去他们专注于打造完美的最终产品,很少从商品化的角度审视开发过程中的“副产品”。
方哲若有所思:“确实有。比如,我们为了高效处理异构数据源,自己开发了一套数据清洗和标注工具,效率比市面上的通用工具高不少。还有,为了测试联邦学习模型的抗攻击能力,我们内部弄了一个模拟攻击框架,能自动生成各种干扰数据。”
“还有我们的tEE(可信执行环境)适配层代码,”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为了兼容不同厂商的tEE,我们做了大量的抽象和适配工作,这部分代码的通用性其实很强。”
“很好。”林薇目光锐利,“把这些‘沉睡资产’整理出来。方哲,你负责评估它们的技术成熟度和独立性。我来负责思考,如何将它们‘包装’出去。”
几天后,一份清单摆在了林薇面前。她迅速制定了策略:
1. 工具链授权:将数据清洗标注工具和模拟攻击框架,以“轻量级企业版”的形式,通过开源社区和技术论坛进行小范围推广,采取“免费基础功能+高级功能付费授权”的模式。目标客户是那些同样从事AI研发、但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或研究机构。定价不高,旨在快速产生微小现金流并扩大影响力。
2. 代码模块化与服务化:将tEE适配层等通用性强的代码进行进一步封装和模块化,然后以“软件许可”的方式,提供给有类似需求的合作伙伴(例如oRcA联盟中那些技术实力较弱的成员),收取一笔一次性的许可费用和后续较低比例的技术支持年费。
3. 技术咨询与输出:组建一个极小规模的“特种技术咨询小组”,成员由最资深的架构师轮流担任。利用“智伞”在联邦学习和数据隐私合规领域积累的经验,为那些希望进入相关领域但缺乏技术积累的传统企业提供付费技术咨询和方案设计服务。收费高昂,目标明确,只为赚钱补贴主业。
这些举措并非为了转型,而是通过将技术能力“解耦”和“外溢”,挖掘其边缘价值,为主业输血。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避免分散核心团队的精力,也避免泄露最核心的机密。
二、 探索非常规融资:细节处的“毛细血管”
在开拓微小收入来源的同时,林薇也在极限探索所有可能的融资渠道。
1. 政府专项与课题申报:她安排专人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以及特定行业(如金融科技)的扶持政策、专项补贴和课题申报指南。即使是一些金额不大的无偿资助或低息贷款,也值得全力争取。他们迅速整理材料,申报了“基于隐私计算的普惠金融风控技术应用示范”等多个贴合政策的课题。
2. 供应链金融与账期优化:与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供应商等进行新一轮艰苦谈判。林薇不再仅仅要求降价,而是提出了更灵活的付款方式请求,例如争取更长的账期、或者探讨采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结算,以缓解短期现金支付压力。
3. 员工内部激励与风险共担(谨慎尝试):在极度透明地向核心骨干说明了公司面临的现金困境和未来前景后,林薇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方案:允许部分有意愿的核心员工,将其部分薪资或奖金转化为公司期权,公司则用节省下来的现金用于最关键的开支。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操作,必须完全自愿,且协议条款必须极度清晰公平,否则极易引发团队动荡。林薇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筛选真正认同公司长期价值伙伴的方式。
三、 价值重构:与老王的深度绑定与社区赋能
陈默则再次前往医院探望老王。这一次,谈话超越了简单的借款支持。
“老王,驿站不能只靠你一个人,也不能一直靠‘智伞’输血。”陈默开门见山,“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让驿站自己能产生更强的造血能力,同时让社区和‘智伞’的利益绑定得更深。”
老王靠着枕头,认真听着:“陈总,你说,我能做什么?”
“两件事。”陈默说,“第一,‘智伞’的技术团队会无偿帮助驿站升级现有的‘社区链’系统。不是大改,重点是优化凭证的发行、流转和记录效率,降低操作复杂度,让临时议事小组能更容易管理。同时,我们会开发一些简单的数据看板功能,让所有居民能更直观地看到社区的资金流水和信用状况,进一步巩固信任。”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将驿站的‘信用’变得更值钱。”陈默拿出了一份初步方案,“比如,是否可以由驿站牵头,联合社区内几家信誉良好的小商铺(如理发店、维修店、小超市),成立一个‘社区信用联盟’?居民可以凭借在驿站积累的良好信用凭证,在联盟商铺享受折扣或赊账服务。而‘智伞’可以为此提供背后的信用验证技术支持。这样,驿站的信用体系就从内部循环走向了外部应用,开始产生实际的价值。联盟商铺也因为吸引了客户而获益。”
老王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方案没有直接投钱,而是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盘活了社区内部的信用资产,赋予了驿站新的活力。“这个好!街坊们肯定欢迎!那些小店老板,我去做工作!”
四、 内部动员: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文化
与此同时,一场更深层次的“内部价值重构”也在进行。林薇和各部门负责人反复向全体员工传达当前的严峻形势和公司的应对策略。
她发起了一场“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每一位员工从自己的岗位出发,提出节约成本或创造微小价值的建议。被采纳的建议会给予通报表扬和非常象征性的奖励(如一天的额外休假)。
效果出乎意料。有员工提出优化会议室预约系统,减少空置浪费;有员工建议统一采购文具替代品牌采购,节省开支;甚至有研发工程师提出在夜间服务器负载低时,进行一些非紧急的计算任务,以充分利用资源。
这些建议节省的金额或许不大,但更重要的是,它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文化和全员共渡难关的氛围。每一个人都开始更认真地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思考如何为公司活下去贡献一份力量。
开源节流,不仅仅是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和削减开支,更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从内部到外部的价值重构运动。它逼迫“智伞”跳出传统的融资思维,去挖掘每一个可能的货币化节点,去激活每一份沉睡的价值,去与生态伙伴建立更深的利益联结。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辛,每一笔收入都微不足道,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失败。但林薇知道,正是在这种极限压力下的挣扎与探索,才能真正锤炼出一家公司的生存韧性和商业智慧。他们不再仰望星空等待巨额的融资,而是俯下身来,如同淘金者一般,在沙砾中仔细寻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金色颗粒,积少成多,为穿越漫长的寒冬储备尽可能多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