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喜悦如同醇酒,让这群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们醺醺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丘山是其中最冷静的一个。
他并非不激动,只是两世为人,早已学会了如何控制情绪的波峰与波谷。他享受着此刻团队的融洽氛围,享受着队友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比他一个人站在世界之巅要温暖得多。
假期的第三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二。
但对于全国数百万高三考生和他们的家庭而言,这是决定命运的一天。
高考,出分日。
清晨,训练基地里还很安静,大部分队员都还在补觉。丘山却已经按照生物钟醒来,在健身房里完成了一组核心力量训练。汗水浸透了他的t恤,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八点五十五分。
距离官方公布的查分时间,还有五分钟。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冲了个澡,换上干爽的衣服,然后打开了那台专门用于学习和查资料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红色的倒计时显得格外醒目。
他并不紧张。
对于一个拥有着远超常人精神力和记忆力的重生者而言,高考更像是一场必须完成的仪式,一个对父母、对过去的自己、对“丘山”这个身份的交代。他自信,但最终的结果,总要亲眼看到才算尘埃落定。
“山哥,醒了没?快快快,出分了!”门外传来了王小胖咋咋呼呼的喊声,紧接着,韩默、梁凡、陈宇全都挤了进来。
“怎么样怎么样?查了没?”梁凡比丘山本人还要紧张,手心都在冒汗。
韩默虽然还是一副酷酷的样子,但紧盯着屏幕的眼神也出卖了他。
丘山笑了笑,指着屏幕上的倒计时:“还有一分钟。”
“卧槽,这么刺激!”王小胖夸张地捂住心脏,“我感觉比我们打决赛还紧张!山哥,你说你能考多少分?”
“应该……还行吧。”丘山说得轻描淡写。
“叮——”
倒计时归零,查分通道正式开启。
丘山深吸一口气,熟练地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姓名。验证码,确认。页面跳转,加载的圆圈转了两圈。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一个成绩单的表格,缓缓地从页面上方加载出来。
语文:142
数学:150
英语:148
理科综合:295
总分:735
在总分的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全省排名:1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时间仿佛凝固了。
王小胖的嘴巴张成了“o”型,眼睛瞪得像铜铃。梁凡揉了揉眼睛,凑到屏幕前,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生怕自己看错了。陈宇,这个队伍里的“理论家”,扶了扶眼镜,镜片下的双眼充满了震撼与不可思议。
只有韩默,在短暂的震惊后,嘴角咧开一个极少见的夸张弧度,他一拳捶在丘山的肩膀上,力道却很轻:“你这家伙……真是个怪物。”
“卧槽!卧槽!卧槽!”王小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像一只兴奋的猴子一样在房间里乱窜,“状元!省状元!我们队的队长是今年的省状元!!”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核弹,在整个零点俱乐部基地里轰然引爆。
苏晴冲进房间,看着屏幕上的数字,平日里干练冷静的女强人,此刻也忍不住眼眶泛红。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成绩对于丘山,对于整个俱乐部的公众形象,意味着什么。
丘山的手机在第一时间响了起来,是父亲打来的。
“喂,爸。”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只能听到父亲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丘山能想象到,那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此刻正和母亲一起守在电话旁,或许是看到了自己发过去的截图,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好……好……”良久,父亲的声音才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难以察Is的哽咽,“好小子……给你妈……给你妈争了口气……”
“我早就说了,我儿子是最棒的!”母亲抢过电话,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喜悦,那是一种压抑了许久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释放。
挂掉电话,丘山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所做的一切,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闭环。
与此同时,宋小燕的直播间里,弹幕已经疯了。
她今天没有打游戏,而是开了一个闲聊直播,和水友们一起“在线等一个奇迹”。当丘山的成绩截图被苏晴发到她微信上时,她正喝着水。
“噗——”
一口水直接喷在了屏幕上,但她完全顾不上了。
“735分!兄弟们!姐妹们!状元!丘山是今年我们省的理科状元!”
宋小燕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挥舞着手臂,像个孩子一样。直播间的热度在瞬间突破了千万,弹幕如瀑布般滚过。
【????????】
【我他妈看到了什么?735?这是人类能考出来的分数?】
【电竞选手?高考状元?这两种身份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我裂开了,我以为我一边上学一边打游戏上个钻石就挺牛逼了,人家直接拿了个全国赛准冠军和省状元?】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太魔幻了!】
【燕子姐,快!给丘神打电话!我们要听状元的声音!】
整个上午,#电竞冠军是高考状元#这个话题,以一种病毒式的传播速度,从游戏圈迅速破圈,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首。
起初,舆论是一片惊叹与赞美。无数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年,将他塑造成一个“文体两开花”的完美典范。丘山和他所在的零点战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正面曝光。
然而,风向的转变,往往就在一夜之间。
当最初的震惊与新奇感褪去,一些刺耳的声音开始出现,并逐渐汇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暗流。
“一个本可以成为顶尖科学家,为国效力的人才,却跑去打游戏?这是不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一篇署名为“着名教育专家刘教授”的文章,在某个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上发表,标题赫然是《警惕“状元游戏”背后的社会误导——天才的堕落,我们该反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