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试了试:\"上头压着块大石头,我去找壹大爷帮忙。”
不多时,易中海跟着秦淮茹赶来,两人合力搬开石头。
贾东旭和贾张氏哆哆嗦嗦爬出来,冻得满脸鼻涕眼泪。
贾东旭望着晨光,突然嚎啕大哭——这一宿的罪可受大了!
贾张氏也好不到哪去,眼圈乌青,脸色煞白。
易中海瞥见贾东旭手里的盆,又看他们这副模样,心里已然明白七八分。
他先把地窖恢复原状,然后帮着把人搀回家。
\"阿嚏!阿嚏!\"
母子俩不停地打哆嗦。
秦淮茹忙着倒热水,易中海沉着脸问:\"东旭,你俩咋会在傻柱的地窖里?\"
贾东旭赶忙解释。
易中海叹了口气:“你也太冒失了,万一摔出个好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他心里盘算的不是贾东旭的行为是否妥当,而是担心贾东旭若受伤,将来谁来给自己养老。
贾张氏怒不可遏:“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都怪何雨柱那个混账!必须让他赔钱!阿嚏!”
易中海连忙劝阻:“别胡闹了,能平安回来就不错了。
要是让何雨柱知道你们去糟蹋他的菜,他能善罢甘休?这事只能认栽!”
贾东旭也在一旁分析利弊。
贾张氏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作罢。
没过多久,两人发起高烧,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又花了不少钱。
事情没办成,反倒吃了大亏。
贾张氏和贾东旭气得直跳脚。
最后贾张氏把火撒在秦淮茹身上,怪她没及时去找他们。
“我们差点冻死在外面!”
她嚷嚷道。
贾东旭新婚不久,还护着秦淮茹,替她说话。
贾张氏这才消停下来。
秦淮茹满腹委屈,这事能怪她吗?
谁能料到会出这种意外?
何雨柱将贾东旭他们的狼狈相尽收眼底,却无半点怜悯。
对他而言,这只是个小插曲。
他盘腿而坐,继续修炼内功。
内劲+1
内劲+1
内劲+1
……
约莫九点时,陈雪茹拎着一袋菜来找何雨柱。
她笑吟吟地说:“柱子,你看这是什么?今年冬储菜紧俏,我怕你不够吃,特意给你带了些。
若是不够,尽管跟我说。”
何雨柱心头一暖:“真不用,我的菜够吃。
你们买菜也不容易,留着自己吃吧。”
陈雪茹坚持道:“你就收下吧。
我妈说今年冬储菜紧缺,四九城都在抢购,连她都没抢到多少。”
何雨柱笑道:“我地窖里存了不少,根本吃不完。
要不你跟我去看看?待会带些回去,饭总要吃饱的。”
两人来到地窖,看到堆积如山的冬储菜。
陈雪茹惊讶道:“呀,柱子你怎么买到这么多冬储菜?”
何雨柱微笑着说:\"这些菜都是我亲手栽种的。”
陈雪茹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自己种的?\"
眼下正值寒冬时节,蔬菜怎么可能生长?
何雨柱提议道:\"我带你去个地方,你就明白了。”
他清楚,不让陈雪茹亲眼所见,她定然难以相信。
三人一同来到学堂路的四合院。
望着宽敞的院落,陈雪茹惊讶地问:\"柱子,这宅子是你的?\"
何雨柱点头承认:\"是的,之前协助抓捕特殊人员,又有些发明创造,这是国家给的奖励。”
陈雪茹由衷赞叹,寻常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置办这样的大院。
而年仅十六岁的何雨柱已然如此出色。
步入院内,看到温室大棚时,陈雪茹睁大了眼睛:\"这是?\"
\"进去瞧瞧吧。”何雨柱笑着说。
陈雪茹环顾四周,发现里面竟种满了各种蔬菜。
何雨柱也注意到,经过古月歌的精心照料,棚内作物品种更加丰富了。
\"柱子,我原本还不信,没想到这些菜真是你种的。”陈雪茹难掩惊讶,\"可冬天怎么能种菜呢?\"
若非亲眼所见,她绝不会相信这等奇事。
寒冬时节竟能培育蔬菜,实在令人称奇。
何雨柱解释道:\"这是温室大棚技术,利用阳光积蓄温度,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所以不论是蔬菜还是瓜果,在这里都能种植。”
陈雪茹首次听闻这项技术,惊叹道:\"那岂不是说,往后冬天也能吃到各种时令蔬果了?\"
\"基本是这样。”何雨柱含笑回应。
\"真是了不起的发明!\"陈雪茹由衷赞叹,\"可这项技术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因为发明者就是何雨柱。”古月歌恰好走进大棚,笑着插话。
\"什么?\"陈雪茹震惊地看向何雨柱,\"柱子,这么厉害的技术居然是你创造的?你不是机械系的高材生吗?怎么还懂农业?\"
古月歌满脸崇拜地说:\"柱子确实是天才,无论是机械还是农业都很精通。
他就是考虑到冬季缺菜,才发明了温室大棚。
当初听说这个构想时,我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柱子实在太了不起了!\"
陈雪茹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柱子,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优秀的人。”
“难怪你不担心冬天的菜,这么多菜足够过冬了。”
古月歌感叹道:“柱子确实不一般,他心里装着国家,早就把这项技术上交了。
等推广开来,四九城的人冬天都能吃上新鲜菜,到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饿死的人了。
柱子这是做了件大好事。”
陈雪茹望着何雨柱,忽然觉得他格外高大,充满男子气概,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如果能嫁给他,这辈子就值了。
想到这里,她的脸颊微微泛红。
自从认识何雨柱后,其他男人再也入不了她的眼。
何雨柱笑道:“雪茹,这里的菜很多,你摘些带回去吧。”
何雨水拉着陈雪茹的手,兴奋地说:“姐姐,咱们一起去摘菜,可好玩了!”
陈雪茹笑着点头:“好,一起。”
两人开心地走进菜地。
何雨柱转头问古月歌:“学长,住得还习惯吗?”
古月歌点头:“比从前好多了,交通方便,离学校近,地方也宽敞。
最重要的是有温室大棚,想吃什么菜都有,以前哪敢想这种日子?柱子,真不知道怎么谢你。”
何雨柱摆摆手:“不用客气,你能帮我打理好这里就是最大的帮忙。”
古月歌心里感激,觉得能认识何雨柱这样的朋友是自己的幸运。
送陈雪茹回布店时,陈姨见了菜,责怪道:“不是让你把菜留给柱子吗?怎么又带这么多回来?”
陈雪茹把何雨柱建温室大棚的事说了一遍。
陈姨惊讶道:“这些菜真是柱子用大棚种出来的?”
陈雪茹一脸骄傲:“是啊,妈,柱子厉害吧?我还没见过比他更厉害的人,电动车是他发明的,现在又是温室大棚,以后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来。
而且他还把技术上交国家,这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她滔滔不绝地夸赞着何雨柱。
陈姨是明白人,看出女儿的心思,只是笑着听她说。
等陈雪茹说完,陈姨笑道:“柱子,你真是了不起。
这东西要是普及了,能救活不少人呢。”
中午一起在这儿用餐吧。”
何雨柱婉拒:“不了,我得去看望师傅。
今年冬储菜少,师傅家估计也没存多少。
当年师傅帮了我不少,如今我有能力,自然不能忘恩负义。”
陈姨点头称赞:“柱子,你是个好孩子,懂得感恩。
人品好,又有本事!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
那阿姨就不留你吃饭了,有空常来玩,把这儿当自己家,别见外。”
何雨柱笑着答应:“一定。”
何雨水拉着陈雪茹的手:“雪茹姐,咱们一起吧,我还想和你玩。”
陈雪茹心里欢喜,她也不想和何雨柱分开,但还是征求他的意见:“柱子,我能跟你一起去吗?”
何雨柱爽快道:“当然可以。”
三人一同来到王德发家。
王德发见何雨柱拎着几大袋菜,皱眉道:“柱子,你怎么带这么多菜?你日子也不宽裕,快拿回去!不然你这个冬天怎么过?”
何雨柱解释:“师傅,这菜您放心收下,不是我买的。”
王德发疑惑:“不是买的?”
何雨柱将建造温室大棚的事告诉了他。
王德发惊讶道:“这些菜都是你在大棚里种出来的?”
何雨柱点头:“所以您尽管吃,不够的话大棚里还有。”
陈雪茹也在一旁附和。
王德发将信将疑,冬天种菜,真能做到?
但他了解何雨柱的为人,知道这孩子从不说谎。
师母和师兄王文华得知后,同样震惊不已。
王文华迫不及待让何雨柱带他去参观。
见到温室大棚后,他惊得目瞪口呆。
回去后,王文华激动地描述所见所闻。
王德发感叹:“柱子,你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以后冬天也能吃上菜,这对大家可是天大的好事。”
师母看了眼儿子,他最近厨艺终于提升到八级,原本她还挺欣慰。
与何雨柱一比,简直像个呆子!
她怎么就没生出何雨柱这么机灵的孩子?
晚饭时,众人围坐餐桌。
王德发盯着何雨柱做的菜,叹道:“我这辈子怕是赶不上你了。”
师母宽慰道:“这有什么?你能教出柱子这么出色的徒弟,不也是一种本事?”
王德发欣慰地看着何雨柱:“收柱子为徒,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饭桌上,众人闲聊起来。
何雨柱说道:“自从我爸跟白寡妇走了,院里的人就开始打我们主意。
易中海没儿没女,想让我给他养老。
其他人见我们没爹娘撑腰,总想占便宜。
所以我在外面的事,一个字都没让他们知道。
他们到现在还以为我只是个九级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