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王淑芬用林烨给的钱,大大方方地去割了肉,买了细粮,家里饭桌上终于不再是清汤寡水。林建国也换上了一身半新的劳动布工作服,虽然工位的事林国栋还在“运作”中,但人的精气神明显提了起来,偶尔还会和邻居张爷在门口下盘象棋。林雪则成了小伙伴里最让人羡慕的那个,因为她有了新头绳和新书包。
这一切变化的中心,林烨,却异常低调。他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家里看书,偶尔出门,也是行色匆匆,去邮电局转转,或是到新华书店换几本书。
他在等,等林国栋那边的消息,也在等自己的第一个“商业计划”发酵。
这天下午,林烨正在屋里对照着《集邮指南》研究几套近期发行的邮票,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
“建国老弟,在家吗?”是林国栋的声音,带着刻意营造的热络,但仔细听,还能品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林建国应了一声,起身去开门。
林国栋走了进来,脸上堆着笑,手里还拎着两瓶水果罐头。他先是瞥了一眼坐在窗边看书的林烨,眼神飞快地闪躲了一下,然后才对林建国说:“好消息!老弟,你的工位,厂里批了!明天就能回去上班!还是六级工,车间主任还说了,下个月班组调整,考虑让你带个小组!”
王淑芬在一旁听了,喜上眉梢,连声道谢。
林建国虽然心里也松了口气,但面上还算平静,只是点了点头:“麻烦大哥了。”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林国栋连忙摆手,又小心翼翼地把罐头放在桌上,“一点心意,给孩子们甜甜嘴。”
自始至终,他都没敢主动跟林烨搭话,只是趁林建国不注意时,偷偷瞄了林烨几眼,见对方始终低着头看书,仿佛没听见这边的动静,他心里才稍稍踏实了些,又寒暄了几句,便借口厂里还有事,匆匆走了。
林烨放下书,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工位恢复,在他意料之中。林国栋现在怕他怕得要死,这点事不敢不办。这只是收回一点利息,真正的账,慢慢算。
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林建国换上干净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地去厂里报到了。家里只剩下林烨和王淑芬、林雪。
快到中午时,院门被轻轻敲响。
林烨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是苏晚晴。她手里提着几包中药,脸色比前几天好看了些,眼神里带着感激。
“小烨,我爸吃了两剂药,咳嗽好多了,昨晚睡得也踏实了些。”苏晚晴的声音里有了点生气,“真的太谢谢你了!”
“苏伯伯好转了就好。”林烨侧身让她进来,“晚晴姐,进来坐。”
苏晚晴有些拘谨地走进来,和王淑芬打了招呼。王淑芬知道儿子帮了苏家,对苏晚晴也很热情,拉着她的手说话。
林烨给苏晚晴倒了杯水,看似随意地问道:“晚晴姐,苏伯伯这旧伤,是怎么落下的?以前没听你说起过。”
苏晚晴闻言,眼神黯淡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爸他…年轻时在南方待过,好像是在地质队,具体做什么他也不太愿意提。有一次出任务遇到了意外,受了重伤,就回来了…后来身体就一直不好,加上…加上一些事情不顺心,就…”
南方?地质队?林烨心中一动。这和他之前的某些模糊猜测对上了。苏明诚身上那种不同于普通工人的气质,或许就源于此。
“原来是这样。”林烨点点头,没有深究,转而问道,“那你家以前,有没有收藏什么特别的老物件?比如…玉器之类的?”他问得尽量自然。
苏晚晴想了想,摇摇头:“好像没有。我爸不喜欢那些东西,说都是虚的。家里以前条件好的时候,也没什么古董玉器,倒是我妈留下些普通的银首饰,前几年也…也当掉了。”她语气有些黯然。
林烨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看来玉佩的直接线索不在苏家。不过,苏明诚的南方经历,或许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他又和苏晚晴聊了几句,送她出门时,塞给她二十块钱:“苏伯伯病刚好,需要营养,这钱你拿着,买点鸡蛋红糖。”
苏晚晴推辞不过,只能红着眼圈收下,千恩万谢地走了。
看着苏晚晴离去的背影,林烨眼神深邃。帮助苏家,既是本心,也是一种投资。苏晚晴懂事能干,苏明诚或许也藏着些不为人知的过往,这都是潜在的人脉资源。
回到屋里,他摸了摸胸口温热的玉佩。玉佩的秘密,苏明诚的往事,南方的机遇……几条线索似乎隐隐交织,指向某个更广阔的世界。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红星轧钢厂高耸的烟囱。这个小小的家属区,已经快装不下他的野望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他已经感觉到,时代的巨变,正裹挟着无数机遇和风险,扑面而来。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下午,他再次出门,这次的目标更加明确——市里的图书馆和邮电局集邮柜台。他需要更系统的知识,来验证他的商业蓝图,并找到下一个“猴票”般的机遇。
当他走在街道上时,能明显感觉到一些邻居看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以前的同情或轻视,而是带着好奇、敬畏,甚至是一丝讨好。林国栋跪地送钱、林斌被彻底打服的消息,早已像风一样传遍了这片家属区。
林烨对此视若无睹。这些虚名,他不在乎。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和资本。
在邮电局,他装作集邮爱好者,和工作人员套话,了解近期邮票的发行情况和市场热度。
在图书馆,他翻阅着《经济参考》和《了望》杂志,仔细捕捉着任何关于特区建设、乡镇企业政策和价格改革的字眼。
信息,在他脑中不断汇聚、分析、重组。一个清晰的行动时间表,渐渐在他心中成型。
第一步,利用现有资金,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通过邮票、可能的国库券和少量紧俏商品贸易,将资金滚动到五千元以上。
第二步,说服父亲,利用轧钢厂的关系,尝试承接一些简单的零部件外协加工,或者干脆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食品厂,积累管理和生产经验。
第三步,明年开春,必须想办法弄到边防证,前往深圳!那里,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夜色降临,林烨合上最后一本杂志,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前路的迷雾正在散去,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他已经看到了方向。
回到家,母亲已经做好了晚饭,父亲也下班回来了,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看来第一天复工很顺利。
“小烨,回来了?快吃饭。”王淑芬招呼着。
“哥,今天张爷夸我棋下得好呢!”林雪也兴奋地说。
看着家人脸上满足而充满希望的笑容,林烨心中充满了力量。
这一切,都值得他去拼搏,去守护。
他坐下,拿起筷子。普通的家常饭菜,此刻吃起来却格外香甜。
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更精彩的篇章,即将由他亲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