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这一天,大半夜的平安跟郑源就起来坐马车往皇宫去,他们这还是住在内城里面,要是住在外城怕是要起更早咯。
天蒙蒙亮时皇宫门口开了,他们这些贡生排到接受排查进入皇宫,之后就是由皇帝出题,他们现场答题。
平安名次靠后,考试时也是在坐后面,皇帝巡逻时从他旁边路过,他跟没发现一样答自己的题。
也因为知道自己只是想当一个夫子,答题时都是中规中矩。
皇帝看到写的中规中矩的他只是看一眼就走,看到写的好的,他才会多停留一下,路过平安时,也就看一眼就走,倒是在郑源那里多看了一会。
这个皇帝去年革除了许多人的官位,被抄家流放的官员们可不少,这都是通过女主的产业搜集到的证据,去年皇帝想到他很快就会有新的一批人才为他所用,就把这些贪官败类都解决了。
这些人被抓时,已经是十一月份,那些被流放的人,送去流放的地方在北方,若是没有点钱财能不能活到流放地都难说。
不过这些跟如意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了,当初如意还特意带着他们一起去看看做做官,不为百姓,却是借当官的便利欺压百姓,先让这两为看看下场,别以后被权利迷了眼。
平安他们考完就出了皇宫,名次会在三天后公布出来,到时候他们还需要去皇宫等结果,然后就是穿上进士服游街。
等待的时间倒是很快,倒是御书房里,几位大臣跟皇帝讨论前三甲的名次问题。
大臣甲拿着一份考卷说道:“这位的文章写的是这些人里面最好,臣认为他当状元是实至名归。”
大臣乙表示:“他的文章是好,不过他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还是一甲年纪最轻,容貌最好,应该定为探花。”
大臣丙说道:“若按容貌来定论,那二甲里面,有容貌比这位更好看的,是不是要破例让人当探花啊!真是肤浅,科举选的人才,容貌年龄是次要的。”
………
皇帝就那么坐着边吃点心喝茶就看着这些年过半百的大臣吵架,他就当一个看热闹的人,皇帝眼看他们要打起来了,才说道:“朕觉得陈爱卿说的对,名次用才学来定论。”
就这样,一甲的三个名次被定下来,二甲三甲的名次变动不大。
皇帝确定好名次,下面的大臣也没什么好吵的了,就这样名次被这样定下来,而刚才吵的面红耳赤的大臣,在心里都默默的说道:“我们几个在下面吵的面红耳赤,都快撸起袖子打起来了,结果陛下是早就想好了一甲三人的排序啊!那我们吵半天,为什么呢?为了给陛下表演泼妇骂街吗?”
皇帝可不管这些大臣的内心怎么想,他看足热闹就打发这些人下去了,也因为还没到公布名单的时间,这几位是被留在宫里住的,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被人监督,就连吃饭吃多少,一天上几次茅房,时间多久都有人记录下来。
这批改卷子的人,若没点承受能力都承受不住在天天活在被人监督的环境里,他们这不是一两天被监督,而是从贡院开考的前三天,他们就住进了贡院,为接下来的监考做准备。
之后是改试卷,等放榜后,他们又住到宫里,他们能回家需要等那些进士名单出来,状元带队骑马游街后才可以回家。
对监考官跟改试卷的这么严也是怕他们帮人作弊,不过一般没人敢冒这个险,作弊若被发现,不止考生剥夺终生考试资格,还会连累家人跟着也没有考试资格。
做为帮助作弊的人,是剥夺官职,家产被抄的,这种被发现就前途尽毁的事情,有几个人愿意的,钱再多也要有这个命去享受啊!
即使惩罚如此重,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去冒险,当然也只敢在童生秀才举人这些作弊,毕竟这些考试是在当地考,若准备的好,不会有被发现的可能,在贡院考试,可是在天子脚下,有谁敢啊。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平安跟郑源出发去皇宫,如意几个也出发去提前订好的酒楼,这是去酒楼看他们这些进士游街。
如意在其他世界看过进士游街,对此她没什么好奇的,到了时间,就听见有人喊道:“来了,今年的进士游街来了。”这声音络绎不绝。
如意也就飘了一眼,跟翎神识交流道:“今年的一甲前三,也就状元年轻一些,另外两个都三十了吧!”
翎也说道:“确实是没有之前的那个世界看到的好看。”
进士走出这条街后,如意几个在酒楼吃了午饭,就回家了。
那两个会在参加宴会后才回来,没必要在外面等着了。
平安没有做官的打算,他就没有选择在京城等受官,而郑源觉得自己在京城没有人脉,考庶吉士,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升官,还不如去地方从县令当起。
起码他若做出成绩还能升官,他也没有多大的志向,没想当多大的官,不过是家中希望改换门庭,他是家中长子,只能在官场上占有一个位置。
在他考中举人之前,大堂哥已经做到改换门庭的事情,他当时也想放弃,只是他不继续科举,又能干嘛呢?做生意他可不擅长。
来京城的目的已经完成,等郑源任命书下来,他们就分开出发了,任命书下来有三个月的假期,但是郑源去当县令的地方跟陵西府一南一北,若回家就来不及去上任的地方,他就跟妻子直接去任命的地方了。
至于伺候的仆从,早在去年上京时就安排好,在陵西府留下给他们看管田庄铺子的,其他的就跟着来了。
这次南下,同样走的水路,回去是顺着水流走,速度比来时快了很多。
书院早就弄好设计图,也买好地基,在知道平安考中后,陵西府这边就已经动工建造了,而如意是知道,这书院规模大,没个几年是建不好的,主要是这时代,做什么都靠的人力。
速度上就慢了很多,关于学院的建设,监督工让平安自己去,如意跟翎提供财务跟来力支持就行了,反正这书院是他要建,又不是如意两个要建的。
如意给提供给平安的设计图,是根据第一个任务世界堂哥的书院画,规模上要大很多,她记得那个书院可是被连续好几任皇帝夸奖,还送了牌匾的。
相信按照那个书院的话,平安还有平安的后代只要不参与京城的事情,书院可以一直传下去,他的后代也会一直存在的。
平安十九岁了,还是没跟如意说他想娶的姑娘是谁,不过这小伙子倒是开窍了,如意看到他一直宝贝一张手帕,还是姑娘的的,看了她要有儿媳妇了。
就是不知道这好大儿多久告诉如意,毕竟整个婚礼流程下来,还是需要花时间的,为什么不问远方或者是自己用神识查看,那不是尊重这小子的隐私嘛!
而且她没问,远方也叫如意放心,说这姑娘肯对包如意满意,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人她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