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红孩儿,师徒几人继续前行。
没走多久,忽见前方路旁,显出一座孤零零的庄院来。
这庄院甚是扎眼,仿佛与周遭的焦土融为一体。
房顶是暗红色的瓦,院墙是赤红色的砖,门扇是朱红油色,连窗棂和院中随意摆放的几张板榻,也都是一片赤红之色,宛如刚刚被烈火烧灼一般。
凌阳心中大为诧异,下马走近查看。
双脚一踏上这片土地,便觉得一股更强烈的热浪从脚底直窜上来,这地方本就热得如同蒸笼,再看到这通体赤红的房屋,视觉与体感的双重灼热叠加,令人头晕目眩,几欲窒息。
孙悟空这时迈步离开大路,来到那扇紧闭的红门之前。
他刚要举手叩响门环,却听得“吱呀”一声刺耳的响,那红门竟从内被拉开了,一个老者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只见这老者,身形佝偻,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褪色泛红、似黄非黄的葛布长衫,头上戴着一顶半青不黑、用细篾丝编成的破旧凉帽,手中拄着一根疙疙瘩瘩、弯不弯直不直、满是暴节的竹杖,脚下踏着一双不新不旧、鞋帮都张了口子的破旧靸鞋。
他的面皮被常年酷热炙烤得如同红铜,一把胡须却白如雪练,形成鲜明对比。
两道长长的寿眉几乎遮住了那双碧莹莹、透着惊疑不定的眼睛,一张开嘴,便露出颗明晃晃的金牙。
在这地方只怕是有钱也不怎么好用,那老丈竟然用金子做牙齿,不过也是歪打正着,金的稳定性在自然界是最强的那一挡,用来做牙齿,既不怕重金属中毒,也可以吸收些微量元素。
那老者猛一抬头,看见门前赫然站着一个毛脸雷公嘴、孤拐面、和尚打扮的怪人,吓得“哎呦”一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急忙用竹杖撑住地面,厉声喝道:
“你……你是哪里来的妖怪?在我这门前探头探脑,想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
孙悟空见状,忙上前一步,躬身行了个礼,赔着笑脸道:
“老施主休要惊慌,贫僧不是妖怪,乃是东土大唐皇帝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我们师徒四人,行至贵宝地,见天气异常蒸热,想在你这里歇息歇息,躲避一下日头。。”
老者听他虽长得有些毛躁,但态度还算谦恭,又探出头,望见其后大路上果然还立着三位形容各异,一位俊雅法师,一个猪头人身,一个蓝脸凶汉,的僧人与一匹神骏白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脸上惊惧之色稍褪,挤出些许笑意,道:
“原来是东土大唐来的高僧,远道而来,辛苦,辛苦,老汉我年纪大了,一时眼花,老眼昏花,不识尊颜,多有冲撞,长老您千万勿怪,勿怪。”
孙悟空摆手笑道:“不敢,不敢,是老孙……呃,是贫僧这副尊容,惊扰了老人家才是。”
老者又问:“敢问令师是谁?”
孙悟空回头一指:“那南边大路上立着的便是。”
老者顺着望去,只见凌阳端庄站立,虽风尘仆仆,却丰姿俊雅,气度不凡,忙道:“原来是圣僧当前,快请来,快请到舍下歇歇脚,用杯粗茶解解暑气。”
孙悟空心中欢喜,朝师父招了招手。
凌阳便与八戒、沙僧,牵着白马,挑着行李近前,八戒放下沉重的行李,沙僧将马拴在院外一棵被烤得半枯的树上,都上前与老者见礼。
老者见凌阳相貌堂堂,八戒和沙僧却是奇形怪状,心中又是惊奇,又有些畏惧,但看那长老气度,知是正经人物,便压下不安,连忙将众人请进院内堂屋坐下。
这屋子虽是红砖砌成,但墙壁甚厚,屋内竟比外面阴凉不少,老者吩咐家中小童快快看茶,一面又让人去准备些简单的斋饭。
凌阳起身,再次合十称谢,然后问道:“多谢老施主盛情款待,敢问老人家,如今时值秋季,本该天高气爽,为何贵处反而如此炎热,如同酷暑熔炉?”
先前红孩儿说过,但那是站在他的角度,真要问还得是这些平民百姓的看法。
老者闻言,长叹一声,脸上布满愁苦的皱纹,道:
“唉,不瞒长老说,我们这地方,有个听了就让人冒汗的恶名,唤作‘火焰山’,此地是无春无秋,四季皆是这般鬼天气,没有一天凉爽日子。”
凌阳追问:“火焰山?却在哪个方向?可会阻挡我等西去的路途?”
老者连连摆手,面露恐惧之色:
“西方去不得,万万去不得啊。”
“那火焰山,离我们这庄子约有六十里远,却正是西去的必经之路,那山方圆八百里,烈焰熊熊,周回环绕,寸草不生,鸟兽绝迹。”
“别说是长老你们这样的血肉之躯,便是铜铸的脑盖,铁打的身躯,只要靠近山边,一时三刻也要被烧化成汁水。”
凌阳一听,总感觉这话里话外都是在说一个人,目光瞥向一旁的孙悟空,没说话。
正当屋内一片沉寂,众人皆忧心忡忡之际,忽听得门外传来一声拖着长音的、有气无力的吆喝:
“卖——糕——嘞!热乎乎……的好糕……”
孙悟空耳朵最灵,闻声一动,跳将起来,凑到窗边往外一看,只见一个被晒得黝黑的年轻后生,推着一辆红漆都快剥落了的木轮车,停在院门之外阴凉处,车上盖着厚布。
“师父,你要吃切糕吗?”孙悟空回头。
“切糕?”
凌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切糕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新疆切糕,简称西域断魂糕,号称一刀马云心碎,两刀建林心碎,三刀化腾睡桥洞……
第二种嘛便是火焰山的切糕,
此“切糕”非寻常切糕可比,在某些戏谑的传言中,它可是与“混元一炁卧虎天尊”、“车迟国鸿蒙刀圣”、“铜台府大道捕圣”齐名的、号称“火焰山无上切糕圣人”的玄乎存在。
他虽知此乃玩笑,但仍下意识地连忙摆手道:
“不要不要,那东西贵得很,我等行脚僧人,消受不起,消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