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翡走进实验室,脚步放得特别轻,鞋底蹭着地面,几乎没声音。
刚往前迈两步,她侧头看了眼墙上的米白涂料,轻声说:“这里比想象的大,能放不少仪器。”
话音刚落,“大”字像撞在玻璃上,“嗡”地反弹回来,拖着淡淡的余韵,在房间里转了个圈,最后飘到她耳边。
她瞬间皱紧眉,双手飞快捂住耳朵,指尖用力按着耳屏,指节都泛白了,肩膀绷得像拉满的弦:“唔……好吵。”
“怎么了怎么了?”小陈赶紧冲过来,伸手想扶她胳膊,又怕碰疼她,手悬在半空,来回晃了晃。
“是我们说话太大声了?我让工人师傅别出声,连呼吸都轻点!”
“不是说话……是回声,”秦翡小声说,声音里带着点委屈,还有点发颤。
“像在空罐子里喊,声音转着圈扎耳朵——比楼下装修的挖掘机声音轻,但更难受,它不停,一直在耳朵里绕,像小虫子爬来爬去。”
正在贴踢脚线的工人师傅赶紧停下手里的活,美工刀还捏在手里,刀尖对着地面,生怕掉下去。
“姑娘,是我们敲钉子吵着你了?那我们先去外面抽烟歇会儿,你们慢慢看,等你们说可以了,我们再进来,绝不打扰。”
“不是你们的问题,”秦翡松开一只手,慢慢走到房间中间,抬起手轻轻拍了三下。
第一下“啪”的一声,回声最响,像有人在对面跟着拍;
第二下带着点颤音,散得慢;
第三下拖了长长的尾音,过了两秒才彻底没声。
“你听,”她指着天花板角落,“掌声会分成好几道,不是你们吵,是房子太大,声音没地方去,只能在墙之间来回撞,撞出好多声音。”
她掏出手机,手指有点抖,点开陈砚舟的对话框发语音,声音里带着急:“实验室回声太大了,说话像在罐子里闷着,零件放在这儿,我都觉得它们‘听’得不舒服——我待了没两分钟,头就有点晕,想赶紧走。”
陈砚舟的视频电话秒接,屏幕里他正拿着文件夹,看到秦翡捂耳朵的样子,文件夹“啪”地掉在桌上,纸页散了一地。
“别急别急,别难受!我让小陈现在去买隔音棉,贴在角落和天花板上,吸声音——就像你家窗帘吸阳光一样,贴完声音就不会乱撞了。”
“要厚一点的,”秦翡补充,手指比了个“5”的手势,眼睛盯着屏幕。
“像耳机里的海绵,能把回声‘吃掉’。别买薄的,上次我给毛豆做小窝,买了薄海绵,楼下的狗叫还是能透进来,毛豆半夜还在屏幕上跳‘疼疼舞’,吵得我也没睡好。”
“没问题!”陈砚舟立刻点头,眼神里满是认真。
“小陈,你现在去附近的建材店,买最厚的灰色隔音棉——要和秦小姐身上衬衫颜色差不多的,她看着顺眼。先陪秦小姐回小区,等隔音棉贴好,我让人用声级计测过回声没问题了,再让她过来,绝不让她多难受一秒。”
小陈赶紧点头,刚要拿手机查建材店,秦翡的手机震了,四条私信弹出来。
“声学工程师老周”:【刚刷到你说实验室回声大!空房间回声主要从角落和天花板来,贴5cm以上的高密度隔音棉就行!我上次给学校礼堂做,贴完老师说上课不用扯嗓子,学生也说不犯困了,连注意力都集中了!】
“装修师傅老王”:【别买带花纹的隔音棉!华而不实,还容易掉渣,擦都擦不干净!就买纯色高密度的,贴的时候别留缝——留缝就像净水器密封圈没贴紧,声音会从缝里跑出来,等于白贴!】
“小区邻居李姐”:【是不是回声太吵了?不行就先回来!别硬待着,身体不舒服最重要!实验室可以慢慢弄,又不着急,我们等多久都愿意,别委屈自己!】
“普通网友小吴”:【我家客厅之前也有回声,我在沙发后面贴了两卷隔音棉,立马好很多!秦翡可以试试贴在仪器柜后面,既吸声又不占地方,还不影响放仪器,一举两得!】
秦翡看着私信,抬头对小陈说:“你看,他们给了好多建议——买5cm以上的高密度棉,别留缝,还要纯色的。”
“回来的时候,顺便看看有没有卖海绵的,要是隔音棉不够,海绵能临时用用,总比空着让声音乱撞好。”
小陈把建议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每条都标了红,还念了一遍:“5cm以上、高密度、灰色、纯色、不留缝,临时用海绵——放心!我都记下来了,保证买对,不会买成薄的,也不会买带花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