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李逸穿越到唐朝已整整一年。长安城的柳枝抽出嫩绿的新芽,“逸品轩” 西市店门前的 “国之良商”“爱民商户” 两块牌匾,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天,李逸召集陈先生、阿福、王师傅、苏瑶等核心伙伴,在店铺后院的凉亭里召开年度总结会,既是回顾过去一年的成就,也是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凉亭内,一张长桌上摊开着厚厚的账本和产业链图谱,旁边摆放着 “逸品轩” 一年来推出的代表性商品 —— 逸品犁、脚踏式水车、草本香膏、玻璃镜、逸品棉衣,每一件都承载着 “逸品轩” 的成长与突破。
“各位,今天是‘逸品轩’创立一周年的日子。” 李逸拿起账本,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过去一年,我们从西市一家小店起步,逐步拓展业务,如今已形成‘百货 + 餐饮 + 农具 + 纺织 + 西域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下面,我给大家做详细总结。”
第一步:一年成果总结,产业链初成
1. 业务板块与盈利
百货板块:西市主店、东市尊客堂、平民巷便民点三家门店,主营肥皂、香膏、玻璃镜等日用品,全年盈利三千五百贯;
餐饮板块:逸品小厨推出番茄炒蛋、红烧肉等改良唐食,全年盈利两千贯,其中番茄炒蛋卖出三万份,成为长安爆款;
农具板块:逸品犁、脚踏式水车等改良农具,供应禁军、农民和西域部落,全年盈利两千五百贯,累计售出逸品犁两千具、水车五百台;
纺织板块:逸品纺织工坊制作的逸品棉衣,冬季预售突破两千件,全年盈利一千五百贯,带动棉花种植推广;
西域贸易板块:与龟兹、疏勒等西域国家建立长期合作,换回良马三百匹、和田玉四百块、香料三百斤,贸易利润折算为两千贯;
总盈利:全年总盈利超一万两千贯,较开业初期的半年盈利三千贯,增长了四倍。
陈先生看着账本上的数字,感慨地说:“一年前,我们还在担心西市店能否站稳脚跟,没想到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成绩。这不仅是盈利的增长,更是‘逸品’品牌的认可。”
2. 就业带动与社会影响
雇工规模:目前 “逸品轩” 共雇用工匠两百人(含铁匠、木匠、纺织工匠)、伙计三百人(门店服务、物流配送)、农民五百人(棉花种植、农田试点),总计近千人,其中六成是平民巷的贫苦百姓,通过 “逸品轩” 实现了稳定就业;
社会认可:获皇帝两次嘉奖,授予 “西域贸易主使”“民生储备使” 官职,赐 “国之良商”“爱民商户” 牌匾;百姓称 “逸品轩” 为 “惠民商铺”,朝廷将 “逸品” 模式列为 “商业惠民” 典范,推广至洛阳、扬州等地。
苏瑶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推广的棉花种植,已在长安周边种植两千亩,明年计划推广到洛阳、扬州,预计能带动五千农民就业;西域贸易不仅充实了国库,还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苏府收到不少西域部落的感谢信,称赞‘逸品’的商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3. 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改良农具、纺织设备、日用品配方,拥有弹花弓、双锭纺车、简易缝纫机等多项改良技术,形成技术壁垒;
产业链优势:从棉花种植、农具生产,到商品加工、贸易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品牌口碑:以 “商业惠民” 为理念,通过平价售粮、以工换粮、推广棉花等善举,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百姓认可度高。
王师傅笑着说:“现在长安的商户,都在模仿咱们的模式,可他们没有咱们的技术和产业链,根本竞争不过咱们。比如其他商铺也想做棉衣,可他们没有棉花种植基地,只能从咱们这里买棉花,成本比咱们高很多。”
第二步:长远规划一:建立 “逸品学院”,培养实用人才
总结完一年的成果,李逸话锋一转,提出第一个长远规划 —— 建立 “逸品学院”。
“各位,‘逸品轩’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目前大唐的教育,大多只重经书,忽视实用知识,导致商业、种植、工匠领域的人才稀缺。我计划建立‘逸品学院’,教百姓商业、种植、工匠知识,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既为‘逸品轩’储备人才,也为大唐的发展贡献力量。”
1. 学院定位与办学理念
定位:面向平民百姓的实用技能学院,不分贵贱,只要有学习意愿,均可入学;
理念:“学以致用,惠民利民”,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直接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2. 课程设置
商业班:教授阿拉伯数字记账法、明码标价、分类销售、客户服务等商业知识,邀请长安的资深商户和 “逸品轩” 的管理人员授课;
种植班:教授棉花、番茄、玉米等作物的种植技术,邀请阿木提、农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农民授课,设置试验田,让学生亲手实践;
工匠班:分为铁匠、木匠、纺织工匠三个方向,教授农具制作、家具打造、棉衣缝制等技能,由王师傅、麦麦提等资深工匠授课,配备实操工坊。
3. 招生与毕业安排
招生对象:年龄在十五至三十五岁的平民百姓,优先招收 “逸品轩” 雇工的子女和贫困家庭的孩子;
学制:半年制,其中理论教学占三成,实践教学占七成;
毕业安排:成绩合格者颁发 “逸品学院” 结业证书,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进入 “逸品轩” 工作,也可自主创业,“逸品轩” 提供创业指导和小额贷款支持。
苏瑶听后,兴奋地说:“这个计划太好了!我可以让苏府的文人帮忙编写教材,还能向陛下申请办学场地和补贴。培养实用人才,不仅能帮‘逸品轩’,还能为大唐的商业、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支持,陛下肯定会支持。”
李逸点头:“我已经起草了办学申请,计划在长安城外选址,建立占地十亩的学院,包括教室、试验田、实操工坊和学生宿舍。下周我会入宫向陛下汇报,争取朝廷的支持。”
第三步:长远规划二:拓展 “海上贸易”,联通东南亚
除了建立 “逸品学院”,李逸还提出了第二个长远规划 —— 拓展 “海上贸易”。
“目前我们的西域贸易已经稳定,但大唐的海上贸易潜力巨大。广州港是大唐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有频繁的商船往来。这些国家盛产香料、珠宝、象牙等稀缺资源,而我们的逸品棉衣、肥皂、玻璃镜等商品,在东南亚也有广阔的市场。我计划通过广州港,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贸易,进一步扩大‘逸品’的影响力。”
1. 贸易商品规划
出口商品:
逸品棉衣(东南亚气候潮湿,冬季也需要轻便保暖的衣物);
肥皂、草本香膏(防潮、驱蚊,适合东南亚气候);
玻璃镜、琉璃摆件(东南亚贵族喜爱的奢侈品);
棉花种子和种植技术(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农业,建立长期合作);
进口商品:
香料(胡椒、丁香、肉桂等,用于 “逸品小厨” 和香膏制作);
珠宝(红宝石、蓝宝石等,用于 “逸品轩” 的高端饰品业务);
象牙、犀牛角(用于制作高端工艺品,满足权贵需求)。
2. 筹备步骤
第一步:调研与联络:派熟悉海上贸易的伙计前往广州港,调研东南亚国家的商品需求、贸易规则和商船路线,联络广州港的商船行会和东南亚的商队,建立初步合作意向;
第二步:船队组建:与广州港的商船行会合作,租用或购买五艘远洋商船,配备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水手,确保航行安全;
第三步:商品准备:扩大逸品棉衣、肥皂的生产规模,储备足够的出口商品,同时准备棉花种子和种植技术手册,作为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合作的 “敲门砖”;
第四步:政策支持:向陛下申请 “海上贸易许可”,争取朝廷对海上贸易的税收优惠和安全保障,如派遣海军船只护航,防止海盗袭击。
程处默(受邀参加总结会)拍着桌子,兴奋地说:“海上贸易好!我可以向陛下建议,让广州港的海军协助护航,确保商船安全。东南亚的香料和珠宝,不仅能丰富‘逸品轩’的商品,还能充实国库,陛下肯定会支持!”
李逸笑着说:“多谢程统领。海上贸易风险较大,需要朝廷和军方的支持。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完成调研和筹备,明年春季启动首次海上贸易,目标是与三个东南亚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年贸易额突破五千贯。”
第四步:规划落地保障与团队动员
为确保 “逸品学院” 和 “海上贸易” 两大规划落地,李逸对团队进行了明确分工:
逸品学院筹备:由苏瑶牵头,负责向朝廷申请办学许可和场地,编写教材,招募教师;陈先生协助,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招生方案;
海上贸易筹备:由阿福牵头,负责前往广州港调研,联络商船行会和东南亚商队;赵虎(禁军将领,受邀参与)协助,负责协调军方护航事宜;
现有业务保障:由王师傅负责农具和纺织工坊的生产,确保现有商品供应;林墨负责门店运营,维持 “逸品轩” 的日常盈利,为新规划提供资金支持。
李逸看着众人,语气郑重地说:“过去一年,我们共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只是开始,‘逸品学院’和‘海上贸易’,是‘逸品轩’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也是我们实现‘商业惠民、造福天下’目标的关键。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实现这些规划,让‘逸品’的名字,传遍大唐,甚至传遍东南亚!”
陈先生站起身,举起茶杯:“我跟随李公子一年,亲眼见证了‘逸品轩’的成长。我相信,在李公子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我先干为敬!”
众人纷纷举起茶杯,齐声说:“愿与公子同心协力,共创‘逸品’辉煌!”
茶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春日的庭院里。阳光透过柳枝,洒在众人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与坚定。
第五步:入宫汇报,获皇帝支持
一周后,李逸带着 “逸品学院” 和 “海上贸易” 的详细规划,入宫向唐高宗李治汇报。
李治仔细看完规划,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逸,你的规划很有远见!‘逸品学院’培养实用人才,能弥补大唐教育的不足;‘海上贸易’拓展对外贸易,能充实国库,促进大唐与东南亚的友好交流。朕全力支持!”
他当场下令:
逸品学院:赐长安城外十亩土地作为办学场地,从户部拨款五千贯作为办学资金,授予 “逸品学院” 官方办学资质,学生结业后可参与朝廷的工匠、商户选拔;
海上贸易:颁发 “海上贸易许可”,广州港的海军负责商船护航,减免 “逸品轩” 海上贸易的关税三年,任命李逸为 “海上贸易副使”,协助广州港官员处理海上贸易事务。
李治还笑着说:“李逸,你为大唐的商业、农业、教育、贸易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朕决定,再赏你黄金一百两、绸缎一百匹,升你为正五品官员,继续兼任西域贸易主使、民生储备使和海上贸易副使,遇事可直接奏报朕!”
“臣李逸,谢陛下恩典!” 李逸跪倒在地,激动地说,“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办好逸品学院,拓展海上贸易,为大唐的繁荣鞠躬尽瘁!”
离开皇宫时,李逸的心情无比激动。他知道,有了朝廷的支持,“逸品学院” 和 “海上贸易” 的规划一定能顺利推进。
第六步:展望未来,传奇继续
回到 “逸品轩”,李逸将皇帝的支持和团队分工向众人宣布。大家都兴奋不已,立刻投入到筹备工作中 —— 苏瑶开始起草办学申请的补充材料,阿福准备前往广州港的行囊,王师傅则计划扩大工坊规模,为海上贸易储备商品。
李逸站在 “逸品轩” 的门口,看着街上往来的百姓,心里充满了憧憬。他想起一年前,自己刚穿越到唐朝,顶着 “纨绔子弟” 的标签,在西市开设小店,当时的他,从未想过 “逸品轩” 能有今天的规模。
如今,“逸品轩” 已成为大唐知名的商业品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动近千人就业,还获得了朝廷的高度认可。而未来,随着 “逸品学院” 的建立和 “海上贸易” 的拓展,“逸品轩” 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苏瑶走到李逸身边,笑着说:“李公子,你看,我们的棉花试验田已经开始春耕,逸品学院的场地也在平整,广州港的调研团队下周就能出发。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李逸点头,目光望向远方:“是啊,一切都在变好。未来,我们还要将‘逸品学院’推广到洛阳、扬州,让更多百姓学到实用知识;还要将海上贸易拓展到印度、波斯,让‘逸品’的商品走向更远的地方。”
春风拂过,带来了柳枝的清香,也带来了希望的气息。李逸知道,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在过去一年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在等待着他,还有更多的惠民事业等着他去完成。
而他将带着 “商业惠民、造福天下” 的初心,继续在唐朝的土地上,书写属于 “逸品” 的、属于大唐的、属于百姓的辉煌篇章,让每一个因 “逸品” 而改变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