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护府的议事厅内,烛火彻夜未熄。李逸、程处默与回纥将领巴图围在一张巨大的西域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不断比划,时而低声讨论,时而激烈争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息。签订合作协议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安西都护府,与都护郭孝恪汇合,共同制定清剿西突厥的作战计划。
“根据线人回报,西突厥阿史那思摩部的主力,目前盘踞在莫贺延碛西侧的黑石山,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储存了大量掠夺来的粮草与货物。” 郭孝恪指着地图上一处标注着黑色三角的区域,语气凝重地说,“阿史那思摩此人狡猾多疑,手下有五千骑兵,个个凶悍善战,此前多次击退西域诸国的围剿,不可小觑。”
程处默手握腰间的佩刀,眼神锐利如鹰:“管他什么黑石山,只要能找到他们的踪迹,我两千禁军定能冲上去,将他们斩尽杀绝!”
巴图却摇了摇头,语气沉稳地说:“程将军,黑石山四周都是沙漠,水源稀少,若强行进攻,我军不仅难以展开阵型,还会因缺水缺粮陷入被动。阿史那思摩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据点设在此地。”
李逸看着地图,手指在莫贺延碛与黑石山之间轻轻滑动,若有所思地说:“巴图将军说得对,硬攻绝非良策。我们不如利用地形,设下伏击,引阿史那思摩的部队出来,再一举歼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莫贺延碛是西域商路的必经之地,阿史那思摩的部队依赖掠夺商队补充物资。我们可以派一支小队,伪装成商队,从安西出发,向黑石山方向行进,引诱阿史那思摩派兵劫掠。同时,程将军率领一千禁军,埋伏在莫贺延碛东侧的峡谷内;巴图将军率领三千回纥骑兵,埋伏在峡谷西侧的沙丘后;郭都护则率领剩余禁军,在黑石山北侧待命,防止阿史那思摩的部队逃回据点。待西突厥的部队进入峡谷,我们三面夹击,定能将其一举歼灭。”
众人围在地图前,仔细思索着李逸的计划。郭孝恪率先点头:“此计可行!莫贺延碛的峡谷地势狭窄,西突厥的骑兵无法展开,正好能发挥我军步兵与骑兵协同的优势。”
巴图也说道:“我回纥骑兵擅长在沙漠中作战,沙丘后的地形隐蔽,不易被发现,适合设伏。只是,伪装商队的小队需要足够勇敢,一旦被西突厥识破,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程处默立刻说道:“伪装商队的任务交给我手下的兄弟!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定能完成任务!”
作战计划就此确定。次日清晨,一支由五十名禁军组成的 “商队”,赶着十辆装满 “货物”(实则是沙土与少量粮食)的马车,缓缓驶出安西都护府,朝着莫贺延碛方向行进。车队的领队是禁军校尉赵虎,他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伤疤,眼神坚定 —— 出发前,他已向程处默立下军令状,哪怕牺牲自己,也要将西突厥的部队引入伏击圈。
与此同时,程处默率领一千禁军,携带强弩、陌刀与干粮,悄悄进入莫贺延碛东侧的峡谷。峡谷两侧是陡峭的岩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仅容两辆马车并行。禁军士兵们在岩壁上隐蔽好,强弩搭箭,陌刀出鞘,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巴图则率领三千回纥骑兵,埋伏在峡谷西侧的沙丘后。回纥骑兵们身着轻便的皮甲,手持弓箭与马刀,战马也披上了与沙丘颜色相近的伪装,远远望去,与沙丘融为一体,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李逸与郭孝恪则留在安西都护府后方,负责调度物资与传递消息。李逸让人将大量的水囊与干粮运到峡谷附近的隐蔽处,确保战斗结束后,士兵们能及时补充物资;同时,他还安排了十名信使,骑着快马,在安西都护府与各伏击点之间往来,随时传递最新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升高,沙漠中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地表温度甚至超过了四十摄氏度。埋伏在峡谷中的禁军士兵们,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铠甲,却没有一个人敢动弹 —— 他们知道,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目标,让整个作战计划功亏一篑。
午后时分,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虎率领的 “商队” 刚进入峡谷,就看到一支西突厥骑兵从黑石山方向疾驰而来,尘土飞扬,气势汹汹。为首的是西突厥的叶护阿史那思摩,他身着黑色皮袍,手持一把弯刀,眼神凶狠,远远看到 “商队”,便高声喊道:“把货物留下,饶你们不死!”
赵虎假装惊慌失措,大声喊道:“我们是大唐的商队,你们不能抢我们的货物!” 一边喊,一边悄悄让手下的士兵做好战斗准备。
阿史那思摩哈哈大笑:“在这莫贺延碛,我西突厥说了算!给我上,把货物抢回来,人全部杀掉!”
西突厥骑兵们立刻挥舞着马刀,朝着 “商队” 冲来。赵虎大喊一声:“兄弟们,跟他们拼了!” 五十名禁军士兵立刻扔掉马车,拔出佩刀,与西突厥骑兵展开激战。
然而,双方兵力悬殊,禁军士兵们很快便陷入了劣势。赵虎身中数刀,鲜血染红了铠甲,却依旧挥舞着佩刀,顽强抵抗。就在这时,峡谷东侧的岩壁上,突然响起一阵梆子声 —— 这是伏击的信号!
程处默高声喊道:“放箭!” 一千名禁军士兵立刻扣动扳机,强弩齐发,箭如雨下,西突厥骑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阿史那思摩大惊失色,才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连忙喊道:“撤退!快撤退!”
可此时,峡谷西侧的沙丘后,巴图率领的三千回纥骑兵也杀了出来。回纥骑兵们骑着矫健的战马,箭术高超,每一支射出的利箭都精准地命中目标。西突厥骑兵们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不少人慌不择路,掉进了峡谷两侧的深沟里,摔得粉身碎骨。
程处默手持陌刀,率领禁军士兵从岩壁上冲下来,与西突厥骑兵展开近身肉搏。陌刀长近三米,锋利无比,一挥之下,便能将西突厥骑兵连人带马劈成两半。程处默一马当先,冲进西突厥阵营,陌刀挥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无人能挡。
巴图也率领回纥骑兵,在西突厥阵营中穿梭自如。回纥骑兵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马术精湛,他们一边骑马,一边射箭,西突厥骑兵根本无法靠近。巴图手持一把马刀,目光如炬,看到阿史那思摩试图突围,立刻策马追了上去,大声喊道:“阿史那思摩,哪里逃!”
阿史那思摩又惊又怒,回头与巴图交战。两人你来我往,马刀碰撞,火花四溅。巴图的马术与刀法都远超阿史那思摩,几个回合下来,阿史那思摩便渐落下风,身上也多了几道伤口。
就在这时,程处默也策马赶来,与巴图联手夹击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深知不敌,虚晃一招,想要策马逃跑。程处默眼疾手快,手中的陌刀一挥,正好砍中阿史那思摩的马腿。战马惨叫一声,轰然倒地,将阿史那思摩摔在地上。
巴图立刻翻身下马,将马刀架在阿史那思摩的脖子上,厉声说道:“阿史那思摩,你已无路可逃,速速投降!”
阿史那思摩看着周围倒下的士兵,又看了看架在脖子上的马刀,眼中满是绝望,最终无奈地低下了头:“我投降……”
峡谷中的战斗很快便结束了。西突厥的五千骑兵,除了少数人侥幸逃脱,其余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程处默与巴图押着阿史那思摩,来到安西都护府,向李逸与郭孝恪汇报战果。
李逸看着被押解进来的阿史那思摩,语气严肃地说:“阿史那思摩,你多次骚扰西域商路,掠夺商队,杀害百姓,罪大恶极。如今你已被俘,若想活命,就乖乖交代你在西域的其他据点,以及你与其他西突厥部落的联系!”
阿史那思摩深知自己罪孽深重,若不配合,必死无疑,只好如实交代:“我在疏勒、龟兹还有两个据点,每个据点有一千骑兵驻守,由我的两个副将统领。我与其他西突厥部落只是暂时结盟,并没有太深的联系……”
根据阿史那思摩的交代,李逸与郭孝恪、程处默、巴图商议后,决定乘胜追击,清剿疏勒与龟兹的西突厥据点,彻底消除西域商路的隐患。
三日后,程处默率领一千禁军,前往疏勒清剿西突厥据点。疏勒的西突厥据点设在一座废弃的城池内,城墙高大,易守难攻。程处默到达后,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让人在城池周围搭建营寨,切断了城池的水源与粮草供应。
据点内的西突厥副将见唐军迟迟不进攻,又断了水源与粮草,心中十分焦急,便决定率军突围。可就在他打开城门,率领士兵冲出来时,程处默早已在城门两侧设下埋伏。禁军士兵们强弩齐发,西突厥士兵纷纷中箭,副将也被程处默一刀斩杀。失去将领的西突厥士兵们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与此同时,巴图率领三千回纥骑兵,前往龟兹清剿西突厥据点。龟兹的西突厥据点设在一片森林中,树木茂密,不利于骑兵展开。巴图便让人在森林周围点燃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据点内的西突厥士兵们被浓烟呛得无法呼吸,只好冲出森林,结果正好落入巴图设下的埋伏圈,被回纥骑兵一网打尽。
经过数日的激战,西突厥在西域的主要据点被全部清剿,残余的西突厥部队狼狈逃窜,再也不敢在西域商路附近活动。西域商路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消息传到安西都护府,李逸与郭孝恪等人都松了一口气。李逸立刻让人前往西域各地,张贴告示,告知商人们西域商路已恢复安全,鼓励他们重新踏上商路。
几日后,一支由吐火罗商人穆罕默德率领的商队,率先来到安西都护府。穆罕默德的伤势早已痊愈,他此次带来了大量的西域香料、玉石与皮毛,还带来了西域各国国王的书信,希望能与大唐重新恢复贸易往来。
李逸亲自接见了穆罕默德,看到他平安归来,心中十分高兴:“穆罕默德,欢迎你回到大唐!如今西域商路已恢复安全,你可以放心地前往长安贸易了。”
穆罕默德激动地握住李逸的手,眼眶泛红:“李大人,多谢你们!若不是大唐军队清剿了西突厥,我恐怕再也无法踏上这条商路了。我这次带来了最好的安息香与于阗玉,定能让长安的百姓满意!”
随后,越来越多的商队涌入西域商路。从长安出发的商队,满载着丝绸、茶叶、瓷器与 “逸品犁”、肥皂,前往西域与中亚;从西域与中亚来的商队,则满载着香料、玉石、皮毛与珠宝,前往长安。商路上,驼铃声声,络绎不绝,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在莫贺延碛的峡谷旁,李逸与程处默、巴图并肩而立,看着一支支商队从眼前经过。程处默笑着说:“李兄,你看,这商路终于恢复繁华了!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巴图也说道:“是啊,如今西突厥已被击退,西域商路安全了,我们回纥的商人也能放心地与大唐贸易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回纥的草原上,就会有更多的‘逸品犁’,牧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李逸望着远方的商队,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想起了出发前苏瑶的叮嘱,想起了唐太宗的信任,想起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正是因为所有人的努力,西域商路才能重新恢复繁华,大唐与西域、回纥的友好往来才能继续下去。
“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快建设贸易驿站,为商队提供更好的服务。” 李逸说道,“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巩固双方的友谊,让西域商路成为一条连接大唐与西域、中亚的‘繁荣之路’。”
程处默与巴图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西域商路上,将商队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逸知道,西域商路的恢复,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 茶叶、丝绸的改革需要推进,地方税收体系需要优化,大唐的繁荣昌盛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知道,只要秉持 “民生为本” 的初心,与支持改革的大臣、百姓、盟友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大唐的改革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大唐的盛世,也定会长久延续。
几天后,李逸派人将清剿西突厥的捷报传回长安。唐太宗收到捷报后,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嘉奖李逸、程处默、巴图与郭孝恪等人,并下令加快贸易驿站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大唐与西域、回纥的贸易往来。
长安城内,逸品轩的苏瑶收到李逸的书信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立刻让人将消息告知阿福与账房老周,并下令重新整理香料区与玉石柜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西域货物。
“阿福,穆罕默德的商队很快就要到长安了,你去西市的商栈准备一下,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 苏瑶说道。
阿福兴奋地答道:“好嘞,苏姑娘!我这就去准备!咱们逸品轩终于又能有西域的香料与玉石了,这下生意肯定能更红火!”
苏瑶望着窗外的长安街道,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仿佛看到,不久之后,逸品轩的香料区重新摆满了各式西域香料,玉石柜台也陈列着精美的于阗玉与玛瑙,百姓们络绎不绝地走进店内,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商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条重新恢复繁华的西域商路,因为那些为了守护商路而努力奋斗的人们。苏瑶知道,大唐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而她,也会继续经营好逸品轩,为大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