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初临区委,暗流之下定心神
新地图,新规则
区委办公室位于山岚区政府大楼的第六层,占据着整整一层楼,走廊里铺着柔软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低调而紧张的忙碌气息。与乡镇政府的随意和喧闹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更加规范、高效,也更加的……等级分明。
陈临海拿着调令,在走廊里深吸了一口气,才轻轻敲开了区委办公室主任徐伟明的门。
徐伟明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锐利,透着一种长期在核心部门工作历练出的精明和谨慎。他热情地起身与陈临海握手:“临海同志,欢迎欢迎!周区长早就打过招呼了,说给我们送来一员干将!快请坐!”
寒暄过后,徐伟明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而正式起来,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潺潺流淌进临海的耳中。
“区委办,作为区委的中枢机构,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这里的任务繁重,要求极高,工作节奏更是快如闪电。而综合一股,作为办公室的核心股室之一,主要负责区委主要领导的文稿起草、会议组织以及调研协调等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徐伟明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强调这份工作的重量和责任。
他接着简要介绍了一下股室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重点工作,让临海对即将接手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徐伟明语重心长地对临海说:“临海啊,你年轻有为,在基层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这是你的优势所在。然而,区里的工作与乡镇有所不同,这里的许多事情都更加注重程序、规矩和政治。所以,你要多看、多学、多请示、多汇报,尽快熟悉这里的情况,融入这个集体。”
徐伟明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临海的期望和信任,同时也提醒他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陈临海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谢谢主任指点,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适应,努力做好工作。”
徐伟明亲自将陈临海带到综合一股的办公室。一股有四个科员,见到新来的股长,纷纷起身问候,态度恭敬,但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打量。他们早就听说了这位新股长的“传奇”经历——从乡镇直接调来,据说是周区长眼前的红人,而且一来就主持一股工作。
徐伟明简单介绍后便离开了。陈临海看着几位新同事,温和地笑了笑:“大家好,我叫陈临海,以后就是一起工作的战友了。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熟悉,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助。”
他的态度谦和,没有半点骄矜之气,让原本有些紧张的科员们稍稍放松了一些。
然而,陈临海很快就感受到了区级机关与乡镇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每个人似乎都很忙,走路带风,电话不断,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却显得客气而疏离。工作分工明确,流程清晰,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条条框框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需要迅速熟悉区委各位领导的风格偏好、各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以及各种公文起草的规范和要求。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挑战巨大。
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时,他更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圈子”文化。各部门的人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他作为一个新人,又是备受关注的“空降兵”,独自一人坐在角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就在这时,一个他绝不想见到的人,端着餐盘,径直走到了他对面坐下。
是张志鹏。
张志鹏穿着笔挺的衬衫,头发梳得油亮,脸上挂着那种熟悉的、带着优越感和一丝嘲讽的笑容。
“哟,这不是陈大股长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从新枣镇那穷窝窝一步跳到区委办,攀上了高枝,恭喜恭喜啊!”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附近几桌的人隐约听到。
陈临海握筷子的手紧了紧,但脸上依旧平静:“张科长说笑了,组织安排,工作需要罢了。”
“工作需要?”张志鹏嗤笑一声,压低声音,“是啊,周区长可是真‘需要’你。就是不知道,这区委办的水深,你刚从乡镇过来,能不能适应得了?别到时候工作没干好,反而给领导添了麻烦。”
赤裸裸的挑衅和威胁。
陈临海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直视着张志鹏:“谢谢张科长提醒。水深水浅,总要下了水才知道。至于工作,我会用成绩说话,不劳费心。”
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张志鹏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冷哼一声:“哼,那就走着瞧。”说完,悻悻地端起餐盘走了。
这场短暂的交锋,像一根刺,提醒着陈临海,区里并非净土,之前的恩怨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距离的拉近而变得更加直接和尖锐。
下午,陈临海埋首于一堆往年的文件和简报中,努力学习和适应。快下班时,办公室主任徐伟明突然把他叫去,递给他一份材料。
“临海,这是下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方案初稿,你拿去看看。重点是王书记的总结讲话稿,这是你来的第一个大材料,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拿出水平来!下周三之前把初稿给我。”徐伟明语气严肃。
陈临海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对他的第一次真正考验!区委书记的讲话稿,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要求极高,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好的主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抱着厚厚的参考资料和方案初稿回到座位,陈临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是一篇稿子,更是一块敲门砖,关系到他在区委办的立足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所有杂念,打开电脑,准备开始战斗。
窗外,华灯初上,区政府大楼许多窗户依然亮着灯。
陈临海知道,他的新区生涯,就在这伏案疾书中,正式拉开了序幕。脚下的路,每一步都需谨小慎微,却又必须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