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李宁国的办公室内,气氛压抑。
赵志宏站在办公桌前,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将一份情况汇报放在桌上:“李书记,这是关于宋省长那边,针对青峰事件准备出台新规的情况,还有……还有那个陈临海起草的报告摘要。”
李宁国没有立刻去看报告,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着窗外,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志宏,你跟这个陈临海,接触也不少了。你觉得,他怎么样?”李宁国突然开口,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赵志宏心里一紧,斟酌着用词:“书记,这个人……确实有点能力,胆子大,手段也……也比较灵活。就是……就是太不按常理出牌,锋芒太露,不懂得收敛。这次在青峰,更是闹得满城风雨,连马天成都栽了。”
他话语里,充满了对陈临海行事风格的鄙夷和对其“破坏规矩”的不满。
李宁国轻笑一声,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嘲讽:“锋芒露?不按常理出牌?那是因为他背后有宋敬坤给他撑腰,他心里有底气。你以为他凭的只是一腔孤勇?你看看他写的这份报告,”他指了指桌上那份摘要,“条分缕析,直指要害,建议更是老辣。这不是一个只会蛮干的人能写出来的。他这是在借势立威,也是在积攒他自己的政治资本。”
赵志宏心里更不是滋味,忍不住道:“书记,难道就任由他这么……这么嚣张下去?这次青峰的事,我们可是……”
“我们怎么了?”李宁国打断他,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扫了赵志宏一眼,“马天成是自己不干净,咎由自取。我们的人,手脚要干净,屁股要坐得正!否则,谁也保不住!”
赵志宏吓得一哆嗦,连忙称是。
李宁国语气放缓,但带着一丝冷意:“对付陈临海,乃至他背后的宋敬坤,不能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要从大局着眼,从规则入手。他不是能折腾吗?不是想做事吗?那就给他找点‘正事’做嘛。省政府那边,千头万绪,总有适合他的‘硬骨头’。”
赵志宏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书记,您的意思是……”
“做好你分内的事,多观察,少动作。”李宁国挥了挥手,不愿再多说,“下去吧。”
赵志宏躬身退了出去,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给陈临海找几块“又硬又臭”的硬骨头了。
李宁国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告摘要上,眼神复杂。他不得不承认,宋敬坤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苗子。这个陈临海,如果打磨得好,未来不可限量。但越是如此,就越不能让他成长得太顺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李宁国低声念诵着这横渠四句,嘴角泛起一丝莫测的笑意,“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啊。陈临海,但愿你真能一直保持这份锐气和初心。”
省政府大院的风,因为青峰事件和陈临海的这份报告,似乎吹得更加微妙了。而处于风暴眼之一的陈临海,却似乎毫无所觉,或者说,他并不在意。
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宋敬坤交给他的另一项任务,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将秦劲松这样的人才,真正吸纳到可以发挥其作用的平台上来。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唯有汇聚更多志同道合者,才能做成更大的事业。
他的“慧眼”,不仅在青峰发现了问题,更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也为宋敬坤省长,搜寻和积累着未来可用的“英才”。
起草报告的紧张阶段过去,陈临海的生活暂时恢复了一种规律的忙碌。白天处理文电、协调行程、随同调研,晚上则抓紧时间阅读、思考,不断提升自己。青峰市的风波在表面上逐渐平息,但其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涟漪,在他的人际网络中悄然扩散。
这天下午,他接到了母亲陈菲儿的电话。
“临海,晚上回家吃饭吧?你外公念叨你好几次了。”母亲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温柔,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显然,青峰发生的事情,她不可能不知道。
陈临海心中一暖,立刻应允:“好的,妈。我下班就回去。”
下班后,陈临海驱车回到位于省委家属院的家中。这是一处环境清幽的小院,比不上某些豪华住宅,但格局端正,透着一种沉稳的气度。
开门的是母亲陈菲儿。她年纪不到五十,保养得宜,穿着合身的职业套装,短发一丝不苟,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采,如今更添了几分领导干部的干练和沉稳。看到儿子,她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上下打量了一下:“瘦了点,但也更精神了。青峰那边,没吃亏吧?”
“妈,我没事,都好。”陈临海笑了笑,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外公呢?”
“在书房练字呢,说是要静静心。”
陈临海放下东西,轻轻走到书房门口。门虚掩着,他看到外公陈志远正站在宽大的书案前,悬腕挥毫。老人身板挺直,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穿着中式对襟褂子,浑身透着一股历经沧桑沉淀下来的儒雅和威严。
他没有打扰,静静地看着。外公写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一股凛然正气和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最后一笔落下,陈志远缓缓放下笔,长舒一口气,这才仿佛察觉到门外的动静,转过头,看到陈临海,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回来了?进来吧。”
“外公。”陈临海走进书房,闻到淡淡的墨香和檀香混合的味道,让他感到莫名的安心。
“青峰的事,我都听说了。”陈志远没有绕弯子,示意陈临海坐下,自己也在旁边的太师椅上落座,“处理得不错。有胆色,有谋略,最后那份报告,更是点睛之笔。敬坤省长把你打磨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