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再无人怀疑。土豆,以其无可辩驳的产量和朴实诱人的美味,彻底征服了在场所有人的心。这场上林苑的丰收宴,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农业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和味觉启蒙,为大秦即将到来的粮食革命,铺平了道路。顾念一站在嬴政身侧,看着眼前众人满足而振奋的神情,知道她的“土豆推广计划”,已经迈出了最关键、最完美的一步。
夕阳将天际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上林苑的喧闹渐渐平息。大多数大臣心满意足地捧着分到的、用细麻布小心包裹的几只土豆,登上各自的马车,迫不及待地要回府与家人分享这前所未见的“祥瑞”美味,以及今日所见的震撼景象。剩余的土豆则在农官指挥下,被仔细地分类、剔除破损后,妥善存入附近新建的、干燥通风的仓廪之中,这些都是未来推广的宝贵种子和战略储备。
嬴政并未立即起驾回宫,他站在田埂上,玄色衣袍被晚风轻轻拂动,目光深远地望着那片刚刚收获完毕、略显狼藉却孕育了无限希望的土地。左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劫、治粟内史,以及被特意留在身边的扶苏,还有功臣顾念一,静静地侍立在一旁,等待着陛下的下一步指示。
“走吧,”嬴政收回目光,语气沉稳,“回宫议事。扶苏,你也来。”他特意点了长子的名,目光在扶苏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扶苏恭敬应诺,心中因今日所见所闻而激荡不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为邦本”的含义。
一行人返回咸阳宫,直接来到了议事偏殿。宫人迅速点亮灯烛,驱散了傍晚的昏暗。
嬴政端坐于上首,开门见山:“土豆丰产,已毋庸置疑。当下紧要之事,是如何将其利推广于天下,惠及我大秦万千黎庶。顾卿,你于此事最有见地,先说说你的想法。”
顾念一早已打好腹稿,闻言上前一步,条理清晰地陈述:“陛下,诸位大人,长公子。土豆虽高产,但推广需循序渐进,首要在于保种与适时种植。”
她伸出两根手指:“第一,留种。今日收获之土豆,需挑选个头匀称、无病虫害、芽眼饱满者,单独存放,精心保管,作为秋季种植的种薯。切不可因味美而尽数食用,需定下规矩,留存足够种源。”
“第二,时机与范围。”她继续道,“土豆喜凉,关中之地,春秋两季皆可种植。如今已是初夏,错过了春播,正可全力准备秋播。臣建议,可先集中力量,在咸阳周边二三郡内,遴选经验丰富的农官和农户,由少府及治粟内史派专人,依据臣之前提供的种植之法进行教导,建立首批推广基地。待秋收再次验证高产,积累足够经验与种薯后,明年再图逐步扩大至全国。”
治粟内史连连点头:“顾大人思虑周详!先试点,后推广,确是稳妥之法。臣即刻便可着手遴选农官与适宜郡县。”
李斯也捻须道:“立法以保障种薯留存,严惩私食良种者,此事需纳入律令。”
扶苏听得十分专注,忍不住问道:“顾大人,此种薯保存,可有特别要注意之处?秋播具体应在何时?”
顾念一耐心解答:“回长公子,种薯需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避免冻害和潮湿霉变。至于秋播时机,”她估算了一下秦历与现代公历的差异,“大致在七月末至八月初下种为宜,需避开酷暑,保证生长后期有足够的冷凉气候。”
嬴政静静听着众人的讨论,目光主要落在顾念一身上,见她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考虑周全,眼中赞赏之意更浓。这种赏识,并非男女之情,而更像是长辈看到极具潜力的晚辈迅速成长、能为国分忧的欣慰。他偶尔也会看向扶苏,见儿子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心中亦感满意。
待众人意见发表得差不多了,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决断的力量:“善。便依此策行事。治粟内史,由你总责,联合少府,即刻遴选农官、划定试点郡县,务必在秋播之前,将种植之法传授到位。李斯,配套律令由你丞相府拟定,确保种薯留存,推广有序。冯劫,御史台需监察此事,防止胥吏借此扰民、贪墨。”
最后,他看向顾念一,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顾卿,此事你全程参与协助,种植之法若有未尽之处,由你补充指导。所需一应支持,可直接奏报于朕。”
“臣遵旨!”顾念一、李斯、治粟内史、冯劫齐声应道。扶苏也躬身表示会用心学习关注此事。
议事完毕,殿外已是星斗初现。一番劳心劳力的讨论后,众人都略显疲惫。嬴政摆了摆手:“今日便到此,诸位爱卿都辛苦了,早些回府歇息吧。”
李斯等人行礼告退。扶苏也向嬴政行礼,又对顾念一微微颔首,这才转身离去。
顾念一行礼后正要离开,嬴政却叫住了她,语气比方才议政时更随意了些:“顾卿,今日你也劳累整日,回去好生歇息。推广之事不急在一时,身体要紧。”这话语里,带着明显的关怀之意。
顾念一心中微暖,恭敬回道:“谢陛下关怀,臣晓得了。陛下也请保重龙体。”
退出偏殿,夜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顾念一深吸一口气,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土豆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玉米,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她抬头望了望咸阳宫上空璀璨的星河,脚步坚定地向宫外走去。她的异世打工生涯,正沿着一条充满希望的轨道,稳步前行。而殿内的嬴政,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神情,这才起身,准备摆驾回寝宫休息。偌大的咸阳宫,渐渐沉寂下来,唯有关于土豆丰收和未来蓝图的讨论余温,还在某些人的心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