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姑娘,这样品会战,你可得公平公正啊!”
军械司的大堂里,十几家供货商围成一圈,每家面前摆着自己的样品。铁器、布料、粮食、药材,琳琅满目。
苏锦站在中央,手里拿着一叠编号牌:“各位放心,今日的盲评,绝对公正。”
“盲评?”沈放冷笑,“谁知道你们暗地里做了什么手脚?”
“就是!”一个商户附和,“万一你们早就内定了,这盲评不过是做戏!”
苏锦不慌不忙:“既然大家担心,那就请第三方见证。陆伯,您来主持如何?”
陆在行捋着胡须:“老夫倒是愿意,只是这盲评怎么个评法?”
“简单。”苏锦指着桌上的样品,“所有样品先编号,评委不知道哪个是哪家的。然后按照质量、价格、交期三个维度打分。”
“谁来当评委?”
“刘德二。”苏锦一指角落里的胖子,“他对各种物料最熟悉。”
刘德二正啃着烧饼,听到叫自己,差点噎着:“我?我行吗?”
“你行的。”苏锦笑眯眯地拿出一个黑布袋,“来,戴上这个。”
“这是什么?”刘德二瞪大眼睛。
“盲评专用头套。”苏锦认真地说,“保证你看不见任何标识,只能凭手感、味道、质地来判断。”
众人哄堂大笑。刘德二苦着脸:“苏姑娘,你这是要我当瞎子啊?”
“放心,我会在旁边指导你。”苏锦把黑布袋套在刘德二头上,“来,先试试这个铁器。”
刘德二伸手摸索,一脸严肃:“嗯,这铁质不错,分量足,应该是好铁。”
“别光摸,还要听声音。”苏锦提醒。
刘德二拿起铁器敲了敲,闭着眼睛(虽然本来就看不见)做出一副专业的样子:“这声音清脆,铁质纯净。我给8分。”
“哎呀,刘师傅这是开了天眼啊!”有商户调侃。
“什么天眼,这是灵魂舌尖!”刘德二得意地说,然后意识到说错了,“不对,是灵魂手感!”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苏锦继续指导:“来,试试这个布料。”
刘德二摸了摸布料,皱起眉头:“这布有点粗糙,不过很结实。”然后他突然凑近闻了闻:“咦,还有股淡淡的香味?”
“那是我家的布料!”一个商户忍不住说道,“用的是特制的香料浸泡!”
“闭嘴!”陆在行瞪了他一眼,“盲评期间不许透露身份!”
刘德二继续他的“表演”,摸到粮食时,居然真的尝了一口:“这米粒饱满,口感不错,就是有点硬。”
“那是因为是生米!”苏锦哭笑不得。
“哦,那我再试试。”刘德二又拿起一把米,放在手心里颠了颠,“这个重量合适,应该是好米。”
就这样,刘德二戴着黑布袋,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认认真真地评判着每一样物品。虽然过程搞笑,但他的判断却出人意料地准确。
“好了,评判结束。”苏锦拿掉刘德二的头套,“现在公布结果。”
她拿出一张表格:“铁器类,第一名是3号样品,第二名是7号样品...”
“等等!”沈放打断,“这编号对应的是哪家?”
苏锦笑了:“现在揭晓。3号样品,是王铁匠的。7号样品,是李铁铺的。”
王铁匠激动得跳起来:“我得第一了?真的?”
“恭喜王师傅。”苏锦继续公布,“布料类第一名是5号样品,张布庄的。粮食类第一名是9号样品,赵粮行的。”
沈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他家的样品都排在后面。
“这不可能!”沈放指着刘德二,“他肯定提前知道哪个是哪家的!”
“沈老板,你这话就不对了。”陆在行摇头,“刚才大家都看着,刘德二从头到尾都戴着头套,怎么可能知道?”
“而且,”苏锦补充,“编号是我随机分配的,连我自己都是现场才对应的。不信你们看。”
她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编号对应表,墨迹还没干。
“这...”沈放无话可说。
“各位,这就是我们的盲评流程。”苏锦向众人解释,“样品编码,评委蒙眼,第三方见证,现场公布。保证公平公正。”
“那以后的采购都这样评?”有商户问。
“大宗采购会这样。”苏锦点头,“而且我们还会邀请更多的评委,不只是刘德二一个人。”
“我觉得这办法好!”王铁匠第一个支持,“凭本事说话,谁也别想走后门!”
“对!就应该这样!”其他得奖的商户也纷纷附和。
沈放看着众人的反应,知道大势已去,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苏姑娘,这盲评确实公正。”陆在行赞许地点头,“不过刘德二这小子,演技倒是不错。”
刘德二挠挠头:“什么演技?我是真的在认真评判啊!”
“你刚才说'灵魂舌尖'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苏锦忍不住调侃。
“那是我紧张说错了!”刘德二脸红,“应该是'灵魂手感'!”
“行了行了,不管是什么灵魂,你今天表现得很好。”苏锦拍拍他的肩膀,“以后盲评就靠你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要个'首席评委'的头衔?”刘德二眼睛一亮。
“可以考虑。”苏锦笑道,“不过得先练练你的'灵魂舌尖'。”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