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过后的第五天,苏锦在账房里仔细研究着火场勘查的结果。
“陆伯,你过来看看这个。”苏锦指着桌上的一张图纸。
陆在行走过来,看到图纸上画着火场的平面图,上面标注着各种痕迹和线索。
“这是什么?”陆在行问。
“火场分析图。”苏锦说,“你看这里,起火点的油渍分布很有规律,明显是人为泼洒的。”
“这个我们之前就知道了。”
“但是你看这里。”苏锦指着图上的一个位置,“这个角落的油渍最多,而且烧得最旺。”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是,这个角落平时很少有人去,除非是很熟悉仓库布局的人。”苏锦分析着,“而且,这里正好是存放重要凭证的地方。”
陆在行皱眉:“你的意思是,放火的人很熟悉我们的仓库?”
“不仅熟悉,而且知道哪些东西最重要。”苏锦说,“这绝不是外人能做到的。”
“那会是谁?”
苏锦拿出另一张纸:“我查了最近三个月进出仓库的人员记录,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情?”
“库吏张砚的侄子张小三,最近经常来仓库帮忙。”苏锦说,“而且,他还和胡致远商会的人有来往。”
陆在行脸色一变:“张小三?我记得他,确实经常来帮忙搬货。”
“对,而且他对仓库的布局很熟悉。”苏锦继续分析,“更重要的是,火灾当天晚上,他也在仓库附近出现过。”
“有证据吗?”
“有。”苏锦拿出一份证人证词,“守夜的小厮看到他在仓库附近转悠,当时还以为他是来加班的。”
陆在行看了看证词,脸色越来越难看。
“还有更重要的发现。”苏锦又拿出一张银票,“这是从张小三身上搜出来的,面额五十两。”
“五十两?”陆在行吃惊,“他一个帮工,哪来这么多钱?”
“这就是问题所在。”苏锦说,“而且这张银票的来源很可疑。”
“怎么可疑?”
“银票上有胡致远商会的印记。”苏锦指着银票上的一个小印章,“这说明钱是从胡致远那里来的。”
陆在行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张小三是胡致远买通的内应?”
“很有可能。”苏锦点头,“而且我怀疑,张砚也有问题。”
“张砚?”陆在行更加震惊,“他在府里工作十几年了,一直很老实啊。”
“老实不代表没有弱点。”苏锦说,“我查了他的家庭情况,发现他的儿子前段时间生病,花了不少钱。”
“这...”
“而且,张砚最近的行为也有些异常。”苏锦继续说,“比如,他经常主动加班,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文件需要整理的时候。”
陆在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想怎么办?”
“我们需要进行突击审计。”苏锦说,“不仅要查张砚,还要查所有有权接触重要文件的人。”
“突击审计?”
“对,就是不提前通知,直接检查账目和文件。”苏锦解释,“这样可以发现一些平时隐藏的问题。”
“但是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无辜的人?”陆在行担心。
“所以我们要建立回避制度。”苏锦说,“比如,有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有利益关系的人不能参与相关决策。”
“回避制度?”
“就是避免利益冲突。”苏锦解释,“比如张砚和张小三是叔侄关系,那么张小三就不应该在张砚管理的仓库工作。”
“这个想法不错。”陆在行点头,“但是实施起来可能有困难。”
“为什么?”
“因为府里很多人都有亲戚关系。”陆在行苦笑,“如果都要回避,可能没几个人能用了。”
苏锦想了想:“那我们可以分级管理。核心岗位严格回避,一般岗位可以适当放宽。”
“什么是核心岗位?”
“比如库房管理、账目管理、采购决策等等。”苏锦列举着,“这些岗位涉及到重要资源,必须严格回避。”
“那一般岗位呢?”
“比如打扫卫生、传递文件等等,这些岗位影响相对较小,可以适当放宽。”
陆在行点头:“这样比较合理。”
“还有,我们要建立同业回避制度。”苏锦继续说,“比如,有家人在商会工作的,不能参与采购决策。”
“同业回避?”
“对,避免内外勾结。”苏锦解释,“比如张小三和胡致远商会有关系,那么张砚就不应该参与和胡致远相关的采购。”
“这个更复杂了。”陆在行皱眉,“怎么知道谁和哪个商会有关系?”
“所以我们要建立申报制度。”苏锦说,“所有员工都要申报自己和家人的对外关系。”
“申报制度?”
“就是如实报告自己的情况。”苏锦解释,“比如家人在哪里工作,有什么生意往来等等。”
“那如果有人不如实申报怎么办?”
“那就是违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苏锦说,“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核实。”
正说着,张砚敲门进来。
“苏姑娘,陆伯,你们找我?”张砚小心翼翼地问。
苏锦和陆在行对视一眼,然后苏锦说:“张管事,请坐。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
“什么情况?”张砚坐下,显得有些紧张。
“关于火灾的事情。”苏锦直接说,“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
张砚脸色微变:“什么线索?”
“你的侄子张小三,最近经常来仓库帮忙?”苏锦问。
“是的,他没有固定工作,我就让他来帮忙搬货。”张砚回答。
“那你知道他和胡致远商会有来往吗?”
张砚愣了一下:“这个...我不太清楚。”
苏锦拿出那张银票:“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你认识吗?”
张砚看到银票,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张管事,我希望你能如实说明情况。”苏锦语气严肃,“这关系到府里的安全。”
张砚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苏姑娘,我...我确实有些事情没有说。”
“什么事情?”
“我儿子生病,需要很多钱治疗。”张砚低着头说,“胡致远的人找到我,说可以帮忙,但是要我提供一些信息。”
“什么信息?”
“仓库的布局,还有一些重要文件的存放位置。”张砚越说声音越小,“我当时想着只是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应该没什么问题。”
“然后呢?”苏锦继续问。
“然后他们给了我一些钱,说是预付款。”张砚说,“但是我真的没想到他们会放火。”
陆在行脸色铁青:“张砚,你糊涂啊!”
“陆伯,我知道错了。”张砚跪了下来,“我真的没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
苏锦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砚,心情复杂。一方面,她理解张砚的难处,为了儿子的病情,做父亲的确实会不择手段。但另一方面,这种行为确实给府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张管事,你起来吧。”苏锦说,“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
张砚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苏姑娘,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你的责任当然要承担。”苏锦说,“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你配合调查,把所有的情况都说清楚。”
“我一定配合。”张砚连忙点头。
“首先,你要把和胡致远商会的所有接触都详细说明。”苏锦说,“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等。”
“好的。”
“其次,你要协助我们调查张小三的情况。”苏锦继续说,“他还有没有其他同伙,还做了什么事情。”
“我明白。”
“最后,你要配合我们建立新的管理制度。”苏锦说,“包括回避制度、申报制度等等。”
张砚点头:“我一定配合。”
陆在行在一旁看着,心情五味杂陈。他想起苏锦之前说的话,拿出一张纸递给苏锦。
“苏姑娘,这是你要的'人情账单'。”陆在行苦笑着说,“我把府里所有的人情关系都整理出来了。”
苏锦接过纸张,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关系:谁和谁是亲戚,谁和哪个商会有往来,谁欠了谁的人情等等。
“陆伯,你这个账单做得很详细。”苏锦赞许地说,“这对我们建立回避制度很有帮助。”
“我以前觉得人情是好事,可以让大家互相帮助。”陆在行感慨,“但是现在看来,人情也可能成为漏洞。”
“人情本身没有错。”苏锦说,“错的是没有合适的制度来管理人情。”
“怎么管理?”
“就是要让人情透明化、制度化。”苏锦解释,“比如,所有的人情关系都要申报,所有的人情往来都要记录。”
“这样不会太复杂吗?”
“复杂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公平公正。”苏锦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情变成腐败的温床。”
陆在行点头:“你说得对。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建立这些制度?”
“对,从现在开始。”苏锦说,“而且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从我们自己做起?”
“对,我们也要申报自己的关系,也要接受监督。”苏锦认真地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陆在行看着苏锦,心中既佩服又感动。这个小姑娘不仅有智慧,更有品格。她不是为了权力而建立制度,而是为了公正而建立制度。
“好,我支持你。”陆在行坚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按新制度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