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指挥部成立的第三天,问题开始显现。
一大早,苏锦刚到财务组的临时办公点,就听到外面传来争吵声。
“凭什么王家能分到三斗米,我家只有两斗?我家人口比他家还多呢!”
“就是,还有李家,明明房子没塌,却说是重灾户,分的粮食比我们还多!”
“这救济分配不公平,我们要找指挥部说理去!”
苏锦皱眉,快步走出去查看情况。只见十几个灾民围在安置组的帐篷前,情绪激动地质疑救济分配。
安置组的胡主事满头大汗,不停地解释:“诸位乡亲,分配都是按照受灾程度和家庭情况来的,绝对公平公正。”
“公平个屁!”一个中年汉子红着脸喊道,“你们在帐篷里商量,我们在外面干等,谁知道你们怎么分的?”
“对啊,连个章程都没有,全凭你们几个人说了算!”
苏锦走上前去:“各位乡亲,我是财务组的苏锦,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说。”
那个中年汉子一看是个小姑娘,更加不满:“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我们要见萧将军!”
“萧将军正在处理其他事务,”苏锦耐心地说,“不过关于救济分配的问题,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当天下午,苏锦召集各组组长开会。
“救济分配被质疑,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透明,”她开门见山地说,“我建议建立公示制度,让所有分配都在阳光下进行。”
胡主事有些为难:“可是这样一来,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透明是公正的前提,”苏锦坚持道,“而且公示也有技巧,不一定要增加太多工作量。”
她拿出一张设计图:“我设计了一个公示板,大家看看。”
众人凑过来一看,都愣住了。这个公示板竟然做成了一个巨大算盘的形状!
“苏姑娘,这个造型......”沈放忍不住笑了,“有点特别啊。”
苏锦认真地解释:“算盘代表公正计算,而且这个造型醒目,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公示板。”
萧廷也忍俊不禁:“确实够醒目的,估计十里八村都没见过这样的公示板。”
“最重要的是实用,”苏锦指着设计图说,“算盘珠子的位置可以挂牌子,写上各种信息。上面一排写受灾户姓名,下面几排分别写受灾等级、家庭人口、分配物资、分配依据。”
医疗组的孙大夫点头:“这样一目了然,确实不错。”
“而且算盘珠子可以移动,信息更新也方便,”苏锦继续说,“每次分配完毕,就把新信息挂上去,旧信息收起来存档。”
胡主事担心地问:“万一有人故意捣乱,把牌子弄乱怎么办?”
苏锦早有考虑:“公示板设在指挥部门口,有人值守。而且我们可以制定规则,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但不得随意移动牌子。”
第二天,巨大的算盘形公示板就竖立在了指挥部门口。
苏锦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公示仪式。她站在公示板前,对着围观的灾民们说道:
“各位乡亲,从今天开始,所有救济分配都会在这里公示。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出来。”
她指着公示板上的内容:“首先是受灾名册,我们把所有受灾户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房屋全毁,家人伤亡,无生产资料;
二等:房屋半毁,家人轻伤,生产资料受损;
三等:房屋受损,家人无恙,生产资料基本完好。”
“分配标准也很明确:
一等户:每人每日米一升,外加菜金十文,住宿免费;
二等户:每人每日米八合,外加菜金八文,住宿减半;
三等户:每人每日米六合,外加菜金六文,住宿自理。”
一个老汉举手问:“这个等级怎么定的?”
苏锦耐心解释:“每户都有评估记录,包括房屋损毁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评估由三人小组进行,包括一名官员、一名乡绅、一名灾民代表。”
“评估结果也会公示,”她指着算盘下方的一排珠子,“这里挂的就是评估依据。大家可以随时查看。”
另一个妇女问:“如果我们觉得评估不对,怎么办?”
“设立异议窗口,”苏锦指着公示板旁边的一个小箱子,“大家可以写异议书投进去,也可以口头向值班人员反映。”
“异议处理有时限:
一般异议:三日内答复;
重大异议:七日内答复;
涉及评估等级的异议:需要重新评估,十日内答复。”
萧廷在旁边补充:“异议处理结果也会公示,确保公开透明。”
苏锦继续介绍公示制度的具体安排:
“公示周期分为三种:
日公示:每日分配的物资数量和去向;
周公示:每周救济总量和资金使用情况;
月公示:每月救济效果和政策调整。”
“日公示在每天申时进行,周公示在每周日进行,月公示在每月初一进行。”
她指着算盘上不同颜色的珠子:“红色珠子代表日公示,黄色珠子代表周公示,蓝色珠子代表月公示。大家一看颜色就知道是什么内容。”
胡主事问:“这样会不会太复杂?”
“不复杂,”苏锦摇头,“关键是要让大家养成习惯。而且我们还会培训一批公示员,专门负责解释说明。”
她指着几个年轻的灾民:“这几位都是识字的,我们可以请他们帮忙。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提高了公示效果。”
整个公示过程中,苏锦表现得既专业又亲和。她时而指着公示板详细解释,时而弯腰倾听灾民的疑问,时而在纸上快速记录要点。
当有人质疑时,她不急不躁,总是先认真听完对方的话,然后有针对性地回应。当有人表示理解时,她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但很快又投入到下一个问题的解答中。
萧廷在旁边看着,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小丫头不仅有管理才能,更难得的是有一颗公正的心。她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取信于民”。
“苏锦,”他低声问道,“你觉得这个公示制度能解决问题吗?”
苏锦认真地点头:“透明是信任的基础。只要我们做到了公开透明,就不怕别人质疑。”
她看着正在仔细查看公示内容的灾民们,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而且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约束。知道要公示,我们就会更加谨慎,更加公正。”
萧廷深以为然。这丫头不仅聪明,更重要的是有原则,有底线。
公示制度实施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第一份异议书。
一个叫张三的灾民认为自己被评为三等户不合理,要求重新评估。
苏锦亲自处理这个案例。她先查看了张三的评估记录,然后实地查看了他家的受灾情况,最后召集评估小组重新讨论。
经过仔细核查,发现张三家确实有一间厢房被遗漏了,受损程度比记录的要严重。评估小组决定将其调整为二等户。
苏锦当即在公示板上更新了信息,并向张三道歉:“是我们工作不够细致,给您造成了损失,我们会补发差额物资。”
张三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苏姑娘,您这样做事,我们服气!”
围观的其他灾民也纷纷点头称赞。有人说:“这样的公示才叫公示,这样的官员才叫好官员!”
萧廷在旁边看着,心中对苏锦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这丫头不仅有能力,更有担当。敢于承认错误,敢于纠正错误,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