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在线旅游平台(otA)的合作意向,如同一剂强心针,也让联盟上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临战状态。机遇的巨大与挑战的严峻,让每个人都清楚,这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硬仗。“砥砺前行”,在磨炼中提升,在压力下成长,成为这段时期最真实的写照。
备战工作从一场“全流程压力测试”开始。联盟模拟otA高端团的接待标准,组织了一次内部体验活动,由成员家属和村民扮演“挑剔的游客”,对从接站、导览、餐饮、住宿到购物离店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挑刺”。
测试结果暴露了不少问题:接站车辆标识不够醒目;药田观光路线在午后暴晒,缺乏休息点;体验工坊的洗手设施不足;民宿房间的隔音效果有待改进;甚至在线客服的响应速度在咨询高峰时也出现延迟……一个个细节问题被记录下来,有些甚至显得吹毛求疵,但所有人都明白,对于见多识广的高端客群,细节决定成败。
“问题不怕多,就怕发现不了!”林晚在复盘会上鼓励大家,“现在‘出血’,是为了正式接待时不‘流血’!”
针对问题清单,联盟成立了专项整改小组。周支书负责协调交通和标识更新;巧婶带队优化体验流程,增设休息区和便民设施;赵大姐督促民宿进行隔音改造;水生则扩容了客服坐席,并制定了标准应答手册和应急预案。张维和福伯则对讲解词进行了再次打磨,增加了更多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整改过程琐碎而具体,但联盟成员们毫无怨言,齐心协力,将标准一点点拔高。
与此同时,“绿色有机认证”的现场审核也如期而至。认证机构的专家团队入驻联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严格审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壤和水源;检查加工作坊的卫生状况和操作记录;随机访谈社员,核实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甚至追溯了一批产品从种子到成品的完整档案。气氛紧张得如同大考。
审核过程中,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也指出了不少需要改进的细节。比如,部分农事记录不够规范,加工车间的防虫措施有待加强,溯源信息的颗粒度可以更细。联盟相关人员全程陪同,认真记录,虚心请教。福伯凭借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对药材生长习性的解答令专家频频点头;张维用科学数据支撑的管理体系,也获得了认可。最终,审核组给出了“基本符合要求,需对部分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后推荐通过”的结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阶段性胜利!
双线作战的压力,也让林晚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天晚上,她找到张维和福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们现在跑得很快,认证、otA、服务升级……这些都是好事。但我有点担心,大家会不会因为太忙,渐渐忘了我们最初是为了什么?会不会为了迎合标准、追求效率,丢了那份对待土地和药材的‘匠心’和‘敬畏心’?”
张维沉思片刻,答道:“标准和匠心并不矛盾。科学的标准,是为了让匠心更可复制、更可持续。关键是要让每个人理解,我们做这一切的底层逻辑——不是为了通过认证,而是为了对得起这份土地和信任我们的消费者。”
福伯点点头,磕了磕烟袋锅:“晚丫头担心的在理。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咱们得常提醒大家,别忘了本。地是根,药是魂,诚信是命。”
这次谈话后,林晚在联盟内部发起了一场“不忘初心”的讨论活动。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组织大家重温创业初期的老照片,分享与土地、与药材的故事,再次明确“桃源印记”的核心价值观——品质、诚信、匠心、共享。
砥砺前行,不仅磨炼了联盟的“筋骨皮”——更扎实的流程、更高的标准、更强的执行力;更锤炼了联盟的“精气神”——对初心的坚守、对价值的认同、对未来的共同信念。当otA的首发团预约日期日益临近,联盟成员们心中少了几分慌乱,多了几分沉稳和自信。他们知道,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而他们,正在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