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时分,天色微亮,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八路军的反击战如期打响,一营和二营分别朝着东边的山田小队和西边的渡边小队发起了猛烈进攻。枪声、爆炸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铮带领机动支援队,跟在一营身后,来到了东边的日军阵地附近。他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透过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防御部署——日军依托地形,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几挺机枪架在工事上,疯狂地扫射着,挡住了一营的进攻路线。
“团长,日军的火力太猛了,咱们的战士冲不上去!”一营营长王虎跑到张大山身边,焦急地说。
张大山眉头紧锁,看着前方不断倒下的战士,心里很是着急。他转头对李铮说:“李铮,咱们的迫击炮呢?快让迫击炮班上来,压制住鬼子的机枪火力!”
“放心吧团长!迫击炮班早就准备好了!”李铮立刻喊道,“王浩!带迫击炮班上来!”
不远处,王浩听到命令,立刻带领迫击炮班的战士们,推着三门轻量化迫击炮,快速跑到前线。他们找了一处隐蔽的低洼地,迅速架设迫击炮。
“快!架设炮架!”王浩大喊道。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按照吴博文教的方法,快速展开折叠炮架,校准炮口角度。轻量化迫击炮果然轻便,原本需要两个人抬的炮架,现在一个人就能轻松操作,架设时间也比原来缩短了一半。
“目标:日军工事左侧机枪阵地!距离八百米!”李铮拿着望远镜,报出目标位置和距离。
王浩立刻调整炮架角度,又拿起一枚炮弹,仔细检查了一遍引信,然后装填进炮膛:“准备完毕!请求发射!”
“发射!”李铮大喊一声。
“轰!”炮弹呼啸而出,带着尖锐的破空声,朝着日军的机枪阵地飞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炮弹的落点。
“砰!”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机枪阵地旁边,炸起一片尘土和碎石。虽然没有直接命中,但巨大的爆炸冲击波还是让日军的机枪手暂时停火,躲到了工事后面。
“好样的!”李铮兴奋地喊道,“继续发射!瞄准鬼子的机枪阵地!”
王浩立刻装填第二枚炮弹,调整了一下炮架角度,再次发射。这一次,炮弹正好命中日军的机枪阵地,机枪瞬间被炸毁,几名日军机枪手当场丧命。
“漂亮!”战士们欢呼起来。一营营长王虎见状,立刻大喊道:“同志们,冲啊!”
战士们士气大振,纷纷从隐蔽处冲出,朝着日军阵地发起冲锋。日军失去了机枪火力的掩护,顿时乱作一团,只能被动挨打。
可就在这时,日军的几辆装甲车突然从阵地后方冲了出来,朝着八路军战士们疯狂扫射。装甲车的装甲很厚,步枪和机枪根本打不穿,战士们的冲锋再次被压制住。
“不好!鬼子的装甲车!”王虎脸色一变,立刻下令战士们撤退到安全区域。
张大山看着冲出来的装甲车,眉头再次紧锁:“这些装甲车是个麻烦,要是不把它们摧毁,咱们很难突破鬼子的阵地!”
李铮看着日军的装甲车,眼睛一转,立刻对王浩说:“王浩!把迫击炮瞄准鬼子的装甲车!虽然咱们的迫击炮炸不穿它们的厚装甲,但可以炸坏它们的履带和发动机!”
王浩点点头,立刻调整迫击炮的瞄准方向。日军的装甲车正在快速移动,瞄准起来难度很大,但王浩没有慌乱,他紧紧盯着装甲车的动向,右手调整着炮架角度,左手拿着炮弹,随时准备装填。
“就是现在!”李铮大喊一声。
王浩立刻装填炮弹,按下发射按钮。炮弹呼啸而出,朝着一辆正在移动的装甲车飞去。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心里默默祈祷炮弹能命中目标。
“砰!”炮弹正好命中装甲车的履带。履带瞬间被炸毁,装甲车失去动力,停在原地一动不动。
“太好了!”李铮兴奋地喊道,“继续!瞄准下一辆装甲车!”
王浩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装填炮弹,再次发射。这一次,炮弹命中了装甲车的发动机部位。发动机瞬间起火,浓烟滚滚,装甲车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剩下的几辆装甲车见状,吓得立刻掉头逃跑,不敢再留在战场上。日军失去了装甲车的支援,士气大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同志们,冲啊!”王虎再次下令冲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日军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李铮带领机动支援队,跟在战士们身后,随时准备维修受损的武器和补充弹药。一名战士的步枪在白刃战中被日军砍断,李铮立刻递给他一把修好的三八大盖:“快,拿着继续战斗!”
战士接过步枪,感激地看了李铮一眼,转身再次冲向日军。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互有伤亡。但八路军战士们士气高涨,越战越勇,而日军则节节败退,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
山田少佐看着溃败的士兵,心里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这场战斗他们已经输了,再抵抗下去也只是徒劳。他拔出腰间的军刀,想要剖腹自尽,却被一名八路军战士一枪击中手腕,军刀掉落在地。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战士们大喊道。
日军士兵们见状,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山田少佐也被战士们俘虏,押到了张大山面前。
张大山看着狼狈的山田少佐,冷冷地说:“坂田信哲的大扫荡,彻底失败了!”
山田少佐低着头,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与此同时,西边的二营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摧毁了渡边小队的阵地,歼灭了大量日军,缴获了不少武器和弹药。
张大山看着眼前的胜利景象,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场反击战的胜利,离不开战士们的英勇战斗,更离不开李铮和工人们提供的精良武器和充足弹药。特别是那改进后的轻量化迫击炮,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了摧毁日军防御的“杀手锏”。
李铮站在一旁,看着欢呼雀跃的战士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战斗,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