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江瑾辰像上了发条一样。
白天,他依旧雷打不动地去进修班上课、练晨功,甚至比以往更加投入。周老师注意到了他的变化,虽然沉默依旧,但眼神里多了种沉甸甸的东西,练习时也带着一股狠劲,倒是没再缺席过任何一次训练。
只有江瑾辰自己知道,他是在用这种身体的疲累来压抑内心的焦灼和那份蠢蠢欲动的创业激情。
一旦下课,他便立刻扎进图书馆或溜回宾馆房间,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那份商业计划书的完善中。他凭借前世的记忆,尽可能详细地描绘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图景,分析当前手机软件市场的痛点,阐述第三方应用聚合平台的巨大潜力和可行性。他甚至熬夜手绘了几张极其简陋的、带有按钮和列表的UI草图——尽管在如今看来简陋得可笑,但在2002年,已足够具有冲击力。
他谨慎地没有透露任何“未卜先知”的信息,所有的推论都基于现有的技术趋势和逻辑推演,只是将未来众所周知的事实,包装成了极具说服力的“前瞻预测”。
时机稍纵即逝,他必须尽快行动。
这天下午,课程结束后,江瑾辰叫住了正准备和赵雷一起去食堂的孙浩。
“浩子,有点事想跟你聊聊,方便吗?”江瑾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孙浩推了推眼镜,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行啊,啥事?”
赵雷大大咧咧地一拍江瑾辰的肩膀:“咋了瑾辰?有啥好事?是不是你家小仙女又给你寄好吃的了?”他最近没少拿刘亦菲打趣,虽然江瑾辰总是淡淡带过。
“不是,一点私事。”江瑾辰笑了笑,看向孙浩,“就几分钟。”
“成,那雷子你先去占座,帮我打个肉菜。”孙浩对赵雷说。
支开了赵雷,两人走到教学楼后一处相对安静的树荫下。
“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孙浩好奇地问。
江瑾辰深吸一口气,从背包里拿出那份精心准备、写了厚厚一沓的计划书摘要和几张UI草图,递给了孙浩。
“浩子,我知道这有点突然。你先看看这个,看完我们再聊。”
孙浩疑惑地接过来,起初只是随意翻看,但很快,他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眉头微微蹙起,翻页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他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关于市场分析和平台构想的部分。
过了足足十几分钟,他才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看向江瑾辰的眼神完全变了。
“瑾辰……这……这都是你想出来的?”他的声音因为惊讶而有些结巴。
“大部分是基于现有趋势的推演。”江瑾辰保持低调,“你觉得……有搞头吗?”
“何止有搞头!”孙浩猛地提高了音量,又赶紧压低,激动地挥舞着那几张纸,“这想法太牛逼了!真的!现在找手机软件确实麻烦得要死!要是真有这么一个地方,能把好用的软件都归拢到一起,一键下载安装……我靠!这绝对是未来!”
他本身就是个数码爱好者,对江瑾辰描述的场景感受更深,瞬间就抓住了其中的巨大价值。
“但是,”兴奋过后,孙浩也迅速冷静下来,指出了关键问题,“这玩意儿技术实现起来不简单吧?服务器、开发团队、推广……都需要钱,而且不是小数目。你找我是……?”
“我需要启动资金,也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江瑾辰坦诚地看着他,“我知道你家里条件不错,也对这方面感兴趣。所以想先问问你,有没有可能……一起做点事情?当然,风险很大,很可能血本无归。”
孙浩没有立刻回答,他低头又翻看了一下计划书,手指在那些UI草图上摩挲着,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几分钟后,他再次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决断:“瑾辰,不瞒你说,我家里是有点底子,但我自己能动用的钱不多,最多……最多能凑出两三万块钱,这估计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江瑾辰的心沉了一下,但这也是意料之中。2002年的两三万,对于普通人是一笔巨款,但对于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确实杯水车薪。
“不过,”孙浩话锋一转,眼神发亮,“我有个表哥!他是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现在在中关村跟人合伙搞软件公司,做的就是手机相关的项目!我觉得他肯定对这个感兴趣!要不……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如果他觉得可行,说不定能投点钱,甚至技术入股!”
峰回路转!
江瑾辰的心脏猛地一跳!这简直是意外之喜!技术团队和更有实力的投资者,正是他最需要的!
“太好了!”江瑾辰难掩激动,“什么时候方便见面?”
“我今晚就给他打电话!”孙浩也兴奋起来,“我表哥叫徐浩东,是个技术狂人,就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你这想法绝对对他的胃口!”
两人又就着计划书聊了很多细节,越聊越投机。孙浩虽然不懂技术,但对市场和用户心理很有感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直到赵雷打电话来催,两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谈话。
去食堂的路上,孙浩看着身边神色沉稳、但眼底闪着光的江瑾辰,忍不住感叹:“瑾辰,我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本事!以前只觉得你话不多,挺闷的,没想到肚子里藏着这么大一盘棋!你这脑子,不来搞互联网真是浪费了!”
江瑾辰笑了笑,没说话。
只是放在口袋里的手,悄然握紧。
第一个突破口,已经打开。
接下来,就是真正考验他能力和口才的时刻了。
夜色渐浓,但年轻人心中的火焰,已被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