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儿子的风波被张大山果断平息,他将更多精力投向了“地涌金莲”的商业化进程。李秀云团队不负众望,在短短几个月内,不仅成功完成了中试规模的露天种植,有效成分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目标,还成功开发出了“地涌金莲”的初级保健品剂型——一种便于携带和服用的草本浓缩片。
样品一经产出,梁致远便带着样品和详尽的检测报告,飞赴南方,与几家之前对接过的、对植物保健品有浓厚兴趣的渠道商进行洽谈。市场反馈之热烈,超出了预期。
“张总,好消息!”梁致远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兴奋,“三家大型连锁健康食品店都对我们的‘地涌金莲’片表示了强烈兴趣!尤其是‘康健人生’连锁,他们的采购总监亲自试用了样品,对缓解其慢性咽炎的效果赞不绝口,已经初步达成了首批采购五万盒的意向!价格也很不错!”
这个消息让整个公司为之振奋。五万盒的订单,对于一款全新的产品来说,无疑是个开门红。王斌立刻着手准备宣传物料和渠道铺货方案,周明也紧锣密鼓地调整生产线,确保产能跟得上。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李秀云却保持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冷静。她在项目推进会上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产业化生产,不同于实验室的小批量制备。如何确保大规模提取和制剂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活性不流失、批次间质量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旦上市后出现质量波动,将对品牌造成毁灭性打击。”
她的话像一盆冷水,让热切的氛围稍微冷静下来。张大山深以为然,当即拍板:“秀云说得对!质量是生命线,绝不能为了抢市场而牺牲品质。周明,你配合秀云,立刻对现有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优化提取和干燥工艺,建立更严格的中间体控制和成品放行标准。王斌,市场推广可以预热,但正式铺货必须等到生产质量完全稳定之后!”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车间里灯火通明。李秀云带着技术骨干日夜盯在生产线上,反复调试参数,比对数据。周明则组织工人进行强化培训,熟悉新流程。张大山几乎每天都泡在车间,随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验证,新的生产工艺终于稳定下来,生产出的三批样品,经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和活性均达到甚至超过了实验室标准。
首批五万盒“地涌金莲”草本片顺利下线,包装精美,品质过硬。王斌团队策划的以“探寻秘境仙草,滋养现代人生”为主题的宣传推广活动也同步启动,在线下健康门店和线上平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产品上市初期,凭借独特的品类和扎实的功效,销售情况良好,市场口碑逐渐积累。看着财务报表上新增的可观收入,张大山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地涌金莲”的成功入市,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向市场和竞争对手宣告:大山药业不仅仅是一个优质的原料供应商,更具备了研发和销售终端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这为公司未来的产业升级和品牌塑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天下班后,张大山和李秀云难得地一起散步回家。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拉长了身影。
“秀云,这次多亏了你。”张大山感慨道,“没有你们研发团队死磕质量,这东西就算推出去,也长不了。”
李秀云笑了笑:“根基打牢了,楼才能盖得高。只是,‘地涌金莲’只是个开始,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是啊,”张大山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华东药业’那边不会坐视不管的,新的竞争很快就要来了。我们得抓紧时间,把优势扩大。”
夫妻俩的手自然而然地牵在一起,步伐坚定地向前走去。金色的夕阳,将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也照亮了前方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