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澄清的效果立竿见影,舆论风向开始逆转。但张小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场更隐蔽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周一清晨,大山药业采购部发现异常——三家主要原料供应商同时提价30%,理由是\"产能紧张\"。同一天,物流合作方通知\"因系统升级\"暂停部分线路运输。
\"这是软刀子割肉。\"王斌在晨会上拍着报表,\"他们不敢明着来,就想卡咱们的供应链!\"
更蹊跷的事情发生在实验室。张小石团队新研发的智能培养系统连续出现故障,关键数据频繁丢失。技术团队排查后发现,系统被植入了高级病毒,攻击源指向海外。
\"是工业间谍。\"网络安全顾问擦着汗,\"对方水平很高,专门针对生物医药系统定制了攻击程序。\"
张大山听完汇报,沉默良久。他走到办公室窗前,望着园区里来往的员工,忽然问:\"咱们的药材储备,够撑多久?\"
\"原料库存能撑三个月,\"周明答道,\"但要是物流持续瘫痪,成品运不出去,资金链就......\"
当天下午,张小石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跨国药企前高管,愿意提供诺华操纵市场的证据,但要求面谈。见面地点定在郊区一家偏僻的咖啡馆。
\"可能是陷阱。\"李秀云担忧地阻止。但张小石还是去了——带着微型录音笔和实时定位器。
咖啡馆里,自称\"陈先生\"的中年人递来一个U盘:\"这里面是诺华通过空壳公司控制供应商的转账记录。但我有个条件——大山药业要接收我们团队的核心研究员。\"
张小石不动声色地收起U盘:\"为什么选我们?\"
\"因为你们敢和诺华硬碰硬。\"陈先生苦笑,\"我们原公司被他们用同样手段搞垮了,团队现在四处飘零。\"
U盘里的证据让律师团队如获至宝。但更珍贵的是陈先生带来的七人研发团队——他们都是被诺华挤垮的药企精英,掌握着关键的技术专利。
\"这是送上门的人才库啊!\"王斌兴奋不已。但张大山很谨慎:\"先安排他们在隔离项目工作,背景调查要做扎实。\"
新团队的加入很快产生化学反应。一位来自瑞士的老专家改进了基因编辑流程,使育种效率提升三倍;另一位日本籍研究员带来了全新的提纯技术,成本直降40%。
但危机接踵而至。一周后,药监部门突然飞检,理由是\"接到举报称生产线存在污染风险\"。检查组驻厂三天,最终出具了\"符合规范\"的结论,但生产进度已被耽误。
\"他们在消耗我们的精力。\"张小石意识到,\"每次都是小麻烦,但积少成多就能拖垮我们。\"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陈先生突然紧急联系张小石:\"诺华明天要发布公告,指控你们窃取商业机密!他们伪造了邮件往来记录!\"
全公司连夜备战。果然,第二天一早,诺华召开新闻发布会,出示所谓\"证据\"。但大山药业同步放出了完整的时间戳和服务器日志,证明那些邮件是后期伪造的。
\"不仅如此,\"张小石在直播间放出新证据,\"我们还发现诺华多次行贿药监官员,这里是银行流水和监控视频。\"
这场交锋成为压垮诺华的最后一根稻草。欧盟随后启动反垄断调查,诺华股价单日暴跌20%。
庆功宴上,张大山却忧心忡忡。他把张小石叫到一旁:\"石头,你看窗外。\"
园区外,几辆黑色轿车静静停着,车窗反射着冰冷的光。
\"诺华倒了,但盯着我们的眼睛更多了。\"张大山轻声说,\"下一个对手,可能更凶险。\"
张小石望向远方。城市的霓虹灯像野兽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