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连忙点头回应:“生产楼最初改造的时候,就有三个生产车间。除了放置180纳米光刻机的一号车间外,另外两个车间分别放着购买回来分拆重组的光刻机,以及张北光团队正在复刻的光刻机。
分拆重组的250纳米光刻机用处已经不大,我准备近期将其卖掉,为65纳米光刻机腾出二号车间。”
根据张北光两个月前汇报,他们团队已经将250纳米光刻机的结构吃透,此时复刻的250纳米光刻机已经有了雏形。那原本的光刻机,现在用处确实不大了。
楚千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既然决定了,那就尽快找一个买家,不要耽误65纳米光刻机进场。”
王世杰立刻应声:“我已经让销售部对接了三家国内半导体设备经销商,其中津市的华芯设备给出的报价最接近预期。
他们计划将这台250nm光刻机拆解后,用于教学和基础研发,下周就能派人来厂区核验设备状态。只要价格谈妥,最多40天就能完成交割,完全不耽误65nm光刻机进场。”
“不错!”楚千澜点了点头,“尽快促成交易,价格低一点也无妨。”
王世杰脸上多出几份自信,“楚总放心,我们承诺送两年技术支持后,售卖价格要比我们买的时候还要多上二百万,算起来,我们还是赚的!”
楚千澜没有在这上面纠结,而是继续问道,“组织工程师评估一下二号车间环境,看看是否满足65纳米光刻机。若是有问题,就抓紧改造。”
虽然当初车间改造的时候,他对设计的要求极高,但具体能否满足65nm芯片生产要求,他也不确定。
“楚总放心,技术部在上周就启动了二号车间的环境评估,就目前的参数而言,只需要稍作改造,就能满足65纳米光刻机的安装条件!”
……
八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楚千澜正在复刻科技图书馆中的技术,女娲系统突然弹出一条资讯,《创科投资被立案调查,涉嫌多项经济犯罪》。
他随手点开链接,屏幕上滚动的文字,瞬间勾勒出创科投资的末路图景。
经燕京多部门组成专项调查组,查实创科投资存在“虚假出资”、“操纵上市公司股价”、“向公职人员输送利益”、“非法转移资产”等多项违法事实。
现已查封该公司所有账户以及资产,四家关联公司被冻结账户,追回非法所得65亿。两名公务人员非法参股该公司,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
“终于还是被查了。”楚千澜轻嗤一声。
他这一个月来,利用女娲系统到处搜集创科投资的违规内容,然后发到各大论坛,始终维持相关舆论热度,现在也算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不过,楚千澜也从文章中看来,政府那边的调查并不深入。六个二代,最终仅有两个落网,而追回的资金,也只有被转移的五分之一。
虽然结果不尽如意,但至少创科投资被封了,也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接下来的事情,楚千澜也不准备继续关注。
将文章顺手转发到各大论坛,他就关掉了女娲系统,此事以后就与自己无关了。
财经论坛里,相关讨论帖的点击量半天内就突破了百万,热评区里满是对“资本灰色操作”的声讨。
有人翻出创科投资相关的违规操作记录,细数其恶行。也有自称曾被创科投资恶意收购的小企业主现身说法,讲述对方如何用“行政手段”,强行低价入股。而更多的则是网友们的声讨。
“难怪前阵子好几只关联股暴跌,原来是创科投资垮了啊!”
“只抓到两个公职人员?这调查也太浅了吧,网上不是说创科投资背后有六个二代吗,剩余四个就这样脱身了?”
“创科投资成立多年,分出去的钱怎么也有四五百亿,怎么才追回来这么一点,难道剩余的钱都被霍霍了?”
……
九月上旬,楚千澜静极思动,来到了星源探索的锂电池实验室。
这里虽然不起眼,但公司现在最大的利润,就来自于锂电池技术对外授权。不过,自从星源探索涉足芯片之后,楚千澜注意力转移,就没再来过这边。
走进星源探索的锂电池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电解液气味,与芯片实验室的金属气息截然不同。
几排透明的实验柜沿墙排列,里面整齐摆放着不同规格的锂电池样品,从纽扣大小的微型电池到平板电脑专用的大容量电芯,覆盖了消费电子、储能等多个应用场景。
张默教授正戴着护目镜,在通风橱前调试电解液配比,看到楚千澜进来,连忙摘下手套迎上来:“楚总,您可是稀客!自从星源探索把重心放在芯片研发,您都一年没来实验室了。”
楚千澜尴尬的笑了一下,“确实是我疏忽了,这段时间把精力都放在芯片和光刻机上,倒是冷落了锂电池这边。张教授,最近实验室发展如何,有没有需要我解决的问题?”
实验室锂电池的各种技术,已经在国内占据绝对优势,每年仅仅是对外授权,收入就稳定在8亿以上,是星源探索重要的现金流来源。
张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楚总,比以前给的数据都已经完成实验,实验室现在已经掌握锂电池的全套技术。按照你前段时间发来的文件,实验室需要扩大规模,增加锂电池充电效果的研究。”
听到这话,楚千澜也想起此事,现在的手机电池充电都是标准速率,最大就是5w。
以目前的手机电池来说,还勉强够用。但随着手机电池越来越大,势必要增加充电速度。也正基于此,他前段时间才发文件,要求电池实验室想办法提升充电效率。
为此,他还专门在文件中给出了两个研发方向,应该能大幅度缩短研发时间。
楚千澜指尖轻叩实验台,目光落在通风橱内正在充电的电池样品上:“快充技术的研发进度如何?按我给的方向,有没有找到可行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