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繁星科技会议室里,林宇、陈文州带着十余名技术骨干准时落座。
楚千澜让苏叶子将打印好的快充技术文档,分发给众人:“星源探索研发的锂电池,已经可以承受15瓦快速充电,但要实现商业化落地,还需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适配的充电器与数据线、动态调节的快充控制芯片,以及手机主板的电路适配。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明确分工,尽快完成整套技术的开发。”
听到楚千澜简单的叙述,林宇、陈文州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拿起技术文档,快速阅读起来。
15瓦快速充电技术其实很简单,只需要重新设计充电器与数据线、修改主板电路就可以了,这一部分工作,林宇等人就能完成。
之所以让陈文州团队一起过来,那是为以后突破更高充电效率做准备。同时也是让两支团队相互了解一下,为以后协调开发做准备。
会议室里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林宇看完文档后,将其翻回数据线结构图。
“楚总,你给的数据线设计很巧妙,但接口与现行的标准不一样,肯定也不能与其他手机通用,这恐怕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不错,”他身边的一名工程师补充道,“现在的手机数据接口本就种类繁多,特立独行的接口,用户肯定不会喜欢。另外,文档中USb-c接口设计理念虽然先进,但结构要比现有数据线复杂,成本恐怕会大幅度上升!”
楚千澜指尖轻叩会议桌,目光扫过林宇团队众人,“USb-c数据线虽然成本比较高,但从长期来看,这是行业趋势。
它支持正反盲插、传输速率更快,还能兼容充电与数据传输双功能。
我们现在投入研发,未来就能抢占标准制定的主动权,等其他厂商跟进时,我们的专利授权又能成为新的营收点。”
林宇身旁的工程师仍有顾虑:“可USb-c接口的模具开发需要重新开模,生产线也要调整。这种庞大资金投入,提供数据线与接口元件的供应商,恐怕承担不起。“
这种附属元件,工厂采购价都很低,利润率更低。若是投资几十上百万改造设备,恐怕短时间无法收回成本。
就这,还是因为繁星科技有源源不断地订单支持。若是普通小厂家要求更改接口,那些供应商恐怕会直接拒绝。
楚千澜指尖在会议桌边缘轻顿,目光落在林宇团队众人脸上,“供应商的成本顾虑,我们可以用长期订单亦或者补贴的方式解决。只要有利润,风险不高,供应商就不会反对。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研发,至于成本问题,你们暂时不需要考虑。待到我们USb-c接口成为主流标准,这些都将不再是问题。”
林宇闻言,便直接将文件合上,“楚总给出的技术文档已经很详细,我们很快就能按要求制作出充电器、USb-c数据线以及对应接口的样品。
USb-c接口的结构比现完美,我们会根据其优点重新适配数据传输程序,这需要一段时间完善。”
充电器只是改变电压与电流,主电路板也是相同的原理,只要有点经验,很快就能搞定。
至于USb-c数据线与接口,楚千澜已经在技术文档中标出了结构,他们只要制作出来就行,问题也不大。
楚千澜也知道,这种研发对林宇团队来说并不算困难。
随即,他转头看向了陈文州,芯片的研发,才是快充技术的核心。
“文州,快充控制芯片是整套方案的核心,你们团队要重点攻克三个难点。动态功率调节算法、多场景适配逻辑,以及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实时通信。”
他顿了顿,翻开技术文档中“芯片架构”章节,指着其中的模块分布图:“文档里提到的‘三档功率切换’,需要芯片实时采集电池温度、电压、电流参数。
比如在电量低于20%时以15w快充,20%-80%时降至12w,高于80%切换为5w涓流。
这个算法要做到无感知切换,不能出现充电中断或功率骤变的情况。”
陈文州眉头微蹙:“动态调节的核心在于参数采集的实时性和算法响应速度。
我们团队之前做电源管理芯片时,采集周期最低能做到50微秒,但快充场景下需要同时监控温度、电压、电流三个维度,还要同步给电池管理系统,这对芯片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身旁的芯片架构师补充道:“而且不同场景的适配逻辑也需要细化。比如用户边充电边玩游戏时,手机主板温度会升高,芯片需要提前预判并降低充电功率,避免与处理器抢电导致卡顿;
低温环境下还要配合电解液的抗冻特性,动态调整电流阈值,这些都需要在算法里加入多条件判断。”
楚千澜点头,将技术文档翻到“通信协议”章节:“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实时通信是关键。我在文档里设计了双向校验机制,芯片每100微秒发送一次参数包,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后必须在20微秒内反馈确认信号,一旦超时就触发降功率保护。这个机制能最大限度避免因通信延迟导致的过充风险。”
陈文州拿起笔在文档边缘标注:“双向校验的容错率要做好,同时也不能频繁触发保护影响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在数据包里加入cRc校验位,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会议桌另一侧,林宇团队已经开始讨论充电器与数据线的研发细节。
负责硬件设计的工程师翻到数据线的结构设计图:“USb-c接口的引脚布局复杂,我们需要在接口内部加设金属屏蔽层,减少充电时的电磁干扰。
另外,数据线的线材要采用多股镀锡铜线,既能提升导电效率,又能增强弯折寿命,至少要满足5000次弯折测试不损坏。”
众人议论许久之后,林宇忽然开口,“楚总,启明手机的新机型即将完成研发。快冲技术,是否要用到新机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