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探索的芯片实验楼,内部格局改变极大。
上面的三层楼,已经全部被钟长风带领的团队所占据,只有最下面不到三层的空间,被周明远与赵立伟用来开发芯片。
至于陈文州所带领的团队,已经搬到其他实验楼了。
若非周明远二人用的是钟长风开发出来的EdA工具,双方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他们也早就离开这座实验楼了。
刚走进芯片实验楼,楚千澜就感受到与上次来时截然不同的忙碌氛围。
走廊里,工程师们抱着图纸快步穿梭,偶尔停下讨论的话语中,满是“时序约束”“模块适配”等专业术语。
钟长风穿着白大褂,正站在四楼走廊的白板前,与几名研发人员激烈争论。
看到楚千澜,他快步迎上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楚总,EdA工具的第10款软件,版图验证工具刚完成首轮测试,与星象指令集的适配一致性达到99.8%!”
楚千澜跟着他走进实验室,巨大的LEd屏上正滚动着版图验证的动态数据。
屏幕上,芯片版图的布线细节清晰可见,红色线条代表的电源线与蓝色线条代表的信号线交错排布,却无一处出现信号冲突。
钟长风指着屏幕角落的绿色标识:“这些标注‘已验证’的区域,意味着版图设计完全符合星象指令集的逻辑要求,不存在时序违规或物理规则冲突。”
楚千澜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99.8%适配一致性”数据:“剩下的0.2%差异出在哪里?是算法漏洞还是参数设置问题?”
钟长风调出差异对比图,“根据女娲系统的推演,问题出在高频信号模块的布线间距。
星象指令集对高频信号的干扰抑制要求更高,我们现行的版图规则里,部分布线间距比最优值窄了0.5微米。
这虽然不影响180nm制程芯片设计,但后续若要研发更精密的芯片,必须修正这个参数。”
他顿了顿,补充道:“王鹏团队已经在优化版图生成算法,预计下周就能完成迭代,到时候适配一致性能达到99.95%以上,基本不存在误差。”
楚千澜微微颔首,视线转向实验室另一侧的研发工位。几名工程师正围着电脑调试代码,屏幕上满是复杂的电路仿真波形图。
“EdA工具的总开发进度如何?能如期交付使用吗?”他收回目光,看向钟长风。
钟长风闻言,一脸的自信,“EdA工具包含13套核心软件,其中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等9套软件已经完成测试,版图验证也进入收尾阶段。
寄生参数提取与时序分析已经开始研发,而最后的物理验证工具部分程序也已经开始外包。
若无意外,整套EdA工具将在6月中旬,完成基础版本的研发。”
楚千澜指尖轻叩实验台边缘,语气带着些许期待:“基础版本按时落地就好,后续优化可以循序渐进。
星象指令集与EdA工具的适配是核心,你们要确保每一套软件都能精准匹配指令集的动态特性。”
钟长风连忙点头:“每完成一套软件,我们都会建立一个小组,专门用以解决各种适配问题。以后软件升级以及维护,他们也是主力!”
听到这话,楚千澜也算是明白,EdA项目组为何会占据三层楼的空间了!
又了解了一些软件开发情况,他便走向二楼,准备看一看芯片研发情况。
周明远的实验室里,几块写满公式的白板占据了半面墙,几名工程师正围着电脑屏幕讨论,屏幕上是低功耗嵌入式芯片的架构草图。
听到脚步声,周明远抬头,看到楚千澜后立刻迎上来:“楚总,我们基于星象指令集的通用型芯片,已经设计出十几款产品,碍于EdA工具不完整,这才无法流片验证。”
通用型芯片,功能都比较简单,很多都不需要专门程序配合就能使用。
当然,这也意味着生产研发通用芯片,利润非常低。
周明远研发这些通用芯片,也是想借此验证星象指令集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楚千澜走近电脑屏幕,随意扫了一眼架构草图。“这些通用芯片的功耗控制如何?与现行的芯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吗?”
周明远递过一份测试报告,“按照理论计算,同制程同功能的芯片,使用星象指令集的功耗能减少15%,性能提升8%,成本能降低12。
不过,具体数据还需要等EdA工具完成开发,做出实际的芯片才能确定!”
他顿了顿,又拿出一份材料:“我们还设计出一种嵌入式芯片,能够以此制作单片机!不过,这也需要等EdA工具完成研发后确定性能!”
楚千澜只是随意翻看了下,便没有继续关注。
周明远研发的芯片类型,对他旗下的产业链帮助不大,这很难让他提起兴趣。
就在两人聊着通用芯片的时候,赵立伟拿着两份文件走了过来。
他语气带着几分振奋:“楚总,存储芯片的核心架构设计有了新突破!我们解决了动态读写时的缓存冲突问题,理论存储密度能提升20%。”
楚千澜接过文件,目光落在架构图上。“具体怎么实现的?”
“我们借鉴了星象指令集的动态调度逻辑,在存储单元间加了一层‘智能缓冲层’。”赵立伟指着架构图解释,“当多个读写指令同时触发时,缓冲层会根据数据热度自动分配优先级,避免传统架构中常见的‘总线拥堵’现象。
而且,我们优化了存储单元的电荷保持电路,漏电率降低了18%,续航表现也能跟着提升。”
周明远在一旁补充:“他们这个缓冲层设计很巧妙,不仅能适配存储芯片,我们的嵌入式芯片也能借鉴,说不定能进一步降低功耗。”
楚千澜翻到文件末尾的性能预测表,“理论读写速度提升15%,成本降低8%……数据看着不错。但实际效果,还得等流片后才能验证。”
说到这里,几人均是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