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成放下酒杯,指尖在桌面轻轻摩挲,语气带着几分犹豫:“我跟张磊商量过,暂时不想再碰互联网创业了。校园通这一年多跑下来,跟高校、资本打交道太累,想先找个实业相关的工作沉淀一下。”
张磊也在一旁补充:“是啊,之前做校园通,全靠一股冲劲,很多管理和运营的细节都不懂,去大厂系统的学点东西,是否创业以后再说吧。”
楚千澜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校园通从0到1的推广过程,确实让两人见识了资本博弈与政企对接的复杂,想沉淀沉淀也在情理之中。
“找公司学习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舀了一勺酸菜粉条,语气带着几分建议,“我给你们找两个助理的工作如何?跟着公司领导,接触的东西多,肯定能学到东西!”
听到三人的选择,楚千澜就知道他们想让自己安排工作。好在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刘道成和张磊对视一眼,眼中瞬间亮起光芒,张磊更是激动地放下酒杯:“老三,那我们就等你的消息了!”
他们倒不会对此产生怀疑,毕竟楚千澜之前创业的时候,都没有对他们隐瞒。
“嗯,我这两天找人,下周会有人联系你们!”楚千澜不在意的说道。
钟无霜四女并不知道楚千澜名下的几家公司,尤其是林诗音三女,她们在星海科技工作了两年,依旧不知道这家公司属于楚千澜。
而楚千澜也不想说破此事,便没有直接说出对张磊与刘道成二人的安排。
一个多小时后,众人酒足饭饱,都各自散去。
第二天,楚千澜便与马元龙、王世杰联系,将刘道成安排到深蓝半导体,将张磊安排到繁星科技。
这两个公司业务复杂,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能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经验。
另一边,沈院士得知楚千澜同意他前往深蓝半导体参观后,也是有些诧异。
他的本意是邀请一部分对设备比较熟悉的专家,帮助深蓝半导体破解65纳米光刻机上的系统锁定程序。
若是计划成功,深蓝半导体很快便能拥有生产65纳米芯片的能力。
可是现在,深蓝半导体虽然同意他前去参观,却不同意带其他人过去,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过,他还是在得到消息后第二天,便安排前往深市的行程。
沈院士坐在前往深市的飞机上,反复思索与王世杰的通话,眉头微蹙。
他原以为楚千澜会借着这次机会,主动寻求技术支持,毕竟65纳米光刻机的系统锁定是行业难题,单凭深蓝半导体的团队,短时间内很难突破。
可对方不仅拒绝专家同行,甚至没提半句需要帮助的话,这让他心里多了几分疑惑。
“难道他们已经解除了系统锁定?”沈院士低声自语,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
他想起之前帮深蓝半导体协调250纳米光刻机配件时,张北光团队展现出的学识能力,又很快摇头。
系统解锁与硬件复刻不同,涉及国外厂商的加密算法,没有资深专家指导,几乎不可能完成。
沈院士抵达深蓝半导体厂区时,王世杰已在办公楼前等候。
春雨刚过,厂区路面还带着湿润的水汽,远处二号车间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淡淡的天光。
“沈院士,一路辛苦。”王世杰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语气带着敬重。
沈院士摆了摆手,目光却不经意扫向一号生产楼方向,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听说你们购买到65纳米光刻机被远程锁定?我带了几份国外设备调试的参考资料,或许能帮上忙。”
王世杰闻言,脸上笑意多了几分,“沈院士有心了,咱们现在上楼看一看我们的65纳米光刻机。”
楚千澜既然同意沈院士前来参观,他自然也不需要隐瞒对方光刻机现在的状态。
沈院士跟着王世杰走进办公楼电梯,他本想从王世杰口中套出更多关于光刻机的细节,可对方始终神色从容,半句未提设备调试的进展,这让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电梯门缓缓打开,二楼走廊尽头的玻璃门后,隐约能看到身穿洁净服的工程师匆匆走过。
王世杰推开玻璃门,一股带着淡淡消毒水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沈院士,这边请,65纳米光刻机就在二号车间。”
穿过风淋室,沈院士跟着王世杰走进二号车间。昏暗的环境中,几盏应急灯勾勒出设备的轮廓,65纳米光刻机静静矗立在车间中央,管线排布整齐,与他想象中“安装调试”的杂乱景象截然不同。
“这是……”沈院士脚步猛地顿住,目光死死盯着设备操作屏。
屏幕上并未显示“用户登录”、“系统锁定”的提示,反而跳动着一行行数据代码,旁边的监控屏上,正实时显示着硅晶圆的光刻进度。
王世杰笑着解释:“托您的福,年前我们就破解了系统锁定,现在设备已经完成调试,正在尝试生产45纳米芯片。”
“45纳米!”沈院士的声音陡然拔高,快步走到观察窗前,手指紧紧贴在玻璃上。
屏幕上,经过多重曝光的电路图案清晰锐利,线宽误差稳定在±0.004微米以内,这精度远超他的预期。
他转头看向王世杰,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你们不仅解锁了系统,还掌握了多重曝光技术?这怎么可能!国际上能做到用65纳米设备生产45纳米芯片的厂商,一共也没有几家!”
王世杰轻笑一声,“能做到的厂家不多,那是人家本身就拥有45纳米光刻机,不需要利用多重曝光技术!”
沈院士怔在原地,目光反复扫过屏幕上的光刻数据与设备运转状态,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深耕微电子领域数十年,太清楚“用65纳米设备生产45纳米芯片”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打破国外设备垄断的关键一步。
“多重曝光的套刻精度、光刻胶兼容性、良率控制……这些难题你们都解决了?”沈院士快步走到设备旁,目光落在晶圆传送臂上,声音里满是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