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初春,总是携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仿若冬日的余威尚未完全消散。然而,在侯府东侧的铁坊之内,却仿若藏匿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那炽热的火焰永不熄灭,似要将所有的寒冷都驱散殆尽。天色尚未完全破晓,炉火已然被捅得通红炽热,宛如一轮轮小太阳在炉膛中跳跃。橘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炉膛,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黑暗,将铁匠们黝黑的脸庞映照得熠熠生辉,仿佛他们是被火焰赋予神秘力量的工匠。铁器敲打的声响 “叮叮当当” 不绝于耳,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与节奏,与流民们搬运废铁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那号子声充满了希望与力量,在清晨清新的空气中激荡出满溢着生机的回响,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晨之乐章。
苏晚身裹一件厚实的棉袍,那棉袍的质地柔软而保暖,宛如一层温暖的保护罩。她踏着晨露朝铁坊走去,脚步轻盈而坚定。远远地,便望见阿苦正引领着拾荒卫的孩子们,扛着一筐筐废铁向铁坊内送去。孩子们的单薄短褂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那汗水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但他们却无一人喊累,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执着。自从上次用废铁兑换了新锄头,孩子们便深知,这些看似生锈无用的铁块,犹如被施了魔法一般,能够化作种地的利器、护家的兵刃,故而每次搬运废铁都格外卖力。阿苦走在最前列,肩膀上扛着两捆粗重的铁条,那铁条沉甸甸的重量压得他的身躯微微弯曲,然而他的步伐却依然沉稳有力。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他却依然不忘回头叮嘱:“小心一些,别摔着了!这些铁料是要用来制作军犁的,开春种地全指着它们呢。它们可是我们春天的希望,一定要小心对待。”
苏晚见状,加快脚步走上前去,伸出双手帮旁边一个小流民扶稳了即将滑落的铁筐。那双手纤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能给予人们无尽的安慰与支持。“慢点走,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那小流民抬头瞧见是苏晚,瞬间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朗声说道:“苏姑娘放心!我们能行!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阿苦也迅速跑了过来,抹了一把汗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那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灿烂,询问道:“苏姑娘,今日军犁能打造出来吗?昨天我去了趟城外荒坡,见那土都已经松好了,就只等新犁下地了。我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军犁在土地上划出美丽的痕迹了。”
“快了,你李大叔说,今天一早就能源出。” 苏晚笑着颔首,那笑容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美丽,目光向铁坊内探去。只见铁匠李大叔此刻正蹲在铁砧旁,手持小锤,对着烧得通红的铁坯不停地敲敲打打。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锤都蕴含着他对工艺的精湛掌握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身旁围绕了几位学习手艺的流民,有的帮忙拉着风箱,那风箱发出的呼呼声仿佛是为这场打造盛宴奏响的乐章;有的负责传递工具,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认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场伟大创造的一部分。这些流民先前皆靠乞讨为生,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如今却能在这铁坊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他们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还能为北伐筹粮贡献一份力量,故而每个人都将铁坊视作了自己的家,这里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正说话间,楚宴骑着马疾驰而来。他身着玄色劲装,那劲装紧紧地贴合着他的身体,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姿,腰间佩剑,更增添了几分英姿飒爽的气质。目睹铁坊内这热闹非凡的景象,嘴角也不禁勾起一抹笑意,那笑容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看来咱们的军犁,今日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了。” 苏晚迎上前去,说道:“李大叔说铸了百副,都是按照你给的图纸制作的,比普通的犁头更为沉重,犁地更深,且不易损坏。这些军犁可是我们开春种地的重要保障啊。” 楚宴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我这就前往军营,将几位将领唤来,让他们也瞧瞧,也好放心——开春之际开垦荒坡,可少不了要依赖这些军犁。这可是我们北伐粮草的重要来源,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楚宴离开后,铁坊内的炉火燃烧得愈发旺盛,仿佛也被这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所感染。李大叔将烧得通体赤红的铁坯夹到铁砧上,抡起大锤,高高举起,“嘭” 的一声重重砸下,火星四溅,如同璀璨的烟花在铁坊中绽放。旁边的流民们跟着齐声呐喊:“嘿!再加把劲!” “快了快了!犁头就要成了!” 那呐喊声充满了力量与激情,仿佛能冲破一切困难与阻碍。永嘉郡主也匆匆跑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红薯。那红薯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疲惫与饥饿。“苏晚姐姐,我给大家送吃食来了!” 李大叔放下锤子,接过红薯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却笑容满面:“郡主真是有心了!这红薯甜滋滋的,吃了浑身都是劲儿!感觉又能干上一天的活了!” 永嘉也给孩子们分了红薯,阿苦接过红薯,掰了一半给身边最小的石头:“你先吃,一会儿我再帮你搬铁。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军犁早日完成。” 石头捧着红薯,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却始终盯着炉膛里的火苗,那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仿佛在期盼着军犁能够早点出炉,仿佛看到了春天里丰收的景象。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楚宴带着几位将领返回。刚走到铁坊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成了!第一副军犁成了!” 那欢呼声仿佛是一阵胜利的号角,让人心潮澎湃。众人疾步走进来,只见李大叔正用铁钳夹着一副崭新的军犁,缓缓浸入冷水中——“滋啦” 一声,白雾瞬间腾起,那白雾如同梦幻的轻纱,笼罩着军犁,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军犁的铁头泛着冷冽的银亮光泽,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散发着强大的气势;犁柄则是用结实的枣木制成,打磨得光滑笔直,一看便知其耐用坚固,仿佛能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汗水。
“好犁!” 为首的张将军忍不住上前,伸出手摸了摸犁头,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那触感仿佛让他触摸到了春天的希望,“这铁料着实扎实,犁头锋利无比,若是用这犁开垦荒坡,效率定能比以前快上一倍!这可是我们开春种地的好帮手啊!” 另一位王将军也点头称是:“先前咱们还担心农具不足,如今有了这百副军犁,开春之时两千流民一同种地,或许能多开垦出三千亩荒田。这对我们的北伐大业可是有着巨大的帮助啊。”
楚宴走到军犁旁,伸出手握住犁柄,试着往前推了推——手感沉稳,丝毫不见晃动与颤动,仿佛在握着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他抬头望向苏晚,眼中满是赞许之色:“多亏了你积攒的废铁,以及李大叔和流民们的精湛手艺,这军犁来得太及时了。你们的努力为我们的北伐之路铺上了坚实的基石。” 苏晚微笑着回应:“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阿苦他们搬运了半个月的废铁,那半个月里,他们不畏辛苦,每天早早地起来,穿梭在各个角落寻找废铁;李大叔带着众人熬了好几个通宵,他们的眼神中始终充满了坚定与执着,才有了这些军犁。这是大家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的希望。”
“走,去城外试试!” 楚宴说着,让人将军犁搬运到马车上。众人跟随其后,前往城外的荒坡,流民们也扛着锄头、拿着种子,紧随其后,仿佛要去观赏一场盛大的热闹。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荒坡上的土壤已被翻松,宛如一片等待耕耘的希望之地。楚宴亲自扶住军犁,让两个士兵在前面拉着,随着 “嘿哟” 的号子声,那号子声充满了力量与节奏,仿佛是大地的呼唤,军犁稳稳地扎入土中,一路往前犁出一条深深的沟壑,翻起的泥土带着新鲜的湿气,散发着一股大地的芬芳,令众人眼中焕发出亮光,那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成了!” 阿苦第一个兴奋地欢呼起来,那欢呼声充满了喜悦与激动,仿佛是在庆祝一场伟大的胜利。孩子们也纷纷拍手叫好,他们的笑声在荒坡上回荡,仿佛是一首欢乐的乐章。张将军凑上前去,仔细端详着犁出的沟壑:“这深度正好,播下的种子能够稳固地扎根,今年的春麦收成必定不错!这军犁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楚宴放下犁柄,擦拭了一下额角的汗水,那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对苏晚说道:“依照这效率,百副军犁分发给流民,再加上之前的新锄,三个月内开垦五千亩荒田应该不成问题。到那时秋收,至少能多收获五千石粮食,北伐的粮草又增添了一份保障。这是我们一起创造的奇迹,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苏晚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流民——有人正轻抚着军犁的犁头,眼神中充满了珍惜与喜爱;有人在热烈讨论自家要种植多少麦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期盼,那期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她不禁回想起刚到侯府之时,流民们还在为一口食物而犯愁,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而如今却能够一同为春耕、为北伐贡献力量,心中倍感温暖,那温暖如同春天的阳光,照亮了她的心田。永嘉凑到苏晚身旁,拉着她的袖子说道:“苏晚姐姐,等开春我也要来种地!我也要学用军犁。我要和大家一起,为我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好啊,到时候让阿苦教你。我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苏晚笑着答道,那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