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城墙在数万流民与士兵的共同努力下,一日高过一日。新搭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城东,炊烟袅袅升起,给这座初具规模的城池增添了几分生机。然而此刻,城中央的议事厅内,气氛却与城外的热火朝天截然不同,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楚宴端坐主位,修长的手指缓缓翻动着桌上的军粮统计册,眉头紧锁。册页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一根根细针扎在他的心上。虽然北狄调拨的一万石粮食已经入库,军屯的第一批收成也已归仓,可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和数万嗷嗷待哺的流民,这些存粮不过是杯水车薪。
“将军,”霍奔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要不我们再向流民征收一些粮食?”话一出口,他自己先摇了摇头,那只独眼中闪过一丝懊恼。流民们背井离乡,能保住性命已是不易,哪还有什么余粮可征。
叶红鸾一身戎装,英气的眉头紧蹙:“红鸾女兵队的口粮可以再缩减两成,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将士们若是饿着肚子,如何能提得起刀枪,又如何对抗大炎的铁骑?”
厅内一时沉寂,只听得见窗外隐约传来的施工声。苏晚坐在楚宴身侧,指尖轻轻敲击着梨花木桌案,目光沉静。她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系统——自流民数量突破四万解锁战车图纸后,她一直在等待新的功德值积累。如今昭都初建,民心渐稳,或许是时候了。
“叮!检测到宿主及盟友为百姓建城安邦,功德值累积至五万,解锁‘物资转化系统’!”脑海中突然响起的提示音让苏晚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她仔细查看着系统界面,这个新解锁的功能竟能将废弃材料转化为急需物资!
“楚宴,大家别担心,粮食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苏晚倏地站起身,声音清脆而坚定,打破了议事厅内凝重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楚宴抬眸,对上她信心满满的眼神,紧绷的神色稍稍缓和:“晚晚有何良策?”
“魏小六,”苏晚转向飞鸽司统领,“你立刻带人收集城中所有的废木、废铁、碎石,越多越好,全部运到城西的空地上!”
魏小六虽满心疑惑,但还是立刻领命而去。霍奔忍不住问道:“夫人,这些废料与粮食有何关系?”
苏晚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待会你们就知道了。”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飞鸽司的士兵们挨家挨户收集废材,流民们得知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纷纷主动将家中的废木、破锅捐了出来。有人拆了临时搭建的破旧棚屋,有人献出从废墟中捡来的生锈铁器,就连孩子们也捡来碎石,堆放在指定地点。
不到半日,城西的空地上就堆积起了一座座“废材山”。腐朽的梁柱、破旧的家具、生锈的铁器、零碎的瓦砾,各种废料堆得比人还高,在午后的阳光下散发着混杂的气味。
苏晚带着楚宴、霍奔等人来到空地时,看到的便是这般景象。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激活了“物资转化系统”。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她缓步走向最大的那堆废材,伸出手轻轻一点。
一道淡淡的白光从她指尖射出,初时微弱,随即扩散开来,如同月华般笼罩了整个废材堆。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杂乱无章的废木、废铁、碎石,在白光的笼罩下,竟然开始慢慢融化、重组,材质与形态都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
“这、这是……”霍奔瞪大了独眼,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白光越来越盛,废材堆的形状逐渐改变,颜色也从灰暗转为金黄。随着最后一点废料完成转化,白光渐渐消散,城西的空地上,原本的废材堆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达数丈的“粮山”!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浓郁的麦香。
“我的天!这……这是神迹啊!”霍奔激动得声音发颤,大步上前,抓起一把麦粒,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是真的!是真的麦子!”
围观的士兵和流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不少人甚至跪地叩拜,感谢上苍降下神迹。叶红鸾也难得地露出了惊异的神色,伸手轻触粮山,确认这并非幻觉。
“快!快清点一下,看看有多少粮食!”楚宴强压着内心的激动,声音却仍带着一丝颤抖。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取来量斗和秤具,忙活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得出结果——足足一万石粮食!
“一万石!竟然有一万石!”霍奔兴奋得手舞足蹈,“夫人真是太厉害了!有了这些粮食,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军粮短缺了!”
叶红鸾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这万石军粮,士兵们就能吃饱肚子,安心作战了!”
苏晚微微一笑,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连续催动系统让她有些疲惫,但看到众人欣喜若狂的表情,她觉得一切都值得:“这还没完。魏小六,你再组织人手,收集全城的废材,越多越好。只要有足够的废材,我们就能转化出更多的粮食!”
魏小六连忙领命而去,脚步轻快如飞。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全城,昭都上下沸腾了。士兵们去城外的山林里砍伐枯木,流民们则去废墟中挖掘碎石、收集废铁,甚至有人把家里用不上的旧家具都捐了出来。每个人都想为这座能变出粮食的神奇“粮山”贡献一份力量。
接下来的三日,昭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城西的空地上,废材堆积如山,又在一道道白光的笼罩下,化作一座座金黄的粮山。苏晚日夜不停地催动“物资转化系统”,虽然疲惫,但看着粮山一座座垒起,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楚宴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到夜晚,他都会亲自为苏晚按摩太阳穴,缓解她的疲劳。“别太勉强自己,”他轻声劝道,“身体要紧。”
苏晚摇摇头,靠在他肩上:“只要能守护好北疆,守护好这里的百姓,再辛苦也值得。”
三日之后,城西的空地上已然矗立起五座巍峨的粮山。五万石粮食堆在一起,如同连绵起伏的小山丘,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在昭都灰扑扑的建筑群中格外醒目。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粮山上,麦粒泛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昭都最动人的风景。
昭都的军民们看到这一座座粮山,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知道,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就有了对抗大炎军队的底气。连日前线传来的紧张军情,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恐惧。
楚宴下令,将这些粮食一部分存入新建的粮仓,作为军粮储备;一部分分发给流民,让他们安心在昭都定居;还有一部分则运往前线,支援驻守在落马坡和黑风岭的士兵们。
当运粮车队抵达前线时,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抚摸着装满麦子的麻袋,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后方有如此充足的粮食支持,他们就能更加安心地驻守阵地,对抗大炎军队。
粮山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粮食短缺的燃眉之急,更在无形中凝聚了北疆军民的心。无论是原北狄士兵,还是新归附的流民,此刻都真正将昭都视为自己的家园,将楚宴和苏晚视为值得追随的领袖。
夕阳西下,楚宴和苏晚并肩站在最高的那座粮山前,望着眼前欢呼的军民。金色的光芒洒在苏晚略显疲惫却满足的脸上,楚宴情不自禁地握紧了她的手。
“有了这粮山万石,我们至少有了与之一战的底气。”楚宴轻声道,目光遥望南方,那里是大炎王朝的方向。
苏晚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远处,昭都的城墙在夕阳的剪影中巍然屹立,城墙上巡逻的士兵身影挺拔如松。粮山的阴影下,几个孩童正在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为这座饱经战乱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
楚宴转头看向苏晚,眼中满是柔情与坚定:“不管前路如何,我们一起面对。”
夜幕渐渐降临,粮山在月色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如同守护昭都的金色堡垒,静静等待着黎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