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骄阳似火,穿越乡镇老槐树下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蝉鸣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夏天的燥热都宣泄出来。李思成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藏青中山装被汗水浸透,第三颗纽扣不知何时脱落,露出里面洗得发白且打着补丁的衬衫。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扛着锄头的老农肩头结着盐霜,抱着孩子的妇女扇着破旧的蒲扇,几个戴着圆框眼镜的退休教师正拿着笔记本窃窃私语,角落里几个染着黄头发的年轻人则满脸不耐烦地踢着石子。
“各位乡亲!” 李思成猛地一拍身边布满茶垢的搪瓷缸,震得缸里残存的凉茶溅起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咱们这穿越乡镇,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里航行的船!” 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用麻绳捆绑的泛黄稿纸,纸张边缘已经卷曲,“光靠我们几个掌舵的不行,得靠大家齐心协力!”
人群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像煮沸的水般喧闹。年轻媳妇小芳挤到前排,怀里的孩子正把玩着玻璃弹珠,珠子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光芒。“李总,您直说吧,到底要我们咋做?”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几分泼辣。
“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 李思成话音刚落,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老保管员王伯拄着磨得发亮的旱烟杆颤巍巍地站起来,烟锅里的火星随着动作差点溅到旁边的人身上。“这不是吃多了撑的?” 他的嗓门洪亮,带着浓浓的不满,“咱们听指挥干活不就行了!”
“老王头,话可不能这么说!” 退休教师陈淑芬扶了扶滑到鼻尖的金丝眼镜,白衬衫领口别着的蝴蝶领夹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自治是让大家都当家作主。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各大门派,没规矩不成方圆!” 她的话让几个年轻人嗤笑出声,但也有不少人露出思索的神情。
经过三天紧张的推选,居民自治委员会正式成立。七个委员各有千秋:王伯凭借多年物资管理经验,成了物资监督组组长,他那副老花镜下的眼睛,比扫描仪还要敏锐;陈淑芬发挥专长,负责文化宣传,每天抱着掉漆的老式收音机,准时播放评书;最让人意外的是小胖的父亲张铁牛,这个五大三粗、说话声如洪钟的汉子,被推选为纪律监察员,他腰上别着的红绸子哨子,走到哪响到哪,威风凛凛。
然而,自治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坎坷。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大麻烦。小卖部的刘婶偷偷进了一批现代包装的方便面,色彩鲜艳的包装袋上印着卡通图案,在摆满油纸包糕点、铁皮罐头的货架上,显得格外刺眼,如同混入羊群的狼。
王伯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鼻尖几乎要贴到包装上。“这印刷油墨、这塑料膜,分明是现代玩意儿!” 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旱烟杆在地上重重一敲。
刘婶急得直抹眼泪,围裙上还沾着早上揉面留下的面粉。“我这不也是想给大伙儿添点新鲜的?”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孩子们天天嚷着想吃……”
“馋?” 张铁牛吹了声尖锐的哨子,声音响彻整条街道,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掉落,“要是都像你这样,咱们这乡镇还不得变成四不像?按规矩,停业整顿三天!”
刘婶的事情很快传遍了乡镇,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觉得就该严格执行规矩;也有人私下嘀咕,觉得刘婶只是好心,处罚太重。深夜,月光如水,几个居民围坐在老槐树下,萤火虫在草丛中忽明忽暗。“刘婶也是好心,不至于这么狠吧?” 一个年轻人踢着石子,语气中带着不满。
“这不是狠!” 陈淑芬突然从树后转出来,手里的老式手电筒照亮了众人惊讶的脸,“王氏集团就盼着咱们内乱!还记得黑板报被涂改的事吗?” 她的话让空气瞬间凝固,夏夜的风似乎也变得阴冷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氏集团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买通了游手好闲的青年阿强,让他在社区里搞破坏。一天傍晚,邓丽君甜美的歌声突然从阿强家窗户飘出,在充满八十年代气息的街道上显得格格不入。
正在巡逻的张铁牛立刻警觉起来,他大步走到阿强家门口,用力敲门。“开门!” 他的大嗓门震得门板嗡嗡作响。
阿强脸色苍白地打开门,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小型蓝牙音箱。“好啊你!” 张铁牛一把夺过音箱,怒目圆睁,“违反规矩,罚款五十块,外加义务劳动一周!”
阿强却突然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你们以为能一直这么霸道?外面的世界早就天翻地覆了,你们还守着这破地方当宝贝!”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李思成匆匆赶来。他看着阿强,眼神中既有愤怒又有惋惜。“孩子,你以为外面的繁华是真的好?”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李晓聪染着黄头发,戴着夸张的耳钉,眼神空洞,“我的孩子,就是被那些‘繁华’迷了眼,成了废人……”
阿强的眼神动摇了,他低头看着自己脚上那双新潮的运动鞋,喉咙动了动:“我…… 我就是缺钱……”
这件事之后,自治委员会意识到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陈淑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了 “怀旧故事会”,每周三晚上在大礼堂准时开讲。她戴着老式圆框眼镜,拿着精心撰写的牛皮纸手稿,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婉转。“那时候,虽然穷,但人心齐啊!” 她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江湖,靠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众人一心!” 台下的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另一边,张铁牛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成立了 “护镇队”。他们穿着自制的红袖章,手持木棍,每天在乡镇里巡逻。遇到外来人员,他们比锦衣卫查户口还要仔细。有一次,一个背着旅行包的游客想混进乡镇,护镇队员们立刻将他围住,上下打量,还仔细检查了他的行李,差点把人家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
一个月后,乡镇举行了盛大的表彰大会。大礼堂里人头攒动,墙上挂着 “社区自治,人人有责” 的大红横幅,下面的桌子上摆满了从供销社换来的奖品:印着牡丹图案的搪瓷缸、印着孙悟空的铁皮铅笔盒、包装精美的大白兔奶糖。
李思成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心情格外激动。“现在,我要表彰几位有功之人!” 他的话音刚落,礼堂里顿时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王伯,火眼金睛,查出违规物资五起,奖励‘最佳监督奖’!”
王伯拄着旱烟杆,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迈着缓慢但坚定的步伐走上台。他接过奖品时,手微微颤抖,声音哽咽:“这都是我该做的,只要能守住咱们这地方,再辛苦也值得!”
“还有张铁牛,带领护镇队抓获可疑人员三人,奖励‘守护之星’!” 张铁牛大步流星地走上台,红着脸挠了挠头,腰间的哨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这是大伙儿的功劳,我只是出了点力!” 他的话朴实无华,却赢得了满堂喝彩。
最让人惊喜的是小胖,他因为举报同学偷偷带游戏机,获得了 “小小卫士奖”。孩子抱着奖品 —— 一个崭新的铁皮青蛙玩具,笑得合不拢嘴,眼睛弯成了月牙:“我以后还要当大英雄,保护咱们的乡镇!”
然而,表彰大会进行到高潮时,意外突然发生。礼堂的灯光 “啪” 地熄灭,整个礼堂陷入一片黑暗。黑暗中,传来桌椅碰撞的声音和人们的惊呼声。“不好!有人捣乱!” 张铁牛大喊一声,迅速掏出哨子吹出尖锐的声音。护镇队员们立刻掏出老式手电筒,光束在礼堂里四处扫射,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探照灯。
原来是王氏集团派人剪断了电线,还在礼堂外张贴了大量传单,上面写着 “穿越乡镇是牢笼”“还孩子们自由” 等煽动性话语。但这一次,他们失算了。居民们没有慌乱,而是自发拿起扫帚、铁锹,纷纷冲向礼堂外。
小芳抱着孩子站在人群中,大声喊道:“我们这是在守护希望,可不是牢笼!” 她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感染力。在她的带领下,人们将传单撕得粉碎,还四处搜寻捣乱的人。
在这场风波中,自治委员会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他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抢修电线,一部分人负责巡逻,防止再有破坏行为。电工老陈戴着头灯,爬上电线杆,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却毫不在意。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灯光再次亮起时,礼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八月的一天,夕阳将了望塔染成金色。李思成站在塔顶,看着护镇队员们整齐的巡逻队伍,听着从礼堂传来的欢声笑语。远处的山峦被晚霞镀上金边,仿佛在为这场关于守护与成长的战役,勾勒出胜利的轮廓。而王氏集团,注定会在这众志成城的力量面前,铩羽而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李思成和乡镇的居民们,用团结和信念,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