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幕:张狗剩的赎罪
张狗剩蹲在村部柴房的角落里,怀里揣着两个硬邦邦的玉米面窝头,这是毛三让人送来的。柴房里弥漫着干草和霉味,墙角的蜘蛛在结网,他盯着地上的裂缝发愣,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陈老二那张带疤的脸——去年秋天帮那人搬黑布包时,包底渗出的黑色矿粉蹭在他裤腿上,洗了三次都没掉。
“吱呀”一声,柴房门被推开,毛三踩着夕阳的余晖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个蓝布包。张狗剩吓得一哆嗦,窝头差点从怀里滚出来,他慌忙站起来,手在衣角上蹭了蹭,声音发颤:“毛、毛队长,您咋来了?”
毛三把蓝布包放在柴房的木桌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套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还有一双新纳的布鞋。“给你的,”他看着张狗剩紧绷的肩膀,放缓了语气,“刘权利已经招了,陈老二给了他五十块钱,让他稳住村民。你帮陈老二搬过包,这事也瞒不住,但你要是愿意帮我们,算你立功。”
张狗剩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他搓着手,脚尖在地上画圈:“我、我怕陈老二报复我。那人下手黑,去年邻村王麻子就因为多问了句兽首的事,被他打断了腿。”
“我们会保护你,”毛三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放在桌上,照片上是陈老二的档案照——左脸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眼神阴鸷。“县公安局的人已经在镇上布控了,只要陈老二敢露面,肯定跑不了。你只要帮我们把他引到废弃窑洞,之后的事不用你管。”
张狗剩盯着照片上的刀疤,想起去年秋天在水库边,陈老二攥着他的手腕说“敢走漏风声,就把你沉到水库底”的场景,后背一阵发凉。但他又想起自己偷摸去墓里拿陶俑时,被毛三抓住却没送官,只是让他写了份保证书;想起村里因为干旱,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要是立了功,说不定还能得到点粮食补助。
他咬了咬牙,伸手拿起桌上的粗布衣裳:“毛队长,我干!但我有个条件——这事成了之后,能不能给我家留点粮食?我娘和娃都快饿肚子了。”
毛三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两斤粮票放在桌上:“这是先给你的,事成之后,县文化馆还会给你发奖金。你现在就去镇上,找你认识的那些闲散人,就说你有个‘好东西’要卖,是唐代的兽首,能值大价钱,想找个懂行的买家。记住,只提兽首,别多说别的,要是有人问起,就说东西在废弃窑洞里,要亲眼见了买家才肯拿出来。”
张狗剩把粮票小心地揣进怀里,又拿起那套粗布衣裳,叠得整整齐齐抱在怀里。他走到柴房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毛三:“毛队长,你们可千万得保护好我。”
毛三挥了挥手:“放心去吧,我们的人会跟着你。”
看着张狗剩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的土路上,毛三从木桌下拿出一个小巧的铜铃,轻轻摇了两下。不一会儿,一个穿着便衣的公安干警从柴房后面的草垛里走出来:“毛队长,都安排好了,我们的人会跟在张狗剩后面,确保他的安全。”
毛三点点头,走到柴房门口,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水库的方向传来几声狗吠,风吹过树梢,带着一股泥土的腥味。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撬棍,心里盘算着——陈老二狡猾得很,肯定会多带人手,废弃窑洞的地形复杂,得提前在周围布好埋伏,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十七幕:郭维的科学准备
郭维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忙得满头大汗,桌上摆满了各种仪器——有从北京带来的感应灯,有相机,还有几个用铁皮做的简易陷阱。帐篷外传来队员们整理工具的声音,他拿起一个感应灯,仔细检查着灯座上的电线,确保没有松动。
“郭老师,这感应灯真的能管用吗?”年轻队员小李端着一碗水走进来,递给郭维,“我刚才试了一下,稍微碰一下旁边的石头,灯就亮了,要是陈老二他们进去,肯定会触发。”
郭维接过水,喝了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感应灯是用震动触发的,灵敏度很高,只要有人在窑洞周围走动,灯就会亮。我们把灯藏在窑洞周围的草丛里,灯一亮,埋伏的人就能立刻知道他们来了。”
他指着桌上的相机,继续说道:“这相机是改装过的,镜头对着窑洞门口,只要感应灯亮,相机就会自动拍照。到时候就算陈老二想抵赖,照片也能当证据。还有这些铁皮陷阱,里面放了石灰粉,要是他们踩到,石灰粉会迷了他们的眼睛,我们就能趁机制服他们。”
小李蹲在桌前,看着那些铁皮陷阱,好奇地问:“郭老师,您怎么懂这么多啊?这些改装的仪器,看着比我们队里的还好用。”
郭维笑了笑,拿起一个感应灯,摸了摸灯座:“我以前在博物馆工作时,跟着老专家学过不少改装仪器的方法。考古不仅要懂历史,还得懂点科学技术,有时候这些小发明,能帮上大忙。”
他想起三年前在黑风岭,要是当时有这些感应灯,说不定就能早点发现老陈的异常,也不会让陈老二得逞。想到这里,他的眼神暗了暗,手里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这次一定要抓住陈老二,为老陈报仇,也为黑风岭的考察队讨个说法。
“对了,郭老师,”小李突然想起什么,说道,“毛队长让我问您,老陈骨骸里的矿粉,还有没有剩下的?他想让您再检测一下,看看和废弃窑洞里的矿粉,是不是完全一样。”
郭维点点头,从一个铁盒子里拿出一小包黑色粉末,放在桌上的显微镜下:“我早上已经检测过了,废弃窑洞里的矿粉,和老陈骨骸里的,还有黑风岭的煤矿样本,成分完全一致。这说明陈老二肯定在窑洞里藏过老陈的骨骸,后来又转移到了唐墓里。”
他调整了一下显微镜的焦距,让小李凑过来看:“你看,这些矿粉里的含硫量很高,这是黑风岭煤矿特有的特征,其他地方的煤矿,没有这么高的含硫量。陈老二以为把骨骸埋在唐墓里,就能掩盖罪行,却没想到矿粉成了证据。”
小李看完显微镜,直起身子,感慨道:“还是科学管用,要是光靠猜,还真不一定能发现这些线索。郭老师,以后您可得多教教我们这些科学方法,让我们也能像您一样,从细节里找证据。”
郭维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只要你们愿意学,我肯定教。考古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说不定一个小小的矿粉,就能揭开一个大秘密。”
两人正说着,帐篷外传来毛三的声音:“郭维,准备得怎么样了?张狗剩已经去镇上了,估计今晚就能有消息。”
郭维站起身,把桌上的仪器收进一个大箱子里:“都准备好了,感应灯、相机、陷阱,都调试好了。只要陈老二敢来,保证让他插翅难飞。”
他跟着毛三走出帐篷,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青龙村,只有远处的水库边,还隐约能看到几盏煤油灯的光亮。风里带着一丝凉意,郭维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心里默念着——老陈,再等等,很快就能为你报仇了。
第四十八幕:陈老二的上钩
镇上的“老王茶馆”里,烟雾缭绕,几张木桌旁坐满了喝茶聊天的人。张狗剩坐在靠角落的一张桌子旁,面前放着一杯凉茶,眼神时不时瞟向门口。他已经在这里坐了一个多小时,按照毛三的吩咐,跟几个认识的闲散人说了“有唐代兽首要卖”的事,现在就等陈老二的人来。
突然,茶馆门口走进来一个穿着黑色短褂的男人,身材高大,左脸一道刀疤格外显眼——正是陈老二。张狗剩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慌忙低下头,假装喝茶,用眼角的余光盯着陈老二。
陈老二扫了一眼茶馆里的人,目光落在张狗剩身上,他慢悠悠地走过去,坐在张狗剩对面,声音压低:“听说你有好东西要卖?”
张狗剩手一抖,茶水洒了一点在桌上,他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结结巴巴地说:“是、是有个好东西,唐代的兽首,上面还镶着红石头,能值大价钱。”
陈老二冷笑一声,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张狗剩,你小子别跟我耍花样。去年秋天你帮我搬过包,知道那东西的来历。现在突然说要卖兽首,是不是想黑吃黑?”
张狗剩心里一慌,赶紧摆手:“不是不是,陈大哥,我哪敢啊。这不是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嘛,我娘还病着,急需钱治病。我想着这东西放在我这儿也不安全,不如找个懂行的买家卖了,换点钱给我娘治病。”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放在桌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小块红色的石头——是毛三让他准备的,说是从唐墓里捡的普通石头,用来骗陈老二的。“陈大哥,你看,这就是兽首上掉下来的红石头,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带你去看实物,就在水库边的废弃窑洞里。”
陈老二拿起那块红石头,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用指甲刮了刮,眼神里闪过一丝怀疑。但他转念一想,张狗剩就是个贪财怕事的主儿,肯定不敢跟他耍花样,而且他最近也确实在找机会把兽首卖出去,要是能通过张狗剩找到买家,也省了不少事。
“行,我信你一次,”陈老二把红石头还给张狗剩,站起身,“今晚三更,你带我去废弃窑洞。要是真有那东西,我给你一笔钱,要是你敢骗我,就别怪我不客气。”
张狗剩赶紧点头,把红石头收进怀里:“放心吧,陈大哥,我肯定不骗你。今晚三更,我在窑洞门口等你。”
陈老二又看了张狗剩一眼,转身走出了茶馆。看着陈老二的身影消失在街头,张狗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赶紧站起身,假装去厕所,从茶馆后门溜了出去——按照约定,他要把陈老二同意去窑洞的消息告诉埋伏在附近的公安干警。
茶馆对面的巷子里,两个穿着便衣的公安干警正盯着茶馆门口。看到张狗剩溜出来,其中一个赶紧迎上去:“怎么样?陈老二上钩了吗?”
张狗剩点点头,声音还有点发颤:“上钩了,他说今晚三更在废弃窑洞门口见面。他好像有点怀疑我,不过没看出什么破绽。”
“好,”另一个干警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张狗剩,“这是毛队长给你的,上面写着窑洞周围的埋伏位置,你今晚去的时候,按照纸条上的标记走,别踩到我们的陷阱。记住,见到陈老二后,尽量拖延时间,等我们的信号再行动。”
张狗剩接过纸条,小心地揣进怀里,又看了一眼巷子里的干警:“你们可千万要准时到啊,我怕陈老二带了人手,我应付不过来。”
“放心吧,我们的人已经在窑洞周围埋伏好了,只要陈老二敢来,肯定跑不了。”干警拍了拍张狗剩的肩膀,“你现在先回村,晚上按照约定的时间去窑洞就行。”
张狗剩点点头,转身朝着青龙村的方向走去。夜色渐深,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只有几盏路灯在风中摇曳。他摸了摸怀里的纸条,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只要今晚能抓住陈老二,他就能立功,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点了。
而此时,废弃窑洞周围已经布满了埋伏。毛三带着队员们藏在窑洞附近的草丛里,手里拿着铁锹和撬棍;郭维则在窑洞门口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安装好了相机和感应灯;公安干警们也都做好了准备,手里握着枪,盯着窑洞门口的方向。
风从窑洞的洞口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泣。毛三看了一眼手里的怀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离三更还有一个多小时。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队员说:“都打起精神来,陈老二狡猾得很,说不定会提前来探查情况,千万别暴露了。”
队员们纷纷点头,握紧了手里的工具。郭维从大树上下来,走到毛三身边,低声说道:“感应灯和相机都安装好了,只要陈老二靠近窑洞,灯就会亮,相机也会自动拍照。我们已经把窑洞周围的杂草清理了,他们要是想逃跑,也没那么容易。”
毛三点点头,抬头望向夜空。今晚的月亮很圆,照亮了整个水库,远处的青龙村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他深吸了一口气,心里默念着——今晚,一定要抓住陈老二,为老陈报仇,也为青龙村的百姓除了这个祸害。
(第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