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王家村的晨光刚漫过屋楼崮的山尖,村广场就炸开了锅。老周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正指挥着几个年轻村民把红绸子往老槐树上缠,绸子边角绣着东夷莒氏的“日云山”刻符——是村里的绣娘连夜赶制的,针脚里还带着新棉线的韧劲。“左边再高些!要让山神爷也看见咱的热闹!”老周嗓门洪亮,惊飞了枝头几只麻雀,却逗得围观的孩子笑作一团。
广场东侧,王婶正把晒好的花生、栗子往竹筐里装,竹筐上贴着红纸剪的“福”字,边角还沾着点神泉的泉水——她昨儿特意去泉边洗了筐,说“沾点灵气,吃着更甜”。不远处,张叔带着几个村民搭临时舞台,木板是从村小学借来的旧课桌拼的,他蹲在地上量尺寸,手里的墨斗线“啪”地弹在木板上,留下一道笔直的黑痕:“得稳当点,晓棠和教授们要在上面说话呢!”
林砚背着个布包,刚从后山下来,包里装着新鲜的薄荷艾——她特意采来扎成小束,准备挂在舞台两侧。路过村头小卖部时,小虎正踮着脚往门上贴对联,上联“考古英雄守护家园”贴得歪歪扭扭,下联“村民同心共渡难关”还攥在手里。“晓棠姐姐!快来帮我!”小虎挥着红纸喊,林砚走过去,扶住他的胳膊调整位置,指尖触到纸边的折痕——是小虎用尺子比着折的,虽不平整,却满是认真。
“对了姐姐,我还把爷爷的笔记复制品带来了!”小虎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线装小本子,封面上是他画的简笔古墓和神泉,“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林爷爷是大英雄!”林砚看着本子上稚嫩的笔触,眼眶微热,她摸了摸小虎的头:“好,咱们把它放在舞台最前面,让所有人都看见。”
日头渐渐升高,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来,混着杀猪宰羊的热闹气,飘向屋楼崮的方向——那是王家村久违的、踏实的烟火气。
第二幕
正午的阳光洒在舞台上,红绸子被晒得发亮,薄荷艾的清香随着风飘满广场。台下挤满了人,前排坐着张教授、李教授,还有从邻村赶来的乡亲,后排的孩子们骑在大人肩膀上,手里举着五颜六色的纸风车,风一吹,“哗啦”作响。
林砚走上舞台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她手里握着祖父的旧工作证,证件上的徽章在阳光下泛着淡光。“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1962年的夏天,有个叫林培之的考古队员,来到了屋楼崮下...”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从祖父发现毒骨,到用身体堵住血玉椁的缝隙,再到村民们一起对抗黑市、清理毒雾,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台下人的情绪。
讲到“林培之留下笔记,说‘烧了我的骨骸,别让毒传出去’”时,台下的老周悄悄抹了把眼泪——他想起父亲当年说的“戴眼镜的先生守着古墓”,原来就是这位老人。坐在前排的张教授轻轻点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或许是在记录这段不该被遗忘的过往。
“现在,毒源控制住了,村子安全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人的——是老周叔日夜照顾病人,是小虎帮着追踪坏人,是每一位村民拿起锄头保护家园...”林砚的话没说完,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有人喊“晓棠说得对!”,还有人喊“林爷爷也是咱村的人!”
掌声落下后,小虎带着几个孩子跑上舞台,他们穿着绣着薄荷艾的小褂子,手里拿着自制的木笛。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吹着简单的旋律,跳着模仿东夷祭祀舞的小动作,舞台下的村民们跟着打拍子,连李教授都忍不住点头跟着节奏晃。当《守护家园》的旋律结束时,小虎站在舞台中央,大声说:“我以后也要当守护者,像林爷爷和晓棠姐姐一样!”台下的掌声,比刚才更响了。
张教授走上台时,手里拿着一份考古报告:“王家村的古墓,不仅是东夷文化的宝藏,更是‘守护’的见证。以后,我们会和村里一起,把这段历史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有群最勇敢的人。”李教授接着说:“我已经联系了出版社,要把林培之先生的故事和东夷文化写成书,书名就叫《屋楼崮下的守护者》!”台下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孩子们的纸风车转得更快了。
第三幕
夜幕降临时,村广场中央燃起了篝火,木头“噼啪”地响着,火星子往上蹿,照亮了周围一张张笑脸。老周抱着把旧吉他,坐在篝火旁调弦,他手指有些粗糙,按和弦时偶尔会出错,却没人在意——大家更在意的,是他要唱的那首《王家村的歌》,是他自己编的词,唱的都是村里的事。
“屋楼崮下王家村,神泉水甜养育人,毒骨来咱不怕,同心协力守家门...”老周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情,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跟着一起唱,连不太会的孩子都跟着哼调子。林砚坐在人群里,手里握着一束薄荷艾,是小虎刚给她的,叶子上还带着篝火的温度。
王婶端着一大盘烤红薯走过来,分给大家:“刚从灶里掏出来的,热乎着呢!”林砚接过一块,剥开焦黑的外皮,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咬一口,甜得暖到心里。她看向不远处的祖父纪念碑,月光洒在碑上,“考古先驱,守护家园”八个字格外清晰——仿佛祖父也在看着这一切,看着他用生命守护的村子,如今这般热闹。
“晓棠姐姐,来跳舞呀!”小虎拉着林砚的手,把她拽进跳舞的人群里。村民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转圈,脚步踩着吉他的节奏,偶尔有人故意踩错步子,引得大家笑作一团。林砚跟着转圈,风拂过她的头发,带着薄荷艾的清香和篝火的暖意,她忽然觉得,祖父的心愿,或许就是这样——让王家村的人,永远这样笑着,永远这样安稳地生活。
篝火渐渐暗下来时,有人提议放孔明灯。一盏盏写着“平安”“顺遂”的孔明灯升起来,飘向屋楼崮的夜空,像一颗颗星星。林砚看着孔明灯,在心里轻声说:“爷爷,您看,王家村很好,大家都很好,我会继续守护这里,像您一样。”
夜风吹过广场,薄荷艾的叶子轻轻晃动,篝火的余温留在地上,留在每个人的心里。如此温暖的夜晚。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