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基地的时空监测中心内,蓝晓盯着水晶屏幕上的能量图谱,指尖悬在控制台上方迟迟未落下。屏幕上代表“宇宙熵值”的红色曲线,正以每月0.3%的速度异常攀升,而异常的源头,指向宇宙边缘一片从未被探索过的“失落星域”——那里是远古文明记载中“时空实验废弃区”,因时空结构不稳定,联盟从未派人深入探查。
“熵值异常绝非自然现象。”蓝晓将图谱投射到公共屏幕,画面中失落星域的边界泛着诡异的灰光,“这片星域的时空壁垒比其他区域薄30%,现在正不断向外泄露一种‘熵能’——它会加速物质的衰退,刚才监测到一颗原本稳定的行星,在熵能影响下,三天内就从宜居星球变成了荒漠。”
亚瑟走进监测中心时,正听到蓝晓的分析。他的狮心本源突然微微发烫,掌心的金色纹路与屏幕上的熵能波动产生微弱共鸣。“这种能量……让我想起埃索斯星域古籍中记载的‘衰退之力’。”亚瑟的金色瞳孔凝起,“古籍说,它是远古文明试图‘逆转时空’失败的产物,最终被封印在时空裂隙中,没想到会从失落星域泄露出来。”
伊丽莎白很快召集核心成员,星海大厅的星图上,失落星域被标注成醒目的红色区域。“失落星域内有至少十颗宜居星球,若熵能继续扩散,不出半年就会蔓延到联盟的边境星域。”林越的手指划过星图,“我们必须立刻派出探查队,查明熵能的源头,找到阻止它扩散的方法。”
亚瑟主动请缨:“我带领先锋小队前往失落星域。狮心本源能感知并暂时压制熵能,加上铁小锤的机械防护、星芽的共生植物,应该能应对初步的侵蚀。”
三天后,改造后的“启航号”启航。舰身外层加装了三层星环秘银与时空水晶复合装甲,能有效隔离熵能;内部培育舱里,星芽新培育的“抗熵草”正散发着淡绿色光芒,这种植物能吸收微量熵能并转化为无害的生命能量;蓝晓则升级了星屑导航,新增“熵能规避模式”,能实时避开高浓度熵能区域。
当战舰驶入失落星域边界时,舷窗外的景象骤然变得荒凉。原本璀璨的星空蒙上一层灰雾,远处的行星表面布满龟裂的纹路,大气层如同被抽走般稀薄——这是熵能侵蚀的典型特征。
“前方500公里处有一颗‘绿星’,原本是远古文明的农业实验基地,现在仍有微弱的生命信号。”蓝晓的探测仪响起提示音,“但星球表面的熵能浓度已达0.8%,超过安全阈值的两倍。”
亚瑟下令登陆绿星探查。登陆艇降落在一片枯萎的森林中,地面的土壤呈现出异常的灰白色,踩上去如同粉末般易碎。星芽蹲下身,将抗熵草的种子埋入土壤,种子在淡绿色光芒中发芽,却只生长了几厘米就停止了,叶片逐渐泛黄——这里的熵能浓度远超抗熵草的承受极限。
“熵能正在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连植物的生命能量都被吞噬。”星芽的声音带着凝重,她取出特制的“熵能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值不断跳动,“地下100米处有一个能量源,可能是远古文明的实验装置,熵能就是从那里泄露出来的。”
众人跟着检测仪的指引,来到一处地下遗迹入口。遗迹的石门上刻着远古符文,蓝晓解读后脸色骤变:“上面写着‘熵能核心实验区’,警告‘核心不稳定,禁止靠近’——这里就是熵能的源头!”
亚瑟推开石门,一股冰冷的灰雾扑面而来,检测仪的数值瞬间飙升到1.5%。遗迹内部的墙壁布满裂痕,地面散落着远古文明的机械残骸,残骸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粉末,轻轻一碰就化为齑粉。
深处的实验室内,一台半损毁的水晶装置正散发着灰光,熵能如同雾气般从装置的裂缝中涌出。装置旁,一具远古文明的骸骨靠在墙壁上,手中紧握着一块淡蓝色的水晶——水晶表面刻着与时空稳定晶相似的纹路,却泛着微弱的抗熵光芒。
“这是‘抗熵水晶’!”蓝晓激动地拿起水晶,“它能中和熵能!你看,靠近它的灰雾都消散了!”
亚瑟接过水晶,狮心本源突然发烫,金色能量与水晶的淡蓝色能量交织,形成一道稳定的能量场。周围的熵能如同遇到阳光的冰雪,快速消退,地面的土壤甚至开始恢复微量的生机。
“不好!装置的熵能浓度在飙升!”铁小锤突然大喊,实验装置的裂缝中涌出大量灰雾,检测仪的数值突破2%。亚瑟立刻展开“狮心领域”,金色光芒覆盖整个实验室,暂时压制住熵能的爆发。
“这里太危险了,我们必须带着抗熵水晶立刻撤离!”亚瑟下令,众人快速返回登陆艇。当登陆艇升空时,绿星表面突然发生剧烈震动,大量灰雾从地面喷涌而出,整颗星球的大气层在熵能侵蚀下彻底消散,变成了一颗死寂的岩石星球。
返回“启航号”后,蓝晓立刻对水晶进行分析:“抗熵水晶的能量来自‘时空稳定因子’,与时空稳定晶同源,但经过了特殊改造,能针对性中和熵能。不过它的能量有限,只能覆盖小范围区域,要阻止熵能扩散,必须找到失落星域的‘熵能核心塔’——那里应该存放着更多抗熵水晶,也是控制熵能泄露的关键。”
亚瑟看着手中的抗熵水晶,金色瞳孔中闪过坚定:“无论熵能核心塔有多危险,我们都必须找到它。这不仅关乎联盟的安危,更关乎整个宇宙的存亡。”
“启航号”继续深入失落星域,舷窗外的灰雾越来越浓,远处的星球如同被抽走灵魂般死寂。但舰内的抗熵草在水晶的能量加持下,重新焕发生机,淡绿色的光芒为这片荒凉的星域,带来了一丝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