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远受封“开国县男”的消息,如同在一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千斤巨石,瞬间在长安的顶级权贵圈层,尤其是那些盘根错节、底蕴深厚的世家豪族间,激起了滔天巨浪和层层叠叠的涟漪。
以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代表的高门大姓,传承数百年,彼此联姻,互通声气,向来眼高于顶,视寒门庶族如无物。
对于杜远这等毫无根基、仅凭一些闻所未闻的“奇巧之功”便骤然获得爵位的乡下小子,他们本能地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难以掩饰的轻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的警惕。
“杜远?可是那个献上筒车、曲辕犁又搞出什么吃蝗虫邪法的乡野村童?”某处深宅大院的书房内,一位身着锦袍、气度雍容的老者(或是某世家在京的主事人)放下茶盏,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
“回禀家主,正是此人。陛下已下旨,封其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封地就在其本村。”下首的管事恭敬回答。
“开国县男?哼,陛下倒是越来越‘大方’了。”老者冷哼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区区黄口小儿,偶得奇技,便骤得爵禄,岂不惹人笑话?去,派人仔细查探,看看此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是真有惊世之才,还是…背后另有高人指点,走了什么幸进之门路?”
类似的对话,在各大世家的府邸中悄然上演。一时间,诸多手握重权、富可敌国的世家豪族,不约而同地派出了家中蓄养的精干探子、或是花费重金收买的江湖奇人、绿林高手。
怀揣着各自的目的——或为窥探那传说中的高产作物之秘,或为摸清杜远的真实底细和性格弱点,或纯粹是想看看能否从这个新晋“暴发户”身上找到突破口,分一杯羹——悄然离开了长安,如同鬼魅般潜向渭水河畔那个突然变得无比瞩目的杜家村。
然而,令所有势力都感到极度意外,甚至隐隐惊骇的是,他们派出的这些自诩身手不凡、经验老道的探子,只要一靠近杜家村外围那片被无形力量划定的警戒范围,就仿佛撞上了一堵冰冷坚硬、毫无缝隙的铜墙铁壁!
这堵“墙”,是由程处默麾下那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百战老兵,以及李世民后来增派的那一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禁军,按照最高等级的军事警戒标准,共同构筑而成的死亡地带。
明面上,进出村子的要道设立了坚固的卡哨,披甲持锐的士兵日夜值守,目光锐利地盘查每一个陌生人。
暗地里,林间、坡后、草丛中,不知隐藏着多少双鹰隼般的眼睛和淬毒的弩箭。巡逻队按照严密的时辰和路线交错不息,几乎没有死角。
高处,新搭建的了望塔上,哨兵能将方圆数里的动静尽收眼底。
更有李世民通过程处默下达的、不容任何置疑的死命令:任何未经报备许可、形迹可疑、试图窥探杜家村核心区域(尤其是天工院、高产试验田、曲辕犁作坊)者,首次发现,立即警告驱离;若敢再次靠近或试图反抗,无需请示,值守将士可直接以弓弩射杀!格杀勿论!
于是,世家派出的探子们遭遇了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惨痛挫败:
有人刚凭借轻功摸到村外树林,还没看清村里布局,就被几个仿佛从地里钻出来的、眼神冰冷如同磐石的老兵“客气”地“请”了出去,警告之言冰冷刺骨,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气。
有人自恃潜行术高超,试图趁着夜色掩护潜入,却不知何时触发了不知名的警戒装置(或许是铃铛,或许是绊索),顿时火把四起,犬吠大作,几支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精准无比地钉在他脚前不到一寸的土地上,箭尾兀自颤动,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
更有那不信邪、自恃武功高强的江湖亡命徒,收了重金,试图强行闯卡,结果连村子的篱笆墙都没看到,便被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射来的数支劲弩当场射成了刺猬,尸体迅速被拖走,处理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未在这世界上存在过。
一个个失败、甚至失踪的消息传回各世家主事人耳中,他们先是震惊错愕,继而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这杜家村哪里是个寻常的乡下庄子?这分明是一个武装到牙齿、戒备森严程度堪比皇家禁苑或军事要塞的堡垒!
其防卫体系之严密,反应速度之迅捷,处置手段之狠辣决绝,远超一个最低等爵位“开国县男”应有的、甚至能够拥有的护卫水准!其投入的钱粮、兵甲、精锐人手,绝非一个刚刚受封的乡下小子能够承担和调动的!
“这…这绝非一个杜远能有的手笔和能量!”几乎所有的世家家主都得出了相同的、令人不安的结论。
“如此规格的防护,背后定然是陛下!是陛下在倾注资源,全力支持!”
“那杜远,不过是被陛下推到台前的一个幌子,一个傀儡!什么新式农具,什么高产作物,甚至那惊世骇俗的灭蝗吃法,恐怕都出自陛下授意,或是其暗中网罗的能工巧匠、奇人异士所为,只不过借了杜远这个看似‘纯良无辜’的乡下小子之名行事罢了!”
很快,在一处极其隐秘、守卫森严的别院密室内,几位来自不同世家大族的重量级代表,借着夜色的掩护,秘密聚会了。室内只点着几盏昏黄的油灯,光线摇曳,映照着他们阴沉不定、各怀鬼胎的脸庞。
“诸位,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吧。”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率先打破沉默,来自一位崔姓的代表,“那杜家村,铁桶一般,我们的人连靠近都难。这绝非一个侥幸得爵的小儿所能为。背后站着谁,不言自明。”
“陛下这是意欲何为?”另一位王姓代表接口道,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愤怒和忧虑,“先是强行‘借粮’,近乎明抢!如今又弄出这么一个神秘莫测的杜县男,还有那些动摇根基的新农具、新作物!下一步是不是要彻底改革田制,动摇我等世家立身之本了?”
“此风绝不可长!”一个声音尖锐地响起,带着决绝的狠厉,“必须将这杜远,连同他背后陛下想推行的那一套东西,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要让陛下知道,这大唐的天下,还不是他李世民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更不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侥幸小子能够搅动风云的!”
“不错!必须联手打压!”众人纷纷附和,很快达成了默契,“在朝堂上,寻找一切机会弹劾他‘蛊惑圣听’、‘僭越礼制’!在物资上,对他进行封锁,他杜家村需要什么,我们就卡死什么!在舆论上,发动清议,贬低其术为‘奇技淫巧’、‘败坏农本’!在经济上,若他敢拿出东西来卖,就联手压价,甚至制造事端,让他血本无归!”
一场针对杜远的、由帝国最强大的世家豪族势力默契形成的无形打压联盟,就在这间昏暗的密室里初步结成。他们决定动用庞大的能量和资源,从各个方面入手,誓要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可能威胁到他们千年利益的“变数”,彻底按死。
而此刻,杜家村内,刚刚接旨谢恩、还在琢磨着“开国县男”这爵位名头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好处(比如那三百户食邑到底能收上来多少粮食或铜钱,能不能用来修更好的水渠)的杜远,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正满意于村子的安全无虞,筹划着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和新作物育种计划,完全没想到,自己已经莫名其妙地、身不由己地成了帝国最高层面权力博弈的焦点和风暴眼,成了世家豪族们眼中必须不惜代价拔除的钉子。
真正的狂风暴雨,正在他看不见也想不到的长安深处,以及那张由利益和血缘编织成的巨网中,飞速酝酿、积蓄着力量。杜远这真是,人在村中坐,祸从天上来,结结实实地躺着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