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谷学堂回来,杜远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计划。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派人去将长孙涣与杜构叫来自己的书房。
长孙涣(长孙无忌次子)和杜构(杜如晦之子)很快便赶到了。两人如今在杜家村历练,早已褪去了初来时的青涩与浮躁,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干练。他们知道,杜远突然召见,必定是有重要事情交代。
书房内,杜远从书柜的隐秘处取出了两叠他早已绘制、书写好的文稿。他将其中一叠较厚、包含了从选料、蒸煮、漂洗、抄造到晾晒等改良造纸全套工艺流程的图纸和说明,郑重地交给了杜构。
“杜构,这是改良造纸之术。”杜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要你组建一个可靠的团队,严格按照这上面的方法,造出成本更低、产量更大、质地更优的纸张来。这是解决学堂课本,乃至将来影响天下文教的基础!”
接着,他又将另一叠写满了活字印刷原理、制胚、刻字、排版、印刷详细步骤的文稿,交给了面露期待的长孙涣。
“长孙涣,你负责这个——活字印刷术。”杜远指着文稿上的图示解释道,“用胶泥或木料制成一个个单字印章,根据需要排版,刷墨覆纸印刷。印完一版后,字模可以拆下来重复使用。此法若能成功,印制书籍的效率将提升百倍千倍,成本则大幅降低!”
当杜构和长孙涣粗略翻看完手中的文稿后,两人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迅速转变为极度的震惊!他们出身勋贵之家,自然明白纸张和书籍意味着什么!杜远交给他们的,哪里是什么简单的技艺?这分明是足以撬动天下世家根基、开启万民智慧的惊天神器!
杜构捧着那叠造纸术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都带着颤抖“远哥……”(他们私下对杜远的尊称),这……这造纸之法,竟能如此……如此高效?若真能成,岂不是……”他激动得说不出后面的话。
长孙涣更是双眼放光,死死盯着活字印刷的图示,仿佛看到了无数书籍如同潮水般涌出的景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远哥大才!此……此活字之术,简直是夺天地之造化!若推行天下,寒门学子何愁无书可读?!”
看着两人震惊的模样,杜远神色严肃地叮嘱道:“东西发明出来后,核心技术,尤其是活字的制作、排版和具体的改良造纸配方,必须严格保密!所有生产,只限在杜家村划定的工坊区内进行,参与人员需严格审查。成品不可以对外销售,技术,绝对禁止流出杜家村!你们可能做到?”
杜构和长孙涣闻言,立刻收敛激动,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他们齐齐躬身,斩钉截铁地保证:
“请先生放心!杜构(长孙涣)在此立誓,必严守秘密,不负先生重托!定将此物完美造出,绝不令其外流!若有差池,甘受任何责罚!”
看着两人眼中燃烧的斗志和坚定的承诺,杜远满意地点了点头。
待两人领命,怀揣着足以改变时代的秘密和满腔热血离去后,杜远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杜家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慨。
不知不觉间,当初那些被自家老爹“扔”到他这里,多少带着点纨绔习气的长安二世祖们,竟然都在杜家村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干得风生水起:
房遗爱这个憨直的汉子,负责水泥生产和建筑指导,搞得有声有色;
杜荷打理着“金谷丰酿”和长安的“五谷丰登”酒楼,将商业版图经营得红红火火;
魏叔玉潜心教育,将金谷学堂从一个小私塾发展到如今近五百人的规模;
程处亮、尉迟宝琪、秦怀道这几个将门虎子,则把杜家村护村队训练成了令人生畏的“特种兵”,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全;
如今,杜构和长孙涣也分别肩负起了造纸和活字印刷这两项足以影响文明进程的重任。
“好家伙……”杜远摸了摸鼻子,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这杜家村,都快成了大唐顶级二代实训基地和黑科技研发中心了……”
他从没想过要刻意去组建什么班底,只是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这些年轻人的潜力和特长,给予了他们信任和舞台。而他们,也用努力和成果回报了这份信任。
这股凝聚起来的力量,或许比他之前拿出的任何一件具体发明,都更加珍贵和强大。杜远看着远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有了这些人,有了这些技术,他想要改变的,或许不仅仅是杜家村,也不仅仅是让王萱和家人过得更好,而是能为这个他逐渐融入的时代,真正留下一些更深刻、更久远的印记。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他麾下这支初具雏形的“梦之队”,让他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