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做的体能测试,是根据王韧训练特种兵时的体能测试简化来的。他只挑选了四项,其中第一项是负重长跑。
他派一队士兵,去把原来蛮军大营的周边,稍稍平整了一下,作为长跑的场地。
他让蛮兵背上二十斤沙土,绕着这营地跑,一圈用一炷香的时间算合格,超过一炷香就不合格了。
第二项是引体向上。他在周边的小树林中,在两棵树之间横上一根枪杆,便做成了一个单杠。这一项得连续拉上四十九下,才算合格。
第三项是立定跳远,这个要跳到两步外,而且人不倒,才算合格。
最后一项是仰卧起坐。一气做五十个算达标,中间停留超过二息时间,淘汰。
他让蒋琬安排人做记录,把所有的蛮兵分成四队,不同的项目同时进行。做完一项休息两刻钟,再进行下一项。
这些检测体能的项目,又吸引了许多蛮兵过来报名。很快,又有1000人加入了测试的队伍。
徐越对此也十分好奇,他过去看了一下,觉得这些事儿挺有用的。
长跑测士兵的体力耐力,引体向上测手臂的力量,仰卧起坐看你腰部的力量,而立定跳远则是腿部的力量。
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这些都出色,那绝对是一个好苗子。只要稍微经过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士兵。
训练开始以后,很多没有报名的士兵也不回家了,都聚在边上看他们测试。
由于蛮兵常年在山里生活,穿山跳涧那是常事,他们的体能相对来说非常好。4000多人,只有200多个不合格。还是老的老小的小。
后边,又有一些蛮兵前来报名,张辽没有再给他们当场测试。而是让他到徐越那边去登记,后边由徐越给他们测试。
因为前面的3000多人就测试到了下午,张辽还要急着赶去辰阳。
张辽发现的两个人才,一个是一位少年,本来是要淘汰掉的,那位少年只有16岁,体格有点瘦弱。
被淘汰之后,他死活不肯离开,硬缠着张辽要加入汉军。
他只有一个母亲,还在病中。他跟着巴胡出来打仗,是为了挣点钱,抢点东西回去给母亲抓药治病。
少年的第一项测试是,立定跳远。他前三项的成绩都还不错,只是最后一项的耐力,他没有达标。
他告诉张辽,他学过汉人的武功。他跑得慢了,是因为昨天晚上没有吃饭。又折腾了一晚。没有气力了。
张辽有点疑惑,出来打仗,晚饭不吃岂不是不要命了吗?是带兵的将领故意克扣士兵的粮食吗?
少年的回答,让他有些心酸。因为晚上吃了饭就睡觉,所以他一般不吃。他把饭给藏了起来,留着带回家去给母亲吃。
张辽问他藏在哪里,他便指了指树林。他藏在了一个树洞里。
一会儿,那少年便把饭取了出来。藏了已经不是一顿饭了,足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
张辽的直觉告诉他,他应该收下这个少年。
直到少年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功夫,张辽发现这少年的武艺不低。如果有长足气力的话。应该跟自己差不多。
那少年名字叫向汉。而那少年特意跟张辽说,汉是汉人的汉。因为当年他母亲怀着他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生他的时候又难产。
恰好有一个进山采药的汉人郎中,救了下他母子。母亲便给他取名叫向汉。他的武艺是母亲教的。最终,张辽收下了他。
另一个是一位青年叫沙僧。他是一个孤儿,在蛮人中吃百家饭长大的。
他曾经把自己讨来的饭,施舍给一个游方的老年蛮僧。
那蛮僧却不是一个纯正僧人。他吃了沙僧的饭以后,便在沙僧家里住了下来。
蛮僧先是教会了沙僧射箭打猎,两人便有了肉吃。
那蛮僧从来不自己动手。按他的话说,他不能杀生。但别人杀的,他可以吃肉。
这一住就是多年,而小沙僧也渐渐长大了。
他原来并没有名字。邻里只知道他姓沙,都叫他小沙子。
他15岁那年,那蛮僧给他取名叫沙僧。听起来有点像“杀生”。
又过了几年。那老僧人去世了。沙僧埋葬了老僧以后,便去投军了。
这是他跟着樊会,第一次出山抢劫汉人。还没抢到东西,便被俘虏了。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还没有动手,大家都扔下兵器投降了,他也就随着投降了。
张辽让邢道荣同他下去,过了几招。结果,让张良吃了一惊。邢道荣在沙僧手里竟然没撑过10招。
张辽。便把两人都收进了自己的亲兵队,并让沙僧做了亲兵队的副队长。他把向汉带在自己的身边。
因为小向汉,张辽意识到,有一件事情他必须先做。就是让加入汉军的这些蛮兵,先回家把自己的亲人接出山来,安置好。
这3000多人里边,有2000多是有家属的。前面跑了一个樊会,张辽怕他对这些士兵的家属不利。
他让沙僧带领五百汉兵,陪着这3000多蛮兵,回去把自己的亲人接出来。
他把兵刃也都还了他们,因为这些蛮人都以山神的名义发下了誓言。
所以张来也不怕他们反悔。这个时候,蛮人对神明还是从心里畏惧的。以山神的名义起誓,就是最好的约束。
因此张辽在沅陵又耽误了几天,不过他也又收获了2000多蛮兵。
因为回去搬家的蛮兵又带出了许多人,而且这次有一些俘虏回去后,也跟着把自己的亲人接出了山,然后报名加入汉军。
开始是因为他们有所顾虑,看到张辽派人护送他们搬家,他们自然也就把家人搬出来了,顾虑也就不存在了。
这一下张辽的队伍壮大了许多。这为他后来彻底征服五溪蛮打下了基础,
因为这些人都是天生的山地兵,以蛮治蛮,绝对比他带着汉军进山里同蛮人打游击强得多,
而徐越辖下的人口也增加了四千多户,得了一个不小的政绩。
张辽在沅陵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辰阳,引起了两位蛮族头领的注意,这给张辽带来了一番奇遇,成就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