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德拉会盟,库施臣服,仅仅是一个开始。
广袤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扇形绿洲,滋养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部落和城邦,他们并未亲见汉军兵锋,对库施的突然臣服多持观望甚至敌视态度。
欲真正将这片沃土变为炎汉根基,必须进行彻底的“犁庭扫穴”。
刘备与徐庶深谙此道。他们并未立刻动用宝贵的汉军主力进行消耗性的清剿,而是首先命令新受册封的“库施都督”塔卡,率领其本部兵马,作为讨伐不臣的先锋。
“塔卡都督,既为帝国臣子,当为帝国立功。三角洲诸部,历来多有不服王化者,今命你率军征讨,以示忠诚,亦显帝国之威。”刘备的命令温和却不容置疑。
塔卡已无退路,只得整顿兵马,率先向三角洲地区进发。这些库施军队熟悉地形、气候,与当地部落语言相通,由他们打头阵,既能有效削弱当地抵抗力量,也能进一步消耗库施本部的实力,可谓一石二鸟。
然而,三角洲的部落并非软柿子。他们利用茂密的纸莎草沼泽、错综复杂的水道进行顽强抵抗,塔卡的进军屡遭挫败,损失不小。
“大王,看来单凭塔卡,难以竟全功。”徐庶时刻关注着战报。
刘备点头:“是时候让我大汉锐士,告诉他们何为真正的战争了。翼德、文长!”
“末将在!”张飞、魏延早已摩拳擦掌。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精兵,翼德从左,文长从右,呈钳形之势,跟在塔卡军后方。遇小股抵抗,由塔卡处理;遇坚硬堡垒或大规模敌军,则雷霆击之!务必扫清三角洲全境!”
“得令!”
汉军的加入,瞬间改变了战场形态。
当某个大型部落凭借坚固的土城和沼泽地利,让塔卡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时,张飞率军赶到。
“黑厮们闪开!看俺老张的!”张飞怒吼着,下令推出随军携带的重型弩炮和经过格物院改进、威力更大的火药包(虽仍不稳定,但用于爆破土墙已显效果)。
轰!几声沉闷的巨响后,土城被炸开数个缺口。张飞身先士卒,率汉军重甲步兵如潮水般涌入,后续跟进的库施兵则负责清剿残敌。负隅顽抗的部落首领被张飞一矛挑杀,抵抗迅速瓦解。
另一边,魏延则充分发挥其机动迂回的特点。他避开正面强攻,派遣小股精锐夜间泅渡水道,奇袭部落粮仓、水源地,或者散布“汉军不可战胜、投降者可免死”的言论,制造恐慌。往往大军一到,对方已然士气崩溃,望风归降。
汉军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严明纪律(战后对主动投降的部落并不滥杀)以及那种闻所未闻的“雷霆”武器,迅速在三角洲地区传开。抵抗的意志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逐渐冰消瓦解。
每平定一地,徐庶派出的文官队伍便立刻跟进。
设郡立县:将整个尼罗河三角洲划分为“河内”、“ Alexandria ”(暂用名,后或改)、“下埃及”等三郡,下设十余县。派遣流官担任太守、县令,建立完整的行政体系。
第一批流官多由徐庶、简雍、孙乾等人的弟子或军中识文断字的军官担任。
移民实边:从“洛阳”(原新野城)及后续从海上到来的移民中,分批次迁徙汉人农户至三角洲各战略要地,建立屯田点。
授予土地、农具、种子,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如牛耕、铁犁、水利灌溉)引入,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文化同化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过程,它涉及到一个文化对另一个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强制推行汉语汉字是关键的一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县纷纷设立了“官学”,这些学校不仅招收归附部落的酋长子弟,还向所有愿意接受汉文化教育的人开放。
在官学中,学生们被教授汉文经典,如《诗经》、《尚书》等,以及汉文化的礼仪,如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汉语言文字,还逐渐接受了汉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与此同时,随军道士在各地广泛建立道观,成为传播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他们将道教的教义与当地原始的宗教信仰,如太阳崇拜和尼罗河神崇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这种融合策略有效地减少了道教传播的阻力,使得当地民众更容易接受新的宗教信仰。
例如,在一些地区,太阳神被赋予了道教中某些神只的特性,而尼罗河神的祭祀仪式也融入了道教的元素。通过这样的方式,道教逐渐在地方文化中扎根。
为了进一步巩固汉文化的传播和统治,严厉的惩罚措施被用来禁止使用土着语言进行官方文书工作。任何私下使用土着语言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这不仅包括口头交流,也包括书面文件。
这样的政策旨在消除土着语言在官方场合的使用,从而加速汉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汉文化的同化过程。
筑城戍守是另一个重要的同化策略。在战略要地,仿照中原的建筑样式,修建了夯土或砖石结构的城池。这些城池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高度的防御能力。
派兵驻守这些城池,使得汉文化传播和统治有了坚固的堡垒。这些城池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中心,也是汉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基地。
通过驻军和官员的日常活动,汉文化的各种元素,如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等,逐渐影响和改变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池成为了汉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的熔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短短半年时间,尼罗河三角洲的抵抗基本被肃清。广袤的田野上,出现了汉人农夫驱牛耕地的景象;新建的城池内,传来了朗朗读书声;市集之上,汉人的丝绸、瓷器与当地的物产进行着交易。
虽然底层民众仍需时间慢慢消化,但至少在表面上,这片土地已经烙上了深深的汉文化印记。
刘备站在新建成的“河内郡”治所城楼上,望着这片已臣服于脚下的肥沃绿洲,心中豪情万丈。
他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王国基业!但这仅仅是开始,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尼罗河上游更广阔、也更未知的非洲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