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惊鸿一现
巷弄中的死寂被粗重喘息与压抑呻吟切割得支离破碎。沈墨轩背靠粗粝冰冷的砖墙,每一次呼吸都如同拉扯着灼烧的肺叶,左臂那道深可见骨的刀伤汩汩冒着温热的血液,顺着手臂蜿蜒而下,指尖早已被粘稠的暗红浸透,滴滴答答地落在脚下积起的一小滩血洼中,在寂静的夜里发出令人心悸的微响。脱力感与失血带来的眩晕如同黑色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的意识,视野边缘已经开始模糊发暗。他死死咬着牙关,用意志力强撑着眼皮,目光如同焊铸一般,锁定在前方那道静立如幽渊磐石的灰色身影上。
月光稀薄惨淡,吝啬地洒落,仅能勉强勾勒出来人瘦削却异常挺拔、仿佛蕴藏着无穷爆发力的轮廓。一身毫无杂色、式样极其简洁的深灰劲装,面料看似普通,却在极细微的动作间泛着一种不易察觉的、仿佛能吸敛所有光线的哑光质感,如同夜色凝结而成,完美地融于周遭环境。脸上蒙着同色系的面巾,严实地遮掩了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只余一双眼睛在外——那是唯一能与这沉沉夜色区分的焦点。
那是一双……令人心悸的眼睛。
并非纯粹的冰冷,也非杀气腾腾的凶戾,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近乎绝对的漠然与沉寂。仿佛眼前的一切——血腥的厮杀、痛苦的哀嚎、生命的流逝——于她而言,不过是荒漠中风沙的起落,或是深潭中水纹的荡漾,引不起丝毫心绪的波澜,更谈不上评判与介入。方才那兔起鹘落、近乎鬼魅的出手过程,在沈墨轩残存的印象中,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一种精准、高效到了残酷地步的“清理”或“裁剪”。动作简洁到了极致,没有任何花哨的虚招与冗余的姿态,每一次移动都如尺量般精准,每一次出手都直奔最能瞬间瓦解对手战斗力的关键——关节、穴位、发力点、或是武器掌控的核心。力量的控制更是妙到毫巅,既能以最小代价顷刻间让人失去所有反抗能力,又似乎刻意避开了真正的致命脏腑所在——除非对方自己撞上来。这种将高效与克制诡异融合的手法,远比纯粹的狂暴虐杀更令人感到一种源自骨髓深处的寒意与敬畏。
沈墨轩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干裂渗血的嘴唇翕张,试图挤出几句道谢或询问的话语,却发现喉咙如同被烈火燎过,又被粗糙的沙石填塞,只能发出破碎而嘶哑的气音:“多…谢…恩…公…” 劫后余生的巨大虚脱与对眼前神秘人物那深不可测带来的极致警惕,让他浑身肌肉依旧紧绷如铁,却又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灰衣人——此刻离得稍近,借着极其微弱的光线,从其略显纤细却不失力量的骨架线条,劲装下隐约勾勒出的流畅肌肉轮廓,以及那双虽然冰冷漠然却意外清冽优美的眼型来判断,沈墨轩心中已有七八分确定,这应是位女子——并未在意地上那些扭曲呻吟的“成果”。她甚至微微偏头,用那双漠然得仿佛能洞穿黑暗的眸子,极其快速而专业地扫过巷口和两侧墙头的阴影区域,耳朵似乎也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在凝神倾听远处更细微的动静,确认是否还有隐藏的窥视者或后续的威胁。她的整个姿态轻捷、警惕,如同夜行的顶级掠食者,对环境保持着最高程度的感知,却不带一丝一毫的紧张与忙乱。
确认周遭暂时安全后,她才缓缓地、彻底地转过身,正面看向几乎倚靠着墙壁才能站稳的沈墨轩。
那双沉寂的眸子再次落在他身上,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冰锥,穿透昏暗的光线,刺得沈墨轩皮肤微微发紧,甚至暂时压过了伤口的剧痛。她的视线在他不断流血的手臂、被割裂的衣衫下其他几处也在渗血的伤口、以及他因竭力保持站立而剧烈颤抖几乎无法支撑的双腿上,依次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那目光中没有任何常见的同情、关切或是怜悯,冷静得近乎残酷,更像是一位高超的工匠在评估一件意外受损的工具的状况,思考着是否还有修复的价值与必要。
沉默如同无形的巨山,沉重地压在沈墨轩的心头和这片狭窄的空间。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口腔里满是血腥的铁锈味。他强迫自己凝聚起几乎溃散的最后一丝力气,用沙哑得几乎破碎、连不成调的声音再次开口:“…救命之恩…沈某…没齿难忘…恳请…恩公…留下名号…日后…必…结草衔环…以报…”
他的话再次未能说完,也注定得不到回答。
因为那灰衣女子动了。
她对他的话语毫无反应,仿佛只是听到了一阵无关的风声。一只手极其随意地探入腰侧一个毫不起眼、贴合身体曲线的皮质革囊中,动作流畅自然。取出的是一个比成人拇指略大、釉色莹润、仿佛凝着一层柔和月华的细白瓷瓶。瓶身素净无瑕,没有任何纹饰或标记,却在极其微弱的光线下泛着一种内敛而温润的光泽,触手生温又微凉,一望便知绝非市井寻常之物。
她的动作随意得像是拂去肩头一片并不存在的灰尘,手腕轻轻一抖,甚至看不到发力动作,那小瓶便已然悄无声息地、精准无比地射向沈墨轩,速度极快,轨迹却稳定得惊人。
沈墨轩几乎是凭借求生本能抬起尚能活动的右手,那小瓶已然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气流,稳稳落入他掌心。触手瞬间传来一种奇特的复合感觉——瓷质细腻微凉,而内里装载的粉末似乎蕴含着某种活性,隔着薄薄的瓷壁传递出一种极细微的、安抚般的清凉感。
“药。外敷。止血生肌。”
一个声音响起。低沉,清冷,如同万载寒冰相互轻叩,又似冰泉滴落于幽潭深处的玉盘,音色奇特,明明听不出年纪,却奇异地带着一种仿佛久未开口或极少开口的微涩与平淡,语调平直得没有任何起伏,显然是刻意压低了声线并严格控制了所有可能暴露情绪的语气。这是她出现以来说的第一句完整的话,言简意赅,指令清晰,不容置疑,也……不带任何温度。
根本不给沈墨轩任何反应、追问、辨析、或者再次道谢的机会!
就在那冰冷尾音尚未完全消散于空气中的瞬间——
那灰衣女子的身影倏然一晃!
快!
快到超越了常人视觉捕捉的极限!快到仿佛光影产生了错觉!
沈墨轩只觉眼前一花,视网膜上甚至残留着她原地的虚影,而那灰色的本体仿佛已然融入了夜色本身,又像是被一阵不属于人间的阴风吹散的轻烟,以一种完全违背物理常理的速度和轻盈,悄无声息地便已掠至巷边那近两人高的斑驳砖墙之下!不见她如何屈膝作势,足尖仅在墙面上某处微不可察的风化凸起上轻轻一点,身形便借力翩然折转,宛如完全没有重量的幽灵,又似一片被秋风卷起的灰色鹤羽,已然稳稳立于高耸的墙头之上!整个过程无声无息,甚至连墙头的浮尘都未曾惊起多少。夜风吹拂而过,撩起她额前几缕未被头巾完全包裹的如墨碎发和紧束的衣袂,于清冷月华下勾勒出一抹瘦削、孤寂却蕴含着爆炸性力量的剪影。
她立于墙头,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微微侧首,最后瞥了巷中倚墙而立、血迹斑斑的沈墨轩一眼。
那双冰冷漠然的眸子在转身迎向巷外更广阔夜空的那一刹那,似乎极其难以察觉地闪烁了一下,闪过一丝极其复杂难辨、转瞬即逝的光芒——那里面似乎糅合了一丝警告的锐利,一点近乎无奈的淡漠,或许还有一缕极其微弱的、对于蝼蚁挣扎于命运洪流前的……了然?但那光芒消失得太快,太彻底,快到沈墨轩几乎以为是自己失血过多、神志涣散产生的荒谬幻觉。
紧接着,一句比此刻夜风更寒冷、更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冰棱直接凿击灵魂深处的低语,精准无比地、不容拒绝地送入沈墨轩耳中,深深烙印其上:
“汴京之水,浑不见底。漕运之深,尤噬魂骨。非尔游戏之所。惜残命,速离漩涡。”
话音尚在耳边冰冷地萦绕、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地砸在心头,那墙头上的灰色剪影已如同一片真正失去了所有重量的鸿毛,向后迎着微凉的夜风轻轻一仰,便彻底、干净利落地融入了墙后那片更深沉、更浩瀚无边的黑暗之中,消失得彻彻底底,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方才的一切都只是濒死之际的南柯一梦。
万籁俱寂。
只有巷中愈发浓郁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手中紧握的、残留着一丝奇异触感的微凉白瓷瓶,手臂伤口处因药效开始发作而传来的、逐渐压制住剧痛的奇异清凉感,以及那句冰冷彻骨、意味无穷、带着某种宿命般告诫的箴言,无比真实地证明着方才那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一切,并非虚幻。
沈墨轩终于再也支撑不住,沿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脱力地闭上眼睛,胸膛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如同撕裂。冷汗早已浸透了他的内衫,与半干未干的血污粘腻地贴合在一起,冰冷而难受。
神秘莫测、身手如鬼似魅的灰衣女子。 疗效神奇、绝非俗物的金疮药。 那句深奥冰冷、充满警告与隐喻的“汴京之水,浑不见底。漕运之深,尤噬魂骨。非尔游戏之所。惜残命,速离漩涡。”
这一切,都无比清晰地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他试图触碰、试图分一杯羹的码头利益,其背后所牵扯的势力网络之复杂、水之深、之危险,远远超越了他最初基于商业逻辑的想象,那是一个足以轻易吞噬掉他这种毫无根基之人的巨大漩涡。那灰衣女子救了他,或许并非出于单纯的善意或路见不平,而更像是……不希望他这根意外出现的、不按规矩出牌的小小火苗,过早地引爆某些积压已久、连她都感到棘手或需要避讳的恐怖能量?或者,她本身属于另一个与漕帮或有利益冲突或宿怨的隐秘势力,出手相助只是顺手搅局,意在警告或试探?
但无论如何,她留下的警告是实实在在、沉重无比的。那不仅仅是威胁,更像是一种基于深知内情的、近乎预言般的告诫。继续固执己见,下次可能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运,甚至可能死得无声无息,如同水泡破灭。
在地上打手们断续而痛苦的呻吟声中,沈墨轩依靠着墙壁,喘息稍定。他挣扎着,用未受伤的右手撑地,忍受着全身散架般的剧痛,一点一点,极其艰难地重新站了起来。他深深看了一眼灰衣女子消失的那片沉寂墙头,将那只奇异的小瓷瓶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住唯一一丝来自未知领域的线索。然后,他咬着牙,拖着伤痕累累、几乎麻木的身体,一步一步,踉跄着,无比艰难地走出这条差点彻底吞噬他的幽暗巷弄。
前方的路,在月色下似乎更加迷雾重重,也更加凶险异常,每一步都可能踏入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