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长安城陷入了沉睡,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夜空的宁静。士兵们穿着铠甲,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沉重,“咚、咚、咚” 地响着,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这头,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李杰坐在书房里,烛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壁上,像一个巨大的怪兽。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系统面板,面板上显示着 “合作度:60%”,字体是淡蓝色的,在烛光下有些模糊。
看着这个数字,李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与武媚娘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合作,形成了一种暗处的同盟。在这一个月里,武媚娘通过联名款香皂,巩固了自己在贵族圈的地位,让更多的达官贵人认可了她的影响力,她的府邸门前,送礼的人络绎不绝,连一些以前对她不屑一顾的老臣,也开始主动与她交好。
而自己则借着香露坊的渠道,让香皂和农技知识流向了更远的地方,不仅在长安城内畅销,连周边的州县也有人前来购买。农技人员更是走遍了各个乡村,向农民们传授种植技术和农具使用方法,为自己的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也是心照不宣的。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的野心和目标,却又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互相扶持,共同前进。就像现在,联名款香皂带来的巨额利润,一部分被武媚娘用来购买铁矿,扩大自己的势力,她通过各种关系,将铁矿运到秘密的铁匠铺,打造兵器和盔甲;另一部分则被李杰投入到农具改良和胡椒种植中,推动大唐的发展,让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敲门声,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李杰收起系统面板,面板瞬间消失在眼前,仿佛从未出现过。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王掌柜。他手里拿着一个小纸条,纸条是用桑皮纸做的,很薄,上面的字迹是用炭笔写的,容易涂改和销毁。王掌柜将纸条递给李杰,低声说道:“李大人,这是娘娘让小人交给您的,娘娘说务必让您亲自过目。”
李杰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东宫最近在查铁矿的来路,李大人多加小心。” 字迹娟秀,带着女性的柔美,但每个字都透着一股警示的意味,让人不敢轻视。
李杰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像两条拧在一起的绳子。他早就觉得最近有些不对劲,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监视自己,尤其是在铁矿运输的路线上,更是多次发现可疑的身影。那些人身形彪悍,眼神警惕,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现在看来,果然是李承乾的人。李承乾作为太子,一直对武媚娘和自己的势力发展心存忌惮,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这次查铁矿的来路,显然是想抓住他们的把柄,借机打压他们,动摇他们在朝堂和民间的根基。
李杰捏着纸条的手指微微用力,桑皮纸本就脆弱,被他捏出几道褶皱。他抬眼看向窗外,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的寂静。
“李承乾的动作倒是越来越快了。” 李杰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他知道,太子之位坐久了,难免会对周遭的威胁格外敏感。自己和武媚娘的崛起,无疑触碰了李承乾的逆鳞。尤其是铁矿一事,若是被他抓住把柄,扣上 “私藏军械、意图不轨” 的罪名,就算有李世民的庇护,也难免会陷入麻烦。
王掌柜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虽不知纸条上写了什么,但见李大人脸色凝重,也猜到定是棘手之事。他在香露坊当差多年,见惯了朝堂的波诡云谲,知道有些事不该问,只需照办。
“你先回去吧,替我谢过娘娘。” 李杰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火苗舔舐着纸张,很快便将那行字吞噬,化为灰烬飘落在铜盆里。
王掌柜躬身应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关门时特意放轻了动作,生怕惊扰了李大人思考。
书房内重归寂静,李杰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户。冷风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他想起前几日在铁矿运输队暗中安插的人手传回的消息,说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一直尾随,虽然没敢靠近,但那股窥探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当时他便猜测是东宫的人,如今看来,果然没错。
“想动我的铁矿?没那么容易。” 李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早已在运输路线上做了手脚,设置了多处隐蔽的中转站,每次运输都会更换路线和人手,而且所有的铁矿交易都有正规的文书,表面上看都是用于农具制造,就算李承乾想查,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但他也知道,李承乾既然动了心思,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查不到,下次定会想出更阴狠的招数。看来,自己得加快进度了,尽快将铁矿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让贞观犁的普及速度再快一些。只要农业发展起来,百姓受益,就算有人想动他,也得掂量掂量民心所向。
与此同时,香露坊的内室里,武媚娘正临窗而立,看着窗外的月光。她身上披着一件狐裘披风,毛茸茸的边缘衬得她的侧脸愈发白皙。侍女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娘娘,夜深了,天凉,您还是回屋歇息吧。”
武媚娘接过茶杯,指尖触碰到温热的杯壁,心中却没有丝毫暖意。她知道,李承乾查铁矿,看似针对的是李杰,实则也是冲着她来的。这些年她暗中积蓄力量,购买铁矿只是其中一环,若是被李承乾抓住把柄,不仅她的计划会受阻,甚至可能连累到后宫的地位。
“王掌柜已经把消息传到了?” 武媚娘呷了一口茶,声音平静无波。
“回娘娘,已经传到了,李大人看起来明白了您的意思。” 侍女答道。
武媚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与李杰的合作,始于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种微妙的信任。这个来自司农寺的年轻人,看似温和,实则心思缜密,手段不凡,总能在关键时刻拿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办法。有他在,似乎再棘手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告诉下面的人,最近收敛些,别给东宫留下任何把柄。” 武媚娘吩咐道,“尤其是铁矿的事,暂时放缓脚步,等风头过了再说。”
“是,娘娘。”
武媚娘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水,映出自己模糊的倒影。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退让,她与李承乾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李杰,将会是她这场较量中最重要的盟友。
夜更深了,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早已熄灭,只有司农寺和香露坊的几处窗口还亮着烛火,像两颗警惕的眼睛,注视着黑暗中的一切。
李杰回到案前,重新拿起那本联名款香皂的账本。上面的数字依旧醒目,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财富,也代表着责任。他知道,这些钱不仅是利润,更是他和武媚娘对抗李承乾的资本。他提笔在纸上写下 “贞观犁” 三个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简单的铁矿图标,眼神坚定。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李杰再次喃喃自语,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决心。
香露坊的库房里,联名款香皂堆成小山,每一块都被精心地放在鎏金盒里,排列得整整齐齐。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香皂上,泛着柔和的光泽。每块皂上的 “媚” 字都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长安的风云变幻,见证着这座城市里的权力斗争和兴衰荣辱。
而在不远处的铁匠铺里,灯火通明,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用联名款香皂利润买来的铁矿,被熔炉烧得通红,像一块块巨大的红宝石。铁匠们挥舞着沉重的铁锤,“叮叮当当” 地敲打在铁坯上,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流下,滴落在滚烫的铁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升腾起白色的蒸汽。
这些铁矿,正在被锻造成一块块犁铁,它们将被用来制作更多的贞观犁,送到全国各地的农民手中。想象着不久之后,田野里遍布着用这些犁铁制成的贞观犁,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李杰的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肥皂泡里的商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了改变大唐的力量。它像一颗种子,在长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李杰和武媚娘,这两个在暗处结盟的人,也将在这场改变大唐的浪潮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