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流转的请柬如同指路明灯,指引着方向。林默与苏砚略作准备,将默砚洞天彻底隐匿封禁后,便循着请柬上传来的空间信标,驾驭遁光,离开了东荒仙域。
一路穿梭,跨越无尽仙山云海,见识了仙界种种光怪陆离之景。有悬浮于九天之上的仙岛巨城,仙光冲霄;有横亘于星域之间的庞大宗门,气象万千;亦有更多荒芜死寂、法则混乱的险地绝境,危机四伏。仙界之广袤浩瀚,远超下界想象。
历经数月跋涉,周遭灵气愈发浓郁精纯,带着盎然生机,天地法则也变得更加清晰活跃。终于,一片被无尽青色霞光笼罩、仙灵之气几乎化为液态的庞大仙域,出现在视野尽头。无数生长着奇花异草、流淌着琼浆玉液的浮空仙岛星罗棋布,拱卫着中央一座最为宏伟、被七彩瑶池之水环绕的巨型仙宫——青霖仙域核心,瑶池仙境所在。
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此地法则的完善与强大,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木系主宰意志。往来遁光如织,皆是气息强横、来自仙界各方的仙修,或驾驭珍禽异兽,或乘坐华丽仙舟,目的地皆是那中央仙宫。显然,瑶池仙会,吸引了无数目光。
林默与苏砚收敛气息,驾驭一道不起眼的五色遁光,随着人流落在仙宫外围巨大的白玉广场之上。出示请柬后,自有身着青衣、气息清雅的仙侍恭敬引路,穿过层层禁制,步入仙宫内部。
眼前豁然开朗。仙宫之内,竟自成一方小世界。天穹是高远的青色,祥云朵朵,灵禽翩跹。地面是温润仙玉铺就,灵气氤氲成雾。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央那一片浩瀚无垠、流淌着七彩仙液的瑶池,池中莲叶田田,仙莲绽放,异香扑鼻。池畔,早已设下了数以千计的玉案蒲团,案上摆放着仙果佳酿,灵光四溢。
已有众多仙修落座,气息强弱不一,但最弱者也有化神修为,其中更不乏真仙、乃至玄仙级别的存在!一个个或仙风道骨,或威严深重,或奇装异服,显然来自仙界不同地域,代表着各方势力。他们彼此交谈,声如蚊蚋,却自有一股无形的气场,令整个瑶池仙境都笼罩在一种肃穆而高雅的氛围之中。
林默与苏砚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他们的请柬被引至一处相对靠后、却也能清晰看到中央瑶池的玉案前落座。位置虽不显眼,但对于他们这等“新人”而言,已属难得。
二人安然就坐,静观其变。苏砚气质清冷,姿容绝世,倒是引得附近几位修士侧目,但在感知到林默那深不见底、却又与周遭法则隐隐排斥的奇异气息后,也都收回了目光,心中暗自揣测。
仙乐缥缈,宾客渐满。
忽然,中央瑶池之上,仙光大盛,一朵巨大的青色莲台自池中缓缓升起,莲台之上,一位身着帝青袍服、头戴冠冕、面容模糊不清、周身笼罩在无尽生机道韵中的身影悄然浮现。
他一出现,整个瑶池仙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修士,无论修为高低,皆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心,纷纷起身行礼。
“恭迎青帝陛下!”
声浪汇聚,却显得异常整齐恭敬。
“诸位道友不必多礼,请坐。”青帝的声音温和醇厚,如同春风拂过万物,令人心神宁静,“瑶池仙会,三百年一度,旨在论道交流,互通有无。大道无涯,望诸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或有裨益。”
没有过多繁文缛节,青帝简单开场后,仙会便直接进入了主题——论道。
最初,是一些名声在外的仙道名宿、大宗长老起身,阐述自身对某一法则、或某一神通的理解。所讲内容皆高深玄妙,引发阵阵道韵共鸣,瑶池之水随之荡漾,生出种种异象。台下众修听得如痴如醉,时有提问辩难,气氛热烈而有序。
林默与苏砚静坐聆听,虽觉这些仙道理论精妙,却大多未能脱离传统藩篱,于他们而言,启发有限。
数个时辰后,一位主修火系法则、来自南方某仙域的真仙后期强者结束讲演,台下掌声与道韵共鸣稍歇。
就在这时,青帝那温和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林默与苏砚所在的方向,微笑道:“本座听闻,近日有道友于东荒之地,衍一门名曰‘五行’之新法,别开生面,颇有奥妙。今日仙会,何不借此良机,请这位道友现身说法,让我等也见识一番何为五行生克,万物平衡之理?”
此言一出,全场目光瞬间聚焦于林默与苏砚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怀疑,更有不少带着居高临下的轻蔑。东荒?那等贫瘠之地能出什么新法?五行?老生常谈,有何新意?更何况,这二人气息虽有些古怪,但明显仙元未固,像是刚飞升不久,有何资格在此等场合论道?
一道道或明或暗的神念扫来,带着探究与压力。
林默与苏砚相视一眼,心知这是青帝的考验,亦是机遇。
林默长身而起,从容不迫地走向中央那专门用于论道的白玉道台。苏砚则依旧静坐,眸光清亮,无声地给予支持。
站定道台,面对仙界群仙,林默神色平静,拱手一礼:“在下林默,蒙青帝陛下抬爱,于此浅谈五行之见,若有疏漏,望诸位道友指正。”
他的开场谦逊,却并未让那些质疑的目光减少分毫。
一位出身大宗、主修单一金系法则的玄仙初期老者率先发难,语气带着倨傲:“五行生克?不过是下界启蒙稚童的粗浅道理,也配在此瑶池仙会谈论?莫非阁下以为,我等仙界修士,还不知水能克火,火能炼金不成?”话音落下,引来几声附和的轻笑。
林默不恼不怒,淡然一笑:“道友知其然,可知其所以然?知金克木,可知木为何能生火,而火又为何能反哺土?知水克火,可知火旺亦能反克水,蒸云化雨?”
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连续发问,声音平和,却直指本质。
那玄仙老者一怔,眉头皱起:“此乃天地自然之理,有何深究之处?”
“自然之理,便是大道显化。”林默声音陡然清朗起来,他并指如剑,凌空虚划。
刹那间,精纯的五行仙元自他指尖流淌而出,并非简单演化五种属性,而是于空中瞬间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无比复杂的五行生克循环图!
金生水,水中却有点点金精沉淀;水生木,木根却牢牢抓握土壤;木生火,火中又有木灰滋养大地;火生土,土中蕴含熔炼之金;土生金,金石之隙又有水汽滋生…相生之中蕴含相克,相克之内又催发相生!循环往复,层层递进,远比传统认知的简单生克要复杂、精妙、动态无数倍!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循环图中,竟隐隐演化出草木生长、矿脉形成、云雨循环、乃至星辰运转的细微景象!仿佛一方小小的世界正在其中生灭!
“五行非孤立,乃一体!生非绝对生,克非绝对克,乃动态平衡,乃造化之机!”林默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一位修士的心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专修一道,固然可速成锐进,然遇瓶颈则如山阻路,盖因失其平衡,不见全局!唯有明晰五行流转之妙,相生相克之机,方能窥得万物运转之本,触及造化之源!”
他言语间,那空中的五行循环图愈发璀璨夺目,引动瑶池之水沸腾,周遭仙灵之气疯狂汇聚,甚至隐隐与这瑶池仙境的底层法则产生共鸣!
台下,原本带着轻蔑的修士们早已目瞪口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死死盯着那玄奥无比的循环图,眼中充满了震惊与痴迷!他们从未想过,最基础的五行之道,竟能演绎到如此精深玄妙的地步!
那位发难的玄仙老者,更是如同被雷击中,浑身剧震,呆呆地看着那循环图,口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困于玄仙初期三万载,竟是因一味追求金之锐利,忽视了土之承载,火之炼化…失衡了,早已失衡了啊!”他老眼之中,竟激动得流下两行清泪!
“好!好一个五行一体!好一个动态平衡!”高台莲座之上,青帝抚掌赞叹,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林默道友于此道之见解,已臻化境,令人叹为观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行平衡,方为自然大道之基!”
连青帝陛下都亲自开口称赞!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所有看向林默的目光彻底变了,从质疑、轻视变成了敬佩、惊叹,乃至狂热!
“请林道友详解!”
“道友,这火土相生之中的能量转化比率…”
“木行生机如何引导方能不损金行根基…”
一时间,提问之声此起彼伏,气氛空前热烈。
林默从容不迫,一一解答,深入浅出,每每切中要害,令提问者茅塞顿开。苏砚偶尔也会起身,从金行的“肃杀”与“革新”角度进行补充,言简意赅,却总能点醒沉溺于某一属性的修士。
这场论道,持续了整整一日。
当林默最后收法,空中异象缓缓消散时,整个瑶池仙境鸦雀无声,所有修士都沉浸在那玄奥的五行至理之中,回味无穷。
良久,震天的赞叹与掌声轰然爆发!
“五行宗林默…今日之后,此名当传遍仙界!”
“闻此一席话,胜修万年仙!”
“五行之道,竟如此博大精深!”
林默与苏砚之名,在这场瑶池仙会上,以一种惊艳无比的方式,彻底打响!五行宗,这个来自下界的道统,也第一次,真正引起了仙界高层的瞩目。
青帝望着台下被众星拱月般的林默二人,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瑶池论道,五行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