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轻柔却掷地有声的问话,像一根无形的引线,瞬间点燃了苏霓心中某个沉寂已久的角落。
她刚刚结束一场关于“真实”的辩论,唇枪舌剑,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而此刻,一个孩子用最朴素的方式,将“真实”本身捧到了她的面前。
没有丝毫犹豫,苏霓点了点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愿意,非常愿意。”
这声应允,仿佛一道指令,迅速启动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社会机器。
发出邀请的,正是那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而他身旁站着的,是陆承安。
“苏老师,感谢您的支持。”陆承安的眼神里没有了法庭上的锋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带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恳切,“我们称之为‘家庭故事节’,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校园活动。从法律角度看,它是一次大规模的、关于口述历史证据采集的社会实验。”
苏霓瞬间明白了。
陆承安,这个永远走在所有人前面的男人,他想做的,远不止是帮孩子们记录故事。
他是在为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构建一座无形的法律丰碑。
那些租房合同、劳动协议之外,属于一个家族、一个群体的,代代相传的“口头契约”和“集体记忆”,同样需要被尊重,甚至在未来,可能成为法庭上拥有重量的佐证。
“所以,这次活动所有的录音,都会在技术层面达到证据保全的标准?”苏霓反问。
陆承安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地请了林晚和她的团队,为这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要在最简陋的操场上,搭建一个最专业的露天录音棚。”
此刻,远在城市另一端的数据中心里,林晚正对着一块巨大的电子屏,眉头紧锁。
屏幕上,是那所小学的卫星俯瞰图和活动流程方案。
“室外,无备用供电,依赖天气,参与者全是未成年人……陆律师的理想主义,简直是在挑战我的专业底线。”她对助手抱怨着,手指却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条条指令清晰地发出。
“m00015号项目补充协议:所有设备必须配备至少三小时续航的独立备用电源。音频采集标准设定为24位\/96千赫兹,双备份录制。现场必须准备至少两套应急防水措施。把天气预报精确到分钟级,设置为高危预警。”
她的助手小声嘀咕:“林姐,不过是一个学校活动,用得着启动m0e档案库的紧急预案吗?”
林晚头也不抬,冷冷道:“任何一段可能无法复刻的声音,都值得最高级别的预案。去执行。”
与此同时,赵小芸的手机响了,是她母亲打来的。
“小芸啊,那个……陆律师邀请我去做什么‘家庭故事节’的特邀嘉宾,你看……合适吗?”赵母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自信,“我一个退休的家庭主妇,又不是什么名人,去那儿讲什么呀?”
赵小芸正在为下一期爆款视频的选题焦头烂额,闻言下意识地想拒绝。
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活动,能有什么流量?
但转念一想,这似乎又是陆承安和苏霓都在关注的事,里面一定有她没看透的门道。
“妈,您就去吧。”她迅速做出了判断,“您不用刻意准备什么稿子,就聊聊您和我爸当年怎么从老家来到这个城市,怎么摆第一个小摊,怎么把我拉扯大的。您就当是跟邻居阿姨聊天。”
挂了电话,赵小芸立刻给自己的拍摄团队下达了任务:“周六,跟拍我妈,去城郊那所启航小学。记住,不要干扰,不要摆拍,我要的是最原始的素材,连她紧张得搓衣角的样子都要给我拍下来。”
她敏锐的媒体直觉告诉她,当苏霓的专业、陆承安的深度、林晚的技术,以及自己母亲代表的“普通人”视角汇聚在一起时,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活动当天,天高云淡。
苏霓走进启航小学的操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破旧的篮球架下,一个由几根金属杆和深蓝色幕布搭成的简易录音亭显得格外醒目。
亭子中央,一支银色的、看起来价格不菲的专业电容麦克风,在阳光下闪着冷峻的光。
林晚团队的专业与校园环境的简陋,形成了一种奇异又和谐的冲突感。
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却洋溢着节日的兴奋。
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画的家族迁徙路线图,或是揣着一张褪色的黑白老照片,排着队,等待着走进那个小小的亭子,对着话筒,讲述一个只属于自己家庭的故事。
“我爷爷说,当年他们从村里出来,是扒着运煤的火车走了一天一夜……”第一个站上台的男孩,声音清脆又响亮。
“我奶奶告诉我,她刚来城里的时候,住在桥洞底下,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喝上一碗热汤……”第二个女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苏霓站在屋檐下,静静地听着。
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巧的结构,却像一把把未经打磨的石刀,一下下刻在她的心上。
她看到陆承安站在不远处,神情严肃,仿佛在聆听一份份庄严的证词。
她也看到了赵小芸的母亲,坐在嘉宾席上,眼眶微微泛红,显然是被这些孩子们的故事触动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纯粹而强大的力量,那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赵小芸的摄影师悄无声息地移动着,镜头在孩子们的脸、苏霓专注的神情和那支孤零零立在操场中央的麦克风之间切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渐渐被云层遮蔽,空气变得有些闷热。
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正在讲述她外婆的故事,关于如何在一次洪水中,背着全村的口粮走了三十里山路。
她的声音充满了孺慕之情,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就在这时,一阵突兀的冷风卷过操场,将录音亭的幕布吹得猎猎作响。
天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沉下来,像是被人用一块巨大的墨色画布迅速蒙上。
林晚留在现场的技术员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气象监测仪,脸色骤变,立刻通过耳机向远在市区的林晚报告:“林姐,气象突变!三分钟内将有强雷暴雨,风力七级!”
苏霓的心猛地一紧,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
那黑压压的云层,像一头择人而噬的巨兽,正携着万钧之势,朝着这片小小的、承载着无数珍贵故事的操场,猛扑而来。
孩子的故事还在继续,稚嫩的声音与天际隐约传来的第一声沉闷雷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末日来临前般的悲壮画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场谁也未曾预料到的考验,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