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吃早食。
春燕道:“家里突然少了一个人,我真是不习惯,要不我明年还是跟大哥一起去江南吧,我夜里做梦都是梦见跟嫂子在一起。”
陈知礼笑起来:“7我明年带知文出去,一去就是三年,不,准确来说是两年半,我得提前回来去府城乡试。”
二十多日里,他不知道多少次梦见跟小娘子在一起,昨晚的梦更是不是奇怪,他梦见王齐山拉着盼儿的手,跟他说这本就是他的媳妇。
让他怒火中烧的是,盼儿竟然乖乖的任他牵着手,他简直气炸了肺。
这一气,然后他就醒了。
吴氏给儿子夹了一块面饼,又夹了一块给女儿。
“春燕,明年你大哥跟知文都要出去,家里只剩下你跟知行了,一家只剩下一个孩子,当然得在家陪着爹娘,不然这么大的宅子只两个人在家,还有什么意思?”
陈富强就是笑。
他当然知道娘子的话一半是真一半是逗孩子,依他说如果能出去,还是出去见见世面比较好。
医术不说学多好,哪怕跟村医差不多,那也是本事。
能跟盼儿在一起,自家哥哥也在,那有什么好担心的?
三年后回来,春燕不过堪堪十四岁半,如果知礼中了举,那就是举人老爷的妹妹,说不得还能找一个举人老爷的妹夫。
陈富强紧扒几口粥,心里激动起来,如果儿子和女婿都是举人老爷,他这辈子就是死也值了。
呸呸呸。
什么死不死的,如此他更要活久一些,过过当老太爷的瘾。
“相公,怎么啦?粥里有沙子吗?”
“嗯。”陈富强头也不抬,“我今儿还跟老二上山找找,没有就捡些干柴回来。”
这两个月,两家因为山药和其他药材,各家存了七八十两银,加上原来的,差不多又是一百两了。
“这时候山上哪里有什么,我说你们俩只是在山脚下捡些干柴就好了,西山虽然不大,总归还有深山,万一这时候深山里的大东西没吃的跑了下来,那该多危险。
现在连王猎户家的那小子都跟顾老走了,山上连个打猎的都没了。
相公,你说那个王家小子跟在顾老身边,岂不是跟盼儿在一起?
两个同村的人在一起,总归是比外人好一点。”
陈知礼想起那个梦,又听亲娘这样说,真是一点点胃口都没有了 。
“他们一个是当护卫,一个跟顾老后面学医,哪里会有时间碰一起?
爹、娘,我吃好了,今日有不少东西要写,半个月后要去书铺交给掌柜。”
陈富强两口子以为他说的是抄书,忙催着他忙去。
哪里知道陈知礼说的是话本。
如今他腹内有许许多多后来的话本,再加上,懂了相思,懂了情爱,写起话更是滔滔不绝,且让人欲罢不能。
……
袁家。
袁徐氏想不到自家大嫂竟然会寻了来。
“大嫂,大强子,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过来了?”
徐大强喊了声小姑就没吱声,这天干冷干冷的,如果不是为了妹妹的事,他是真不愿意出门。
不过姑家这个新院子除了不是瓦房,其他都挺好的。
“怎么,小姑子,不愿意你大嫂上门?”徐大嫂看着崭新的院子,心里满意,嘴里却是不饶人。
“哪里有这样的事?大嫂,快进来坐。”
娘家远,经过县城还有二十几里地,坐牛车到这里至少两个半时辰,如果是骡车则快得多,一个半时辰就够了。
如果是走路,从早上得走到天黑,这也是徐氏很少回娘家的原因。
牛车她公公倒是留了一头,有文三岁那年置的,心肝宝贝一样,如今差不多十四年了,正儿八经的老牛了。
徐大嫂让大儿子把牛车赶进院。
袁徐氏忙把人请到堂屋坐下,又喊梅子端水过来。
当家的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坡上扒干草,顺便捡些干柴,三个炕都要烧,一个冬天还不知道要多少柴,她家还缺的很。
“妹夫和有文有武他们呢?”徐大嫂喝了一口热水,这才问道,她的眼瞥瞥一旁的梅子,这丫头都长这么大了,如果能舍了心琴的聘银,换亲也是可以的,家里的老三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年纪倒是正合适。
“他们都去山脚下捡干柴去了,这天死冷死冷的,大嫂 ,你跟大强先坐会,我去给你们一人煮碗荷包蛋先垫垫肚子。”
徐大嫂点点头。
“带你破费了,就不能让梅子去煮吗?我没记错的话,开春十二了吧?大姑娘了。”
转过身的梅子撇撇嘴,她最是的讨厌外公家的人,没一个好的。
到自嫁来就是荷包蛋,大过年的去她家,肉丝都看不到一根,抠了扒叽的。
“梅子不知道鸡蛋在哪,我快去快来。”
袁徐氏快步去了灶房,鸡蛋是她锁着的,梅子如何打得开?
再说荷包蛋煮的不好就白瞎了,到时候一个不成形,大嫂还说自己给了坏的。
这个大冷天,大嫂赶来无非是为了心琴,可有文不知道怎么了,拼命也不要这门亲事,当家的也不愿意逼他。
这可如何是好?
不多时,徐大嫂看着两个碗里各有两个鸡蛋,心里还是满意的,腊月里鸡蛋贵的很,一个三文,四个最低都是十文,差不多是一斤陈次米了。
她拨了一个给儿子,这才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梅子屁股一扭去了房间,再也不愿意出来,就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子,她儿子哪里就需要一口气吃三个?明明自己就站在旁边,假客气都没有一声。
徐大嫂三两口吃完,推了推空碗:“小姑子,婆婆让我问问你,你们一家子打算哪日去家里提亲?心琴已经十八岁了,总不能一拖再拖。”
袁徐氏低声道:“大嫂,前些日子我一直病着,晕晕沉沉还没有跟他们商量这些事,这两日我就跟当家的商量商量,正月一准给个回话。
大嫂你们要是等不及,也可以给心琴相看别的人家,不一定”
她话音未落,徐大嫂黑了脸:“小姑子,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反悔?之前不是跟婆婆说好了有这个意思?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徐家的女儿不是嫁不出去,婆婆也是掂记你是她的姑,当姑的儿媳妇是自家侄女,这日子才能过的舒心,可都是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