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你回家去。”
“哥,他是袁家人。”
“我知道 ,你回家做你的针线活去。”陈知礼看着门口的年轻人,一看就是很本分的那种。
上辈子袁有文尽管活的有些窝囊,但还是尽可能对盼儿好,有些事他事先根本不知道,知道后也由不得他。
他开了院门走了出去,并没有打算让袁有文进门,对袁家人哪怕是袁有文,一开始就不要心软。
“你是袁有文?找来为的什么事?”
袁有文定定神:“我来不是找事,只是想看看盼儿,我听人说这一个多月就没人看过她了,陈知礼,盼儿是嫁来陈家的,尽管我娘因为一些事跟她断了亲。
其实我娘一开始也不想断亲的,可盼儿因为心寒,不断亲她就不嫁过来。”
袁有文突然觉得自己怎么说都不对。
陈知礼算是听出来了:“你担心我们卖了盼儿?”
袁有文抬起头:“那她怎么许多日子不见了?”
“袁家可能只有你有点真心待她,放心,她好好的,你想想,十一月我还补办了喜宴,怎么可能卖了她?”
袁有文心想确实如此,“真的没事?”
“我可以保证她好好的,只是不想被某些人打扰了。”
袁有文脸一红:“陈知礼,麻烦你帮我告诉她,我也一个人分家出来了,三日后就要跟村里的李杏花成亲了。
你告诉她千万不要心软,对徐家人也一样。”
袁有文刚要转身走,陈知礼叫住了他:“既然是邻村人,知道你即将办喜事,这里只有半两,算是我给你的喜钱,不过对谁也别说,你刚分家出来,成亲就多一个人了,粮食可能也不多,买些粮藏着慢慢吃吧。”
梦里前世他听说袁有文以自杀要挟他亲娘,这才让王齐山顺利葬了盼儿。
他也想对这个少年施放一些善意,仅此而已。
“我不要钱。”袁有文连连摆手,但陈知礼硬塞进他怀里。
“拿着吧,就我们俩知道,谁也别说,走吧。”
袁有文红着眼:“多谢,我哪个都不说。”
他本想扔到院子里,但陈家礼有句话说动了他,家里的粮食紧乎乎只有一百多斤,一个人勉强可以吃四个月 ,但多一个人就完全不够了。
他如今身上加他爹偷着给的,凑一起不过一两四百文,办一桌席按最低一百文得要,回门礼也得一百文,剩下的钱就算是买粗粮又能买多少?
多了这半两就不一样了。
“多谢你,日后我定会还你的。”
陈知礼看袁有文快速离开了,脑子有些乱,这个袁有文上辈子不是娶了徐家人吗?盼儿的死主要就在那个女人的手里。
还有他不是袁家的长子吗?怎么一个人分了出来了?
这不合乎常理。
这辈子有些事跟前世不一样了。
后面会不会有更多的事不一样?
陈知礼哪里知道,因为盼儿的事,袁有文第一次对他爹娘生出叛逆之心,加上被逼着娶徐心琴,他的犟脾气到了顶点,如同前世他不惜生命也要让王齐山带走他妹妹的尸体一样。
……
袁有文前脚到家,刚藏好了银子,他娘疯了一样冲过来。
“好你个袁有文,连定亲、娶亲这样的大事都瞒着亲娘?你是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吗?是大风刮大的吗?”
袁有文吸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卖了他爹,毕竟娘不能拿爹怎么样,这也是他爹教他的。
“娘,前些日爹说你因为外婆家的事躺在炕上,我就找爹出面定了亲,也算是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成亲,我已经身无分文了,最多去镇上买了两斤肉,简简单单一桌饭,没那个能力大办。
如此,我准备明日早上去新宅子,并不是不打算告诉你。”
徐氏黑着脸:“那你也没必要这样匆匆忙忙成亲,心琴还没有定人家呢,你让你外婆家人心里怎么想?”
袁有文气笑了。
“早在分家时,就明明白白写在分家文书上,我的婚事自己做主。
徐心琴有没有定人家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她爹娘,娘,你现在来了正好,初八我成亲,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坐坐,吃席谈不上,本就没钱办席。”
袁有文干脆破罐子破摔,经过一系列事,他已经发现这个法子最好用。
光脚的人怕什么呢?实在没法子,大不了一死,死了可能还安逸了呢。
“你这个孽子,你,你”徐氏大怒,“我可没有同意那个李杏花,赶紧去把亲退了。”
“退亲?退什么亲?有文的事他自己做主,你出不出面都无所谓,但徐氏,我们当爹娘的无能给孩子好的,但也不能耽误他的亲事,如果你硬是要捣乱,我只有把你休了。”
袁长发追过来。
说完拉着徐氏就走。
徐氏边哭边骂,但到底还是跟着走了。
她不敢过分闹,这父子俩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全然没了之前的听话,越来越强硬起来了。
不一会,杏花就苦着脸过来:“有文,你娘这样,后日我们的亲事能不能成?我爹娘在家唉声叹气。”
“杏花,你安安心心当新娘子就好,我娘有我爹管着呢,她闹不到哪里去,我现在就去你家一趟,让你爹娘不必担心。”
杏花心里并没有多怕,只要她抓住有文的心,分出来就坚决不要回去,该有的养老她会养,只要不跟那么厉害的婆婆一起过日子就成。
有文去李家一通保证,两口子当即不吱声了,只要女婿一心一意,他们家就不会退亲。
十八岁的女儿马上要成亲了,这时候退亲谁会要?二月份就要交迟婚税了,一年一两也不是开玩笑的。
有文勤快,如今一个人住,李家农忙还能搭一把手,如果不是考虑四丫头,他们是情愿有文入赘的。
转眼到了初八。
徐氏一直被袁长发关在家里躺大炕,其实她闹本就有一部分是做做样子,防止万一将来娘家闹她也有理,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一辈子不要娘家。
袁有文这日婚礼着实简单,不收礼不待客,只在头一日去镇上买了几斤肉,两斤糖,准备了一桌席,来看热闹的人给发一颗糖。
两家本在一个村子,这边新郎官从破屋里出门迎亲,有武放了一挂鞭炮,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李家就放了鞭炮送新娘子出门。
有文本在心里庆幸,今儿婚礼算是顺顺利利,无惊无险。
事实很快打了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