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霆喝完整碗汤,气色明显红润起来:“老神医,我汤喝进肚,我感觉腿上有蚂蚁在爬,热乎乎的。”
霍老爷子兴奋的站起来:“太好了,实在太好了。”
顾四彦闻言立马给霍霆诊脉,片刻后惊喜道:“好,脉象有力,气血畅通,盼儿这汤里血竭加的好。”
盼儿点点头:“师父慧眼,我见霍公子昨日针灸后膝窝处仍有淤紫,就加了一钱血竭活血化瘀。”
霍霆眼中闪过诧异,血竭他知道,是名贵药材,寻常大夫都舍不得用,想不到老神医的徒弟竟然给他用了。
一碗药膳下肚就有了用,可见除了手艺好,这里面加了不少好药材。
霍老爷子道:“续筋草,性温味甘,归肝,肾经,能续筋接骨,但必须与龙骨同用才有效果,顾兄,多谢您给霆儿用的都是好药。”
穆云一惊:“老大人懂医?”
“哪里算懂医?不过是书看的多了。”
顾四彦微扬唇角:“我竟然答应给霍公子治疗,当竭尽全力,小盼,下午给之清、之涵熬的五珍羹是补气养元的好东西,你就多熬一些,我们几个人也一人喝上一碗,可惜材料难得,不能每次都有。”
霍老爷子道:“顾兄,你写清单,我去准备材料,偶尔让盼儿姑娘多备点,我们也好有点口福。”
穆云连连点头:“霍老太爷的话说到我心坎去了,也写份清单给我,我也让人去准备。”
盼儿见师父应了,心里也高兴,不过是多熬些,好材料可是不容易得。
夕阳西下。
盼儿又到了小厨房。
不过这次征得师父同意,她让春燕、半枝、半夏站在一旁,仔细看她熬五珍羹。
五珍羹日后春燕婆家有条件,也是可以熬给家里人吃的。
厨弥漫着食材的香气,盼儿将五种山珍一一处理:松茸切片,竹荪去蒂,猴头菇撕成小朵,银耳泡发,最后取出珍藏的羊肚菌。
春燕有些眼花缭乱,她看着自家嫂嫂熟练的刀功和准确的火候,心里赞叹不已。
“药膳讲究以食为药,以药为食,这五种山珍都是补气养元的佳品,对病人或者伤者的恢复最有好处。”
盼儿每放一样食材,就细细解释一番。
半夏很有兴趣,可惜半枝和春燕有点云里雾里,她们两人对灶上活都不熟练,一遍下来,勉强记得一点。
江南书院。
陈知礼、知文、陈轩、孟涛、吴再有正坐在宿舍里复习。
半个月的学习让他们对书院的节奏逐渐适应,但年考的压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陈知礼自然对这些胸有成竹,回到宿舍,他一般都会写半个时辰以上的话本,话本他可以直接在纸上一遍而过,不需要删删减减。
剩下的时间,除了完成先生给布置的课业,他还得给知文四个讲解一个时辰。
所以他们的小院基本歇灯都在半夜了。
这个时候小路子会带着阿福给他们熬些稀饭,贴几个饼子。
傍晚,宜元堂的小伙计送来了他父亲的信,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大包裹。
陈知礼刚拿出父亲的信,还没来得及拆开,陈知文就凑了过来:“大哥,是家里来信了吗?说啥了?”
陈知礼轻轻敲了下他的头:“急啥,我还没看呢。”他小心地拆开信,目光快速扫过,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凝重。
其他人见状,都安静下来,紧张地盯着他。陈知礼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没什么,只是爹娘想我们了,我们几个一出来,知行也不在家,家里空落落的。”
知文几个都松了一口气,可不是这样的 ?
陈知礼这才想起包裹没有打开,父亲让人送信,肯定去过其他人的家,毕竟带一次信不容易。
果然,包裹里有四个小包裹,上面贴了名字。
陈知礼把东西发到各人手上。
“好了,各看各的,小伙计说顾二爷让我们如果回信就赶快,三日内东西得送去宜元堂,不然年底怕是送不出去了。”
离过年虽然还有一个半月,但是还有刮风下雨下雪日。
几个人拿着各自的东西回了自己的房间。
知文、知礼住在一间。
陈知礼见知文一边看天自己的信,他翻翻自己的小包裹,里面也只有娘亲手做的一些吃食,衣服鞋子这些早已经跟着他们一起带过来了。
这些吃食回头留给盼儿跟春燕吃。
想到盼儿,他又想到了那封信,那那信里其实另有隐情。爹在信中提到盼儿身世有了新线索。
袁有文来到陈家,说徐氏临死前说了盼儿并不是她在破庙里捡的,而是有大户人家的婆子抱了孩子给她。
说孩子是丫头生的,丫头根本养活不了,又拿走了徐氏自己生的死婴,说是帮她处理。
这明显看着就有问题。
徐氏临死前不会再说假话,那么说假话的就是那婆子。
陈知礼眉头紧锁,心里既担忧盼儿。
如此看来,盼儿的身世不简单,说不定就是婆子瞒着主子做的,也有可能是只瞒着盼儿的生母。
大户人家的后宅就是乱。
不管盼儿要不要找,这件事等年假后见到都会告诉她。
但其他人,包括知文、春燕暂时都别说了。
陈知文看完信,好奇地问:“大哥,你那边还有啥事儿不?”
陈知礼只是道:“没啥大事儿,二叔二婶想你了吧?”
知文抿嘴笑,信是他爹亲自写的,字迹一点也不好看,但字里行间全是爹娘对他的思念。
“大哥,途中一个月,书院半个月,我是真的很想他们了,出生到现在,我还从没有离开过他们这么长时间。”
陈知礼微微一笑,他何尝不是这样呢?
夜深了,陈知礼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对盼儿的牵挂。
他想着有朝一日等他有了能力,一定要把这事儿处理好,不能让盼儿受委屈。
不过十四年,用心找还是能找到蛛丝马迹的。
认不认亲娘是盼儿的事,找不找就是他这个相公的事了。
第二天,他便开始着手写回信,安慰爹娘他们会努力学习,春燕跟盼儿也一切都好,让家里放心。
同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这两年他会在读书的同时多挣些钱,一定要给盼儿一个安稳、舒适的家。
两日后。
盼儿熬好了五珍羹,给众人分了之后,自己也盛了一碗慢慢品尝。
突然,宜元堂的小伙计又匆匆赶来,递给盼儿一封信。
盼儿疑惑地拆开,竟是陈知礼写来的。
信里隐晦地提及她身世有新线索,让她莫要担忧,等他年考结束回落华镇跟她细讲。
盼儿看完,手不禁抖了一下,她不是徐氏从破庙里捡的吗?怎么又有了新的线索?
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