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敦港的清晨,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掠过 “自由号” 航母的甲板。路飞穿着深蓝色特战服,正带领小队进行深海格斗训练 —— 队员们戴着模拟深潜头盔,在特制的失重训练舱里练习近距离突袭,路飞一个侧翻避开队友的模拟攻击,反手扣住对方的手腕,动作比三个月前在南极时更显沉稳。
“路飞,注意呼吸节奏!” 柳生静云站在训练舱外,拿着记录仪点评,“百慕大深渊的水压是南极的三倍,格斗时氧气消耗更快,必须控制动作幅度。” 路飞点头,摘下头盔抹了把汗:“放心,我早就练会憋气三分钟了!等见到守护者,一定能第一个跟它‘打招呼’!”
此时,联盟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一场关键的调试正在进行。罗宾将远古共鸣器与 “潜龙 - III” 深潜器的通讯系统对接,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纹路代码 —— 这是她和团队熬夜编写的 “意识转译程序”,能将守护者的能量波动转化为可视化图像。“成功了!” 罗宾兴奋地拍手,“刚才用模拟信号测试,共鸣器能准确捕捉到‘友方识别’的波动频率,不会触发守护者的攻击机制。”
石松站在一旁,看着屏幕上的代码,眉头微蹙:“还有个问题 —— 百慕大遗迹的能量中继站需要‘双钥启动’,除了星钥,还得有‘地脉钥匙’。”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加勒比海的地质断层,“地脉钥匙藏在牙买加蓝山的地下溶洞里,是远古文明用当地矿石打造的,能引导地脉能量注入中继站,没有它,星钥只能激活中继站 30% 的功率。”
娜美立刻安排:“凌云,你带一支小队去蓝山溶洞,务必在三天内找到地脉钥匙;十三妹,让‘海蜘蛛’监控蓝山周边,防止美军残余势力搞破坏。”
话音刚落,通讯器里传来海军指挥官的急报:“女王陛下,‘加勒比之盾’战斗群在百慕大以东 50 海里发现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对方正试图闯入我方警戒圈,舰载机已升空拦截!”
娜美立刻赶往海军指挥中心,全息海图上,代表美军核潜艇的红点正快速向联盟海域移动,旁边还有三艘美军驱逐舰的标记。“美军这是想干扰我们的探索行动。” 娜美手指在海图上划过,“命令‘自由号’航母编队从金斯敦出发,与‘加勒比之盾’形成夹击之势;核潜艇部队启动‘静默巡航’,绕到美军驱逐舰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电子战部队开启‘迷雾 -2’系统,屏蔽美军的雷达和通讯。”
两小时后,联盟海军的反击见效。“海隼” 舰载机在美军驱逐舰上空低空掠过,展示挂载的反舰导弹;联盟核潜艇上浮至水面,露出舰艏的导弹发射管;“迷雾 -2” 系统启动后,美军的雷达屏幕上满是虚假目标,根本无法锁定联盟舰船。美军指挥官见状,深知继续对峙只会吃亏,最终下令撤离 —— 这场核潜艇威慑战,以联盟的全胜告终。
与此同时,牙买加蓝山的地下溶洞里,凌云正带领小队小心翼翼地探索。溶洞深处,一道微弱的蓝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 一块嵌在岩壁里的菱形矿石,表面刻着与星钥相似的纹路,正是地脉钥匙。“小心!” 凌云突然大喊,一把推开身边的队员 —— 岩壁两侧突然射出尖锐的石刺,这是远古文明留下的陷阱。幸好凌云早有准备,提前用探测器扫描出陷阱位置,小队有惊无险地取出地脉钥匙。
当天下午,联盟迎来了民生领域的重要时刻 —— 首座民用聚变电站在圣胡安港奠基。奠基仪式上,娜美手持铁锹,将第一铲土填入奠基坑,周围的民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这座聚变电站建成后,能满足联盟 80% 的用电需求,而且零污染、零排放。” 娜美对着麦克风说,“未来五年,我们还会在金斯敦、巴巴多斯等地建设四座聚变电站,让每一个联盟公民都能用上清洁、廉价的电力。”
仪式结束后,财务组组长玛利亚向娜美汇报:“日内瓦拍卖的最后一批拍品(1 件永乐青花梅瓶、10 颗大克拉钻石)昨天以 3.5 亿美金落槌,加上之前的 10 亿,累计 13.5 亿美金已全部投入民生和科技项目。现在全民医疗升级工程已完成 95%,只剩少数偏远岛屿的医疗站还在建设;量子计算实验室的‘龙芯 -6’芯片也进入测试阶段,性能比上一代提升 50%。”
深夜,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罗宾将地脉钥匙与星钥、共鸣器放在一起 —— 三者同时发出蓝光,投射出百慕大遗迹的完整结构图:入口在 8000 米深海空腔,内部有三条通道,分别对应 “能量检测区”“守护者栖息地”“中继站核心室”。“激活中继站的步骤已经明确了,” 罗宾指着结构图,“先在能量检测区用星钥校准地脉能量,再用共鸣器获得守护者的许可,最后在核心室插入星钥和地脉钥匙,就能启动中继站。”
石松看着结构图,突然开口:“净化者的先锋探测器已经进入火星轨道了,我们只剩两个月时间。下月初必须启动探索行动,不能再等。”
娜美点头,目光坚定:“通知所有部门,三天后出发!海军负责海域封锁,科学院负责技术支持,特战小队负责现场执行 ——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激活中继站,为地球筑起第一道防线。”
窗外,金斯敦的灯火如同繁星,映照着这座历经六十余年风雨的城市。联盟的航船,正载着星钥、地脉钥匙与共鸣器的光芒,朝着百慕大深渊的方向,做好了最后的出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