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放下筷子,认真回答:“嫂子,这个我真没多想,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无论在地方还是在部委,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舞台不同罢了,我个人倒是觉得,只要能干事、干成事,在哪里都一样。”
栗立峰赞许地点头:“嗯,这个心态就对喽,不要挑肥拣瘦,更不能跟组织讲条件,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我相信中枢的安排,一定是经过通盘考虑、最适合你也最利于工作的。”
栗阳也接口道:“郑叔的能力有目共睹,无论去哪里,肯定都能打开新局面,部委的同志们都议论,说像您这样既有丰富地方主政经验,又懂经济、善治理、敢创新的干部,现在是最需要的。”
郑开叶谦虚地笑笑:“过奖了,每个岗位都有其挑战和价值,说起来,栗阳你在司法部政治部,主要负责干部工作和党建工作,压力也不小吧?司法系统专业性强,对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都极高。”
谈到自己的工作,栗阳的神色也严肃了几分:“是啊,郑叔,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队伍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现在一方面要狠抓政治建设,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特别是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要求,压力很大,但意义更大,有时候看到一些冤假错案得到纠正,或者通过我们的工作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审判、检察人才,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郑开叶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队伍建设是根本,花都之前出的问题,根子上也是人的问题,你们这项工作,看似不直接面对群众,实则关系到司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
两人就干部管理、人才培养、廉政建设等话题又交流了几句,虽然领域不同,但管理的道理是相通的,聊得颇为投机。
栗立峰和莫玉萧看着他们交谈,相视一笑,颇感欣慰。
老一辈和新一辈,虽然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贡献着力量。这种传承感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代人紧紧相连,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和踏实。
老一辈人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而新一辈人则继承了老一辈的精神,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晚饭就在这样融洽的家常氛围中结束了。
饭后,张姐收拾碗筷,莫玉萧拉着林姿去客厅继续聊天,逗弄孩子。
栗立峰则招呼郑开叶和栗阳:“走,咱们去书房喝杯茶,解解腻。”
三人移步书房。栗立峰重新泡了一壶上好的普洱,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书房里温暖的灯光笼罩着三人,气氛宁静而深邃。
栗立峰抿了口茶,目光变得深沉起来,他看着郑开叶,缓缓开口:“开叶,这里没外人,有些话,师兄想再跟你念叨念叨。”
郑开叶立刻坐正了身体:“师兄您说,我听着。”
栗阳也放下了茶杯,神情专注。
“你这次上去,副部级,是个大坎,但也只是个开始。”栗立峰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到了这个层面,看待问题的眼光、思考问题的维度,都要跟过去不一样了,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域的得失,要有全局观念,要有战略眼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花都的成绩,固然辉煌,但那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有其特殊性,到了新的岗位,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局面,也许基础很好,需要你锦上添花;也许困难重重,需要你筚路蓝缕,无论哪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深入调研,摸清实情,决不能把花都的经验生搬硬套。”
郑开叶重重地点点头:“我明白,师兄,花都的经验不能复制,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可以借鉴的,我会尽快适应新角色,找准新定位。”
“嗯。”栗立峰满意地点点头,“还有一点,尤为重要,位置越高,围绕在你身边的人就越多,各种声音也会越嘈杂,阿谀奉承的有之,别有用心的有之,打着各种旗号找你办事、套近乎的更有之,你一定要保持定力,擦亮眼睛,守住底线,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决不能被私情所困,被利益所惑,这不仅是政治要求,也是对你个人的保护。”
这番话,语重心长,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警示,郑开叶深知其中的分量,郑重承诺:“师兄放心,您的教诲,开叶时刻铭记在心,一定严守纪律规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栗立峰又把目光转向儿子:“栗阳,你也是,在部委工作,接触面广,更要谨慎小心,要向你郑叔学习,但也要记住,任何时候,原则不能丢,纪律不能松,司法口更是如此,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栗阳恭敬地应道:“爸,我记住了,一定谨言慎行,恪尽职守。”
栗立峰似乎有些累了,靠回椅背,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唉,老喽,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做的也就是在后面看着,偶尔敲敲边鼓,未来的路,终究要靠你们自己去闯。”
看着师兄鬓角愈加清晰的白发和眉宇间那抹卸任后的落寞,郑开叶心中一阵酸涩。
他知道,像师兄这样曾经执掌一方、挥斥方遒的强者,骤然闲下来,心理上的落差需要很长时间来调适。
郑开叶诚恳地说道。
“师兄,您可一点都不老,您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以后遇到难题,少不了还要来向您请教,您可不能嫌烦,还得给我们这些晚辈把把关、指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