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明泽是他真正的铁哥们,是青大时代一起熬夜、一起畅谈理想、一起创立旭枫基金会的最核心的伙伴之一,这份情谊,远非寻常官场或商场的交情可比,李明泽也深知他的处境,电话里的语气更多的是分享喜悦,而非强求。
几乎没有太多犹豫,郑开叶便做出了决定,工作永远忙不完,但老兄弟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不能缺席。
“六号是吧?”郑开叶语气肯定地说,“把地点发给我,明泽,你的婚礼,只要天没塌下来,我一定到。”
电话那头的李明泽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叶子!你说真的?太好了!我就知道!够兄弟!不过……你那边真的能走得开?不会耽误你大事吧?”惊喜过后,他又开始为郑开叶考虑。
“放心,我心里有数,一天时间还挤得出来。”郑开叶淡然却笃定地说,“正好,我也有些关于基金会未来发展的事情想跟你当面聊聊。”他找了个半公半私的理由,以免李明泽觉得过意不去。
“太好了!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你来!”李明泽兴奋不已,“晚晴要是知道你能来,肯定也特别高兴,她对你可是佩服得很,常说你是她见过的最有魄力和远见的官员。”
“代我问嫂子好,恭喜你们。”郑开叶微笑道。
又闲聊了几句近况,约定深城再见后,两人结束了通话。
放下手机,郑开叶靠在椅背上,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李明泽要结婚的消息,像一阵温暖而轻快的风,吹散了些许连日来围绕项目、权力、博弈所带来的沉郁气氛,让他想起了那些纯粹而热烈的青春岁月,想起了除了政治和商业之外,那些关于友情、理想和公益的温暖记忆。
“周启。”他按下内部通话键。
“书记,您吩咐。”周启的声音立刻传来。
“看一下下个月六号那天的日程,如果不是极其重要的会议或接待,尽量调整一下,那天我有个非常重要的私人行程,需要去一趟深城。”郑开叶吩咐道。
电话那头的周启显然有些意外,书记如此明确地为私人行程调整重要日程的情况极为罕见,但他立刻专业地回应:“好的书记,我立刻核查并协调,需要为您安排行程和安保吗?”
“嗯,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去就可以。”郑开叶指示道。
“明白了,书记。”周启领命。
处理完这件事,郑开叶重新将注意力拉回到文件上,但心情似乎轻松了不少,李明泽和叶晚晴的结合,在他看来是一桩美事,叶晚晴有能力、有见识,与明泽志趣相投,应该能理解并支持明泽的慈善事业,甚至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而旭枫基金会,这个凝聚了他们当年理想和心血的平台,或许也能借此契机,迎来新的发展。
同时,深城之行,或许也是一个短暂的喘息和观察的机会,远离济州略显紧张的博弈氛围,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个飞速发展的前沿城市,或许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当然,他也清楚,即使身在深城,济州和项目的一切,仍会通过魏元和周启,源源不断地汇到他这里。
他拿起笔,正准备继续批阅文件,目光扫过台历上那个被圈出来的“六号”,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老友的婚礼,或许会是接下来这段紧张岁月中,一个温暖而明亮的小插曲。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紧张忙碌的项目推进和微妙的政治平衡中,金秋十月悄然来临。
十一国庆长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难得的休闲时光,但对于主政一方的郑开叶,却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工作窗口期。
他仅用前两日高效处理了积压的紧急公务,并对假期期间的项目安全和城市运行做了周密部署。
三号清晨,济州的天空澄澈如洗,已带上些许凉意,郑开叶换上一身舒适的休闲装,独自驾驶着一辆看似普通、实则经过顶级防弹和性能改装的黑色红旗商务车,驶上了前往首都的高速公路。
车窗外的华北平原秋色初显,稻田金黄,远山层林尽染,独自驾车的过程,对他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思考时间,车内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他的思绪却并未完全停滞,仍在潜意识里梳理着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数小时后,车辆平稳驶入首都,直接开往家中,妻子林姿早已准备好简单的行李,一对龙凤胎儿女安心和开心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对于能坐爸爸的“大车车”出远门,尤其是还能坐“大飞机”,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爸爸!”两个孩子像小鸟一样扑过来,郑开叶一把将他们抱起,脸上露出了工作中绝不会有的、全然放松的温暖笑容,林姿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父子三人,眼中满是幸福,这种短暂的家庭团聚时光,对他们而言格外珍贵。
没有多做停留,跟母亲苏玉梅告别后,带上妻儿,郑开叶驾车直奔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务机楼。
手续早已提前办妥,他们的车辆直接驶入停机坪,停在一架线条优美、银翼闪亮的湾流G650飞机旁,这是君晗集团旗下的公务机,主要用于集团高层的紧急商务出行,此刻则服务于董事长的家庭旅程。
机组人员早已恭候在舷梯旁,恭敬地问候:“郑书记、夫人,欢迎登机。”
“辛苦大家了。”郑开叶微微颔首,牵着孩子们的手,和林姿一起登上了飞机。
机舱内部空间宽敞,装饰奢华而舒适,真皮座椅、实木桌板、最新的娱乐系统一应俱全,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可爱的靠枕和玩具,飞机很快得到塔台指令,滑跑、起飞,冲上云霄,向着南海之滨的深城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