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的元旦,寒意尚未完全从d省大地退去,但济州市委大院里的冬青已然透出坚毅的墨绿,一年的时间,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一瞬,但对于锐意进取者而言,却足以擘画新局、夯实根基。
郑开叶主持济州工作以来,特别是兼任分管全省工信工作后,济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
全固态电池产业基地不仅自身实现了稳定量产和市场突破,更如同一个强大的磁极,吸附了上下游上百家配套企业落户,一条目前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在济州西郊已然成型,成为d省乃至全国经济版图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而郑开叶在全省工信战线上的雷厉风行和务实作风,也很快打开了局面,他推动的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繁星计划”已在数个重点行业取得显着成效,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沃土工程”培育出了一批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针对暗访发现的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问题,他力主推动的“清风护航”行动,以雷霆手段整治了一批“中梗阻”和“庸懒散”问题,赢得了市场主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其工作能力和政绩,不仅获得了省委书记周启明、省长吴政宏的高度肯定,也引起了更高层面的关注。
年初,d省政坛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人事变动,因年龄原因,d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乾同志到龄退居二线,这个关键位置的空缺,立刻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常务副省长,作为省政府名副其实的“大管家”,负责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和大量的具体事务协调,分管领域通常涵盖发改、财政、审计、税务、统计等核心部门,地位至关重要,是省长最主要的助手,也是晋升的重要阶梯。
谁将接任这个位置,坊间有多种猜测,有认为可能由其他省委常委转任,也有猜测可能从部委或其他省份空降,然而,让许多人略感意外的是,最终的决策异常迅速和果断。
在一次只有极少数人参加的会议上,领导在听取了对若干人选情况的汇报后,直接拍了板:“d省这几年发展势头不错,尤其是在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方面,摸索出了一些路子,郑开叶同志在济州和分管省工信工作期间,表现出了很强的全局观念、开拓精神和实干能力,原则性强,善于处理复杂局面,我看,可以让他来挑常务副省长这副担子,给他压更重的担子,相信他能更好地协助启明和政宏同志,推动d省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级的直接点名和肯定,一锤定音,组织程序随之高效启动。
郑开叶接到周启明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让他立刻到省委来一趟时,他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关于济州国际陆港建设的协调会,从周启明书记异常郑重却又透着一丝欣慰的语气中,郑开叶隐约预感到了什么。
来到周启明办公室,他发现吴政宏省长也在,两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但眼神中又都带着一种欣赏与期待。
“开叶同志,坐。”周启明示意他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今天叫你来,是代表组织,和你进行一次重要的任职谈话。”
郑开叶的心微微一沉,坐姿更加端正,目光平静地迎向两位领导。
吴政宏省长开口道:“根据上级的建议,并经过相关组织程序,决定任命你为d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常务),不再担任济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开叶同志,这是组织对你的高度信任和重托。”
尽管有所预感,但当这句话真的从省长口中说出时,郑开叶的心头还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波澜,常务副省长!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省政府的决策层,将要面对的将是全省范围的宏观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安排、区域协调发展等千头万绪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平台更大,视野更广,但担子也陡然沉重了数倍不止。
他迅速收敛心神,表情庄重而坚定:“感谢组织和省委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定在省委的领导下,全力协助吴省长做好省政府的各项工作,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廉洁奉公,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
周启明书记满意地点点头:“开叶,你的能力和担当,省委是放心的,常务副省长这个岗位,关键在‘常务’二字,要处理好‘统’与‘分’、‘急’与‘缓’、‘虚’与‘实’的关系,既要当好参谋助手,又要当好战斗员、协调员,d省是经济大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很多硬骨头要啃,很多攻坚战要打,希望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大胆工作,开拓创新。”
“请周书记、吴省长放心,我一定尽快学习,努力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省政府班子集体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把工作做好。”郑开叶的回答简短有力。
“好!”周启明和吴政宏相视一笑,吴政宏补充道:“开叶啊,以后我们就是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同志了,省政府这边情况你也大致了解,以后具体工作我们慢慢对接,当前首要的是做好济州的交接,省委经过研究,并征求了你的意见,报送上级,上级原则上同意由郭鹏同志接任你之前的职务,你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济州市委工作的平稳过渡。”
“我明白。”郑开叶郑重回应,“郭鹏同志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熟悉济州全面情况,由他接任书记,有利于保持济州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会全力配合好交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