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的话再次印证了郑开叶的判断。基层治理失效,往往与利益勾连、监管缺位甚至保护伞有关。
这时,几辆公务车疾驰而来,停在街口,泽市市委书记李相宜、市长王东,以及c县县委书记安渡飞、县长孙宇等人慌慌张张地跑下车,显然是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郑开叶到来的消息。
“郑省长!您来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们好准备汇报……”李相宜气喘吁吁,满脸紧张。
“准备什么?准备让我看你们想让我看的东西吗?”郑开叶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就是想看看最真实的情况,看来,你们上次的整改,效果很有限啊。”
安渡飞和孙宇面色如土,冷汗直冒,连声道:“省长,我们工作没做好,我们检讨……”
“检讨的话我已经听够了。”郑开叶打断他们,“我要看的是行动,是效果!李书记,王市长,你们市里派的工作组查出什么了?背后的保护伞挖出来没有?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落实了哪些?”
李相宜赶紧汇报:“省长,工作组正在深挖,已经对县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的相关责任人采取了措施,也发现了一些公职人员违规接受吃请、泄露信息的线索,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要求c县立刻推行‘一窗受理’、‘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建立企业家投诉直达机制……”
“这些是早就该做的!”郑开叶语气加重,“我要看到的是,这些机制是不是真的运转起来了?企业的投诉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办事流程是不是真的简化了?群众的满意度是不是真的提高了?而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空文!”
他指着眼前的街道:“如果一条街的公平竞争秩序都维护不了,何谈全县、全市的营商环境?如果连群众和企业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无法保障,何谈高质量发展?你们要深刻反思!”
在郑开叶的严厉批评下,泽市和c县的领导们噤若寒蝉,郑开叶当场要求调阅c县近期所有企业投诉的处理记录和信访案件卷宗,并随机抽查了几个项目的审批流程。
结果不容乐观,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的处理避重就轻,甚至明显有偏袒一方的痕迹。
郑开叶的脸色越发阴沉,他没有在c县久留,但在离开前,对李相宜和王东丢下一句话:“泽市的问题,根子在市里,责任也在市里,如果c县的局面打不开,我看你们市委市政府的执政能力就需要省委重新评估了!”
这句话,如同最后通牒,让李相宜和王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离开泽市,郑开叶又连续跑了另外几个问题比较突出的县区,发现的问题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相似:行政效能低下、市场规则失灵、法治意识淡薄、干部作风漂浮。
深入的调研为方案制定提供了最鲜活、最扎实的一手资料,一周后,《关于在全省开展“强基固本”专项行动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初稿)》摆在了省委常委会的桌面上。
这份方案凝聚了郑开叶和专班同志的心血,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直指要害:
在简政放权方面,明确提出要全面清理冗余审批、重复审批,推行“极简审批”和“不见面审批”,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评价结果直接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评优晋级挂钩。
在市场监管方面,要求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坚决破除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经营等行为。
在法治保障方面,强调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政府失信违约专项治理,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推行“府院联动”化解企业纠纷。
在干部作风方面,决定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畅通“下”的渠道,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将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权重显着提高。
在组织保障方面,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和督导组,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对行动不力、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由省领导进行约谈甚至问责。
常委会上,郑开叶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汇报了前期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他言辞恳切,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引起了常委们的强烈共鸣和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周启明最后总结发言,完全赞同方案内容,并强调:“‘强基固本’专项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政治任务,开叶同志牵头负责,省委全力支持,各部门各地市必须坚决服从领导小组指挥,密切配合,狠抓落实,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滚石上山的劲头,坚决打赢这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的攻坚战,为鲁东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筑牢根基!”
省委常委会一致审议通过该方案,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迅速下发全省。
这边,林姿回到首都的家中,父母今早回海市了,四合院里似乎还残留着春节期间的喧闹与温馨,但更多的是一种回归日常的宁静,林姿开始着手整理行李,将带有鲁东风味的特产分门别类,一些送给邻里好友,一些则仔细收贮起来,安心和开心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经历了鲁东的“冒险”,尤其是商场风波后,两个孩子显得比同龄人更沉稳些,但孩童的天性很快回归,开始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只是偶尔会问起“爸爸什么时候再回来?”林姿总是温柔地回答:“爸爸忙完工作就会回来看安心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