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棘手的是秘书长仝玉生和青市市委书记杨富岭,这两人是周启明的铁杆,与吴政宏关系也较为密切,思想相对保守,对郑开叶的“激进”做法素有疑虑,对空降的孙明远更是抱有本能的警惕。
孙明远和郑开叶商量,对这两人不能急于求成,要以尊重换取空间,用事实慢慢说服,孙明远在处理省委日常事务时,充分尊重仝玉生作为“大管家”的角色,遇事多沟通,避免越级指挥,郑开叶则在涉及青市的具体工作上,保持与杨富岭的正常工作往来,不主动挑起冲突,但对于原则问题,也毫不退让。
至于军区司令员刘冠杰,由于其身份特殊,一般不参与地方具体事务讨论,但在重大问题上拥有一票,郑开叶和孙明远都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尊重军队,搞好军民关系,在重要节日前去走访慰问,争取刘司令员对地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工作和多方运筹,郑开叶和孙明远初步在常委会中稳住了阵脚,丁宜宾、马利群态度明确,陆丰倾向支持,郭鹏是铁杆,段俞华保持中立但至少能保证程序公正,仝玉生和杨富岭虽未争取过来,但也未形成明显的对抗,加上刘冠杰司令员通常持支持地方党委的态度,他们两人联手,已经具备了在常委会上提出议题并推动形成决议的基础条件。
时机渐渐成熟,郑开叶和孙明远决定,选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突破口,准备在下次常委会上提交一份具有较强改革力度的方案,这份方案由郑开叶指导省发改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精心拟定,核心是推行“极简审批”和“一业一证”改革,大幅削减行政许可事项,并向基层充分授权,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问责,这势必会触动许多部门的既有权力和利益。
孙明远则提前与可能持反对意见的常委,特别是仝玉生和杨富岭进行了非正式沟通,听取他们的顾虑,对方案进行了适度微调,但核心改革条款保持不变,他也向吴政宏做了汇报,强调这是落实中央精神、应对区域竞争的必要举措,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常委会如期召开,当郑开叶将改革方案提交讨论时,果然引起了激烈争论,分管相关领域的个别副省长(非常委)首先发言,表示担忧,认为改革步伐过大,可能带来监管风险和市场混乱。
杨富岭紧随其后,认为青市情况特殊,改革不宜“一刀切”,要求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仝玉生则从维护稳定角度,提醒要注意改革可能引发的矛盾和舆情。
面对质疑,郑开叶早有准备,他列举了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改革带来的潜在效益,并强调了配套监管措施的重要性,驳斥了关于引发混乱的担忧。
孙明远则在关键时刻发言,他从全局高度阐述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d省就会在区域竞争中掉队,他支持郑开叶提出的方案,认为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建议在充分讨论完善后,果断推行,他还特别指出,改革必然会触及利益,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省委要有担当。
陆丰发言表示,纪委将加强对改革过程中权力运行监督,确保改革在阳光下进行,对借改革之名徇私舞弊、设置障碍的行为将严肃查处。丁宜宾、马利群也相继发言,表示支持改革,认为这符合d省发展大局,郭鹏更是以济州试点经验为例,证明了改革的可行性和积极效果。
经过一番激烈而充分的讨论,吴政宏作为书记,最终拍板,他肯定了改革的大方向,综合各方意见,对方案个别细节提出了修改要求,但原则同意了方案的核心内容,决定由省政府抓紧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并成立由郑开叶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推进落实。
这次常委会,虽然过程有波折,但最终结果标志着郑开叶和孙明远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胜利,他们成功地将“强基固本”推向了一个更深入的层面,打破了过去的僵局,这不仅是一次具体政策的胜利,更是一次政治上的宣示:在新的省委班子中,一股推动改革的新生力量已经崛起,并且具备了影响决策的能力。
消息传出,在d省官场引起了不小震动,那些观望者开始重新评估形势,一些原本对“强基固本”持消极态度的干部,感受到了压力,也开始有所行动,改革的齿轮,在郑开叶和孙明远的合力推动下,终于开始更有力地转动起来。
当然,郑开叶和孙明远都清楚,这仅仅是开始,更艰巨的任务、更复杂的斗争还在后面,但通过这次成功的运作,他们不仅验证了彼此默契的合作关系,更探索出了一条在现有格局下推动工作的有效路径,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步伐也更加稳健。
两人约定,要继续稳扎稳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步步将d省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推向前进,未来的d省省委常委会,必将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呈现出更多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新一届d省省委班子在表面的平稳中运行了数月,郑开叶和孙明远默契配合,利用常委会等平台,成功推动了几项“强基固本”框架下的关键改革,尤其是在济州市的“极简审批”试点和全省范围内的“一业一证”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场反响积极。这让他们在干部队伍中赢得了一批务实改革者的支持,也让他们的影响力在省委内部悄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