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黄!是胆黄!”李满仓心中狂喜!
熊胆中最珍贵的就是这种天然凝结形成的“胆黄”或“金胆”,药效价值最高,价格也远比普通的“菜胆”或“铁胆”要昂贵得多!
这颗胆黄品相极佳,晶莹剔透,在火光下泛着幽光,显然是这头黑熊常年采食山林中的百草和野果精华所凝聚的宝贝!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颗珍贵的熊胆用早就准备好的干净油纸层层包裹,又找来一小段空心竹筒装进去塞紧,这才无比郑重地收回空间最深处,与那株野山参放在一起。
剩下的就是处理骨架和其他内脏了。李满仓看着那副完整的熊骨架,心头一动。
熊骨可是好东西,能泡制药酒,祛风湿、强筋骨的效果很好。他挥起开山刀,将主要的骨架大卸八块,也仔细收好。
那些肠肚等无用且气味浓重的内脏,则被他挖了个深坑,深深地掩埋起来,彻底消除了痕迹。
处理完这血腥的一切,李满仓已是饥肠辘辘。晚上那个苞米饼子早就消耗殆尽了。
他看着剩下的熊肉,选了后腿上最肥嫩的一块,割了下来。
回到篝火旁,他用清水仔细洗净双手和熊肉,然后熟练地将暗红色的熊肉切成均匀的细条,撒上一点带来的盐粒腌制。
找来几根细长的树枝削尖,将肉条串起来,架在篝火上慢慢炙烤。
很快,熊肉中的油脂被烤得滋滋作响,滴落在火堆里激起阵阵香气。
一股不同于家畜肉的、带着野性气息的独特肉香弥漫开来,令人食指大动。
火云早就被这香味吸引,坐直了身子,眼巴巴地看着火上的肉串,尾巴尖轻轻摇晃。
“馋了吧?今天你立了大功,管够!”李满仓笑着,将最先烤好的一串稍微吹凉,递到火云面前。
火云小心翼翼地咬住,歪着头撕扯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李满仓自己也拿起一串烤得外焦里嫩的熊肉,吹了吹气,咬下一大口。
肉质紧实有嚼劲,带着独特的野味香气和淡淡的甜味,混合着焦香和盐味,在这寒冷的山林夜晚,显得格外美味。
灵泉水强化后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这高蛋白的熊肉正是最好的补充。
一人一狐,围着温暖的篝火,享受着这顿来之不易的深夜盛宴。
所有的疲惫和紧张,似乎都在这美味的烤肉和静谧的夜色中渐渐消散。
吃饱喝足,李满仓将火堆添得旺一些,确保能燃烧大半夜。
他靠着岩壁,望着满天璀璨的星斗,心中感慨万千。
重生回来不过短短十几天,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摆脱了前世的悲剧阴影,守护住了女儿,现在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一点点运气,在这深山里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财富。
野山参、熊胆、熊皮、熊骨、熊掌、狍子……这些收获,足以让他的家庭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
但这还不够,他的目光应该放得更长远。那本草药书里的知识,这片广袤的长白山林海,蕴藏着无限的机遇。
他想到了移植药材,想到了规模种植,甚至想到了将来或许可以开办自己的药酒厂或者药材加工坊……未来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
当然,他也清楚记得白天的危险。山林慷慨,但也无情。敬畏自然,谨慎行事,永远是第一准则。
夜风拂过林梢,带来远处不知名野兽的嚎叫。但在篝火的环绕下,在李满仓沉稳的呼吸和火云轻微的鼾声中,这个临时的营地显得格外安宁。
李满仓闭上眼睛,并没有完全睡去,而是保持着猎人的半睡半醒状态,耳朵捕捉着周围的一切细微声响。
灵泉水持续滋养着他的身体,让他只需要短暂的深度休息就能恢复精力。
他知道,明天的山林,还会给他带来新的挑战和惊喜。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透过林间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山林。
李满仓从半睡半醒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灵泉水的滋养效果一如既往地惊人。火云也早已醒来,正在营地周围好奇地嗅来嗅去。
收拾好营地,将篝火彻底熄灭掩埋,李满仓带着火云继续踏上归途。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耳边传来了淙淙的流水声。循声而去,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涧小溪出现在眼前。
溪水冰凉刺骨,从布满鹅卵石的河床上欢快地流过。
李满仓蹲在溪边,掬起一捧清水洗了把脸,冰凉的触感让人精神一振。他正准备灌满水囊,目光却被溪水中的景象吸引住了。
只见清澈的溪水下,不少寸许长的小鱼在石缝间灵活地游弋。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一些较大的石块下,隐约能看到挥舞着大螯的蝲蛄(东北淡水小龙虾)在爬行。这些可是纯天然的美味!
一个念头瞬间在他心中闪过。既然灵泉水对动物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能不能用来捕捉这些溪鲜呢?
说干就干!他在溪边附近找到了几种柔韧结实的蔓藤,熟练地编织起来。
凭借前世的手艺和灵巧的手指,很快就编成了两个漏斗状的地笼,入口处设计成倒须状,能让鱼虾进去却不容易出来。
他从空间里取出昨晚剩下的一小块熊肉,切成更小的碎丁,然后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从空间里引出一股细小的灵泉水,缓缓浸润在这些肉丁上。
顿时,一股极其细微却异常诱人的清香气味散发出来,连旁边的火云都忍不住凑过来嗅了嗅。
李满仓将这两小撮浸泡过灵泉水的熊肉丁分别放入两个地笼中作为诱饵,然后用石块将地笼固定在溪流缓水区的石缝间,确保入口朝向水流下方。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他自己也感到震惊!
地笼刚放入水中没多久,那经过灵泉水浸泡的熊肉丁仿佛在水中发出了无形的召唤。
原本悠闲游弋的小鱼像是受到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吸引,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毫不犹豫地钻过地笼的倒须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