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仓看着灯下刻苦的孩子们,心中满是欣慰。
他教的不只是防身技巧,更是克制与自律。
他希望孩子们未来有力量保护自己,更希望他们用智慧与善良面对世界,而非依赖暴力。
毕竟,强健的体魄与平和的心性,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才是他真正想留给孩子们的财富。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意渐深,地里的庄稼渐渐泛黄,预示着忙碌的秋收即将开始。
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学校的生活。铁蛋和春梅在县城住校,每周回来一次。
而夏竹、铁牛、娟子在公社读初中和小学,秋菊也上了公社小学一年级,四个孩子每天结伴早出晚归,家里白天安静,晚上则充满了他们归来后的欢声笑语和读书声。
后院的晨练,也已经成为李满仓和铁柱雷打不动的习惯。
那三个沙袋,早已被叔侄俩摸透了脾性。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频频被撞,到如今,他们已然能在三个沙袋交错纷飞的晃动中穿梭自如,不仅能够轻松避开,还能在闪转腾挪间精准地出拳、拍掌、肘击,动作流畅,带着一股劲风。
铁柱进步尤为明显,十八岁的年纪,身体正处于巅峰期,加上灵泉水的滋养和刻苦练习,他如今的力量和反应速度远超普通壮小伙。
寻常两三个汉子,恐怕近不得他的身。
夏竹每天早上去上学前,只要有空,也会坚持练习一会儿,她更注重技巧和灵活性,简单的防身术运用得颇为灵巧。
李满仓看着他们的进步,心中满意,但他自己却感觉到了瓶颈。
三个沙袋的摆动轨迹,在他脑中已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闭着眼睛都能躲开。
这种程度的练习,对于锻炼他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来说,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得加点难度了。”一天早晨,练完之后,李满仓看着那三个微微晃动的沙袋,对铁柱说。
铁柱抹了把汗,疑惑地问:“叔,三个还不够吗?我觉得已经挺难的了。”
李满仓摇摇头:“真正的对手不会按套路出牌。混乱,才是常态。”他顿了顿,说:“我准备再加两个沙袋。”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李满仓又如法炮制,做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沙袋。
这次,他没有简单地并排悬挂,而是调整了位置。
五个沙袋,以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间距,错落有致地吊在那根横杆上。
仅仅是看着这五个静止的沙袋,铁柱就感觉头皮有点发麻。
三个沙袋的摆动已经够复杂了,五个……那轨迹得乱成什么样?
第二天清晨。
李满仓深吸一口气,走到沙袋阵中。
他先是依次轻轻推动五个沙袋。
顿时,原本静止的沙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开始以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幅度、不同的方向摆动起来!
有的前后荡,有的左右晃,有的甚至打着旋儿,彼此之间的运动轨迹相互干扰、碰撞,形成一片几乎毫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区域!
李满仓的身影瞬间被晃动的阴影吞没!
这一次,他再也没有之前的从容。脚步明显变得凌乱,好几次判断失误,被沉重的沙袋“砰”“砰”地撞在背上、胳膊上,虽然他能及时绷紧肌肉卸去大部分力道,但还是显得有些狼狈。
他的注意力必须提升到极致,眼睛飞快地捕捉着每一个沙袋的动向,大脑高速计算着躲避的路径和时机。
铁柱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手心都捏出了汗。这难度,何止加大了一倍!
足足过了五六分钟,李满仓才勉强适应了这种极度混乱的节奏,挨撞的次数逐渐减少,身形重新变得灵活起来。
但他额头上已见汗,呼吸也变得粗重。
这不仅仅是体力的消耗,更是精神的高度紧绷。
当他终于从沙袋阵中脱身而出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比打了一头野猪还累。
“叔,你没事吧?”铁柱赶紧上前。
“没事。”李满仓摆摆手,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神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才够劲!”
他休息了片刻,对铁柱说:“你来试试?先从边缘开始,感受一下。”
铁柱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他没敢像叔叔那样直接置身中心,而是站在边缘,小心翼翼地推动了一个沙袋。
结果,这个沙袋的摆动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撞向旁边的沙袋,整个系统瞬间混乱起来。
铁柱手忙脚乱地躲闪着,不到一分钟,就被接连撞了好几下,疼得他龇牙咧嘴地退了出来。
“太难了!根本看不清!”铁柱揉着被撞疼的肩膀,心有余悸。
“看不清就对了。”李满仓笑道,“一开始不要想着看清每一个,要靠感觉,听风声,感受气流的扰动。先把三个练到极致,再慢慢尝试更多的。”
从此,李满仓的晨练进入了新的阶段。
他主要挑战五个沙袋的混乱阵型,而铁柱则继续夯实三个沙袋的基础,偶尔在边缘感受一下五个沙袋的威力。
夏竹早晨上学前练习时,依旧专注于三个沙袋,将技巧磨炼得更加纯熟。
有时傍晚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后,她也会拉着好奇的铁牛、娟子甚至秋菊,教他们最基础的站桩和闪避动作。
后院在特定时段,俨然成了李家的“武学启蒙地”。
五个沙袋的练习,对李满仓的提升是巨大的。
他的反应速度、预判能力、以及在小范围内的极限闪避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锤炼。
他感觉自己的感官更加敏锐,甚至能隐约捕捉到那些看似无序摆动背后的一丝丝规律。
这种在极度混乱中寻求秩序和应对之道的训练,仿佛也暗合了他重生后面对这纷繁世事的心境。
有时,王秀芹或者李孙氏早起,会站在后院门口看一会儿。
看着李满仓在五个纷飞的沙袋中如同鬼魅般闪动,看着铁柱汗流浃背地击打木桩,看着夏竹有板有眼地带领弟弟妹妹练习基本动作。
她们虽然看不懂门道,却能感受到那股蓬勃的朝气,心里觉得格外踏实。